**演唱會距今29年,絕對值得一再回味**
王菲(英文名:Faye Wong),曾用藝名王靖雯(英文名:Shirley Wong),著名華語女歌手、演員,出生於中國北京,1987年隨父親舉家移民英屬香港,並於1989年以專輯《王靖雯》出道。王菲在華人世界擁有極高知名度,是近二十年內華語樂壇最出色的歌手之一,被譽為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天后」。王菲於華人音樂各大頒獎禮獲獎甚豐,並為專輯累積銷量最高的香港粵語流行女歌手保持者(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認證)。此外,王菲亦是首位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接受CNN專訪以及首位在日本武道館舉辦個人演唱會的華人歌手,獲《時代》雜誌譽為「流行樂壇女王」,其活躍時期更獲譽為「王菲時代」。
2005年後,王菲一度引退並隱居北京,但於2010年後開始重返舞台,在其個人演唱會及少數公益、慈善、佛教盛會等重要場合公開露面。近年為不少電影唱主題曲。
**雷射影碟(英文:LaserDisc,縮寫:LD),是種於1980至90年代中流行的影像儲存媒體,主要用作儲存電影,後被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完全代替。
雷射影碟尺碼和12吋黑膠唱片相若,表面和音樂光碟相似。雷射影碟機以雷射讀取預先刻錄在碟片上的訊號,並且轉換成為影像訊號(如PAL制式及NTSC制式)供電視機播放。於1980年代相對當時流行的家用錄影系統錄影帶是頗昂貴的東西。雷射影碟能夠提供的影像品質接近廣播電視,而且因為是非接觸式讀取的關係,沒有錄影帶使用多次會造成影像變差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雷射影碟使用了數位技術,但其實不論影像和聲音都是使用頻率調製的類比方式儲存在影碟上。後期的NTSC影碟才真的可以將音軌以數碼方式(主要是脈衝編碼調變或Dolby Pro Logic)加載到碟上,PAL影碟則只能以數位或類比其中一種方法儲存音軌。
雷射影碟在北美不流行,但在日本、台灣和香港曾非常流行,它主要用於卡拉OK影碟生產,其次是用作一般電影的影碟。
由於使用類比儲存,雷射影碟不會像DVD有馬賽克、色彩帶或者其他因數碼量化帶來的問題,因此直到今日仍有少數愛好者視之為珍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