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互動
文:Alex
在熊本市西面的有明海,是九州最大的海灣。它除了是欣賞夕陽景色的理想地方,還有一個特色:漲潮和退潮之間有多達 6 米的落差,既成為海苔與貝類的最佳養殖場所,亦造就了好幾個景色奇特的秘境。
▲長部田海床路(photo by dai_photogenie @Twitter)
位於宇土市住吉町的長部田海床路,因貌似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的海中小路而在網絡上成名。這條小路本來是為方便海苔工人工作而築起的通道,漲潮時會完全沒入海裡,到退潮時才能見到全貌。
▲長部田海床路到退潮時才能見到全貌。(photo by robertfeldman02 @Twitter)
▲(photo by dai_photogenie @Twitter)
海床路長約 1 公里,沿路裝有 24 支路燈。它奇異的地方在於,漲潮時雖然看不到路面,但仍見到路燈豎立在海面,感覺極不可思議。到了退潮時,海床路向海中心延伸,看不到盡頭,引發遊人無限的想像。
▲海床路向海中心延伸,看不到盡頭,引發遊人無限的想像。(photo by dai_photogenie @Twitter)
▲(photo by dai_photogenie @IG)
到長部田海床路拍照的最佳時間當然是黃昏至剛入黑的一段「魔幻時刻」(Magic Hour)。這時候不單天空有彩霞和餘暉作陪襯,剛亮起的路燈或在海床長路上行駛的車輛燈光,都能令照片倍添詩意。
▲天空有彩霞和剛亮起的路燈,令照片倍添詩意。(photo by daydream0024 @IG)
順帶一提,海床路是海苔養殖和漁業相關人士在工作通道路,非相關人員切勿進入通道內,避免影響別人工作。
▲(photo by takkuruphoto @IG)
▲(photo by shinchi7878 @IG)
在長部田海床路西面的下網田町,距離只有約 5 分鐘車程的御輿来海岸,在退潮時沙灘上會露出起起伏伏的砂紋。目前還不太清楚這些砂紋的形成原因,但在夕陽的溫柔光線之下,無數的水窪變成一個個彎月,發出耀眼光芒,可以說隨手舉起相機就能拍到美景。
▲御輿来海岸(photo by ken.t826 @IG)
▲御輿来海岸是欣賞夕陽的理想地點。(photo by dai_photogenie @Twitter)
御輿在日語意思是神轎。相傳古代景行天皇在九州遠征之時,看到這里美麗的海岸線,便命令神轎(御輿)停下來,好讓自己能欣賞風景,這片海岸也因此而得名,今時更獲得日本海濱百選、日本夕陽百選之榮譽。
▲水窪像一個個彎月,反射夕陽的光芒。(photo by dai_photogenie @Twitter)
▲與海岸遙遙相對的是長崎縣雲仙普賢嶽。(photo by kofuu_sims @Twitter)
▲(photo by longshijiuye @IG)
▲(photo by dai_photogenie @Twitter)
▲(photo by tikitakasaka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