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冰提前靠岸,北海道觀光破冰船起航

文:Alex

本周 26 日(周二),位於北海道東部的紋別市發布「流冰接岸初日」(浮冰靠岸第一天)的消息。每年冬季,來自北面俄羅斯鄂霍次克海的浮冰,會被海流帶到北海道東部、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對比往年數據,今年「流冰接岸初日」去年早了 13 天,比歷年平均值早了 11 天。


紋別的浮冰在本周初靠岸(Photo by aya_hishinuma @IG)

位於紋別市東南方約 80 公里的網走市,地方氣象台在 17 日已宣布「流冰初日」,市民可以從網走市的陸地上,憑肉眼看到鄂霍次克海上的流冰。對比往年數據,今年網走市的「流冰初日」比去年早 23 天,比正常時間早 4 天。網走基本上是流冰的南限,但有少量流冰仍然可以繞過知床半島,流入根室海峽。


▲26 日早上的能取岬,有少量的細碎流冰漂浮在海面上。(Photo by akito385 @IG)


▲能取岬位於網走市北面約 10 公里處。(Photo by aurora_cruise @IG)

鄂霍次克海的流冰又被稱為「冬季使者」。當流冰靠岸之後,代表一般船隻都無法航行,但觀光破冰船卻可以開始營業。破冰船會在流冰區航行約 1 小時,期間會在海洋上清晰地畫出了彎曲的尾流,藍色的海洋和白色的流冰之間,形成非常明顯的對比。此外,天氣良好的情況下,破冰船的乘輅還可眺望南面遠處的知床山脈。


網走對出的鄂霍次克海。(Photo by canon_photo21 @IG)


▲29 日在觀光破冰船上拍攝的照片。(Photo by aurora_cruise @IG)


▲26 日在能取岬有細小的流冰靠岸。(Photo by miki.f.130 @IG)


▲流冰在能取岬靠岸。(Photo by miki.f.130 @IG)


▲由能取岬遠眺知床連山。(Photo by flsts.ey @IG)


▲「流冰初日」翌日,流冰在網走對出海岸飄浮。(Photo by yomiuri_aviation_dept @IG)


▲「流冰初日」翌日,貨船駛過流冰。(Photo by yomiuri_aviation_dept @IG)


網走觀光破冰船極光號在流冰上航行。(2020 年 2 月 11 日拍攝,Photo by aurora_cruise @IG)


▲鄂霍次克海的浮冰。(Photo by a_ki_raaaaa @IG)

來源:朝日新聞網

其它最新情報
台東人氣打卡點,攀上通往天堂的階梯反被送急症室 不是人人都可以進入天堂!即使有人硬要踏上「通往天堂的階梯」,結果可能是階梯上到一半就斷裂、倒塌,入境天堂即時被拒絕,最後還要送入急症室! (繼續閱讀)
印度灑紅節變質?女博客街頭慶祝遭眾男猥褻 自稱非常熱愛印度文化的日本美少女旅遊博客去年 10 月拍片,記錄自己像當地人一樣在印度恆河沐浴的實況(相關報道)。來到 3 月 8 日的灑紅節(Holi Festival,又稱胡里節或候麗節),這位旅遊博客當然亦要上街,... (繼續閱讀)
5K 航拍馬特洪峰,配細電挑戰垂直落差 1,200 米 瑞士阿爾卑斯山脈上的馬特洪峰(Matterhorn)極富盛名,甚至成為瑞士的標誌,然而要登上頂峰卻一點都不容易。FPV 無人機玩家 Josh Turner 使用他的 iFlight Chimera 7,配合 GoPro HERO 10,以 5K/30fps 解像度拍... (繼續閱讀)
粉絲喜訊!橫濱高達工廠展期再延長 高達迷喜訊!原訂展期至今年 3 月底的橫濱高達工廠(Gundam Factory Yokohama),其營辦商今天宣布,展期將延長一年,即至 2024 年 3 月底才終止。過去未有機會親身去到工廠朝聖的粉絲,如今再有一年多的時間慢慢... (繼續閱讀)
打卡富士山,遊客不顧安全走出馬路! 疫情過後,日本重新開關,遊遊業復常,遊客再次湧入大街小巷。除了因電影上映而再次成為話題的神奈川縣鐮倉高校前車站的路口之外,能夠拍到富士山的山梨縣富士吉田市商店街,都發現有許多遊客不顧安全走出馬路拍照... (繼續閱讀)
暴風雪來襲,京都車站中央大堂變身飄雪樂園 JR 京都車站新大樓在 1997 年年中落成啟用,象徵邁向 21 世紀的大膽設計,與傳統的京都形成強烈對比。新大樓以「京都是通向歷史的門」為設計概念,巨大的中央大堂讓新鮮空氣和自然陽光透進來,更打破室內和戶外的... (繼續閱讀)
銀山溫泉白雪飄飄迎最美景致 位於山形縣的銀山溫泉雖然較偏僻,交通略為不便,但仍不減其受歡迎程度,最主要原因是它被公認為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又譯為《神隱少女》)裡面,澡堂「油屋」的取材地之一(另一個是長野縣涉溫泉的金具屋),而... (繼續閱讀)
「死亡鐵路」再添冤魂,泰國遊客疑自拍跌出火車身亡 世界各地都不乏觀光路線火車,部分仍然使用老舊的車廂。乘客可以打開窗戶享受涼風,甚至可以站在上落車廂的樓梯上,將身體伸出車廂外拍攝(相關報道)。雖然車速可能很慢,看似無危險性,但意外仍然可以發生,甚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