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JR 京都車站新大樓在 1997 年年中落成啟用,象徵邁向 21 世紀的大膽設計,與京都的傳統形象形成強烈對比。新大樓以「京都是通向歷史的門」為設計概念,巨大的中央大堂引進新鮮空氣和自然光,打破室內和戶外的阻隔。然而這個設計最近卻暴露了一個很大的缺憾。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日本廣泛地區日前受到十年一遇的大寒流侵襲。京都在本月 24 日下午已開始下雪,到晚上天氣狀況更進一步惡化,風雪橫飛。由於京都車站採用「室內與戶外沒有分隔」的設計,結果令中央大堂也出現降雪,而且由路人拍到的影片來看,當時的風勢好像也不弱。不過與車站旁的街道相比,車站內的狀況也不算太差,畢竟這次是十年一遇的大風雪。
#京都駅 #琵琶湖線 #京都 pic.twitter.com/knqFQ3ntQT
— 生前予約パーティー (@glasphiesleob) January 24, 2023
京都駅に雪降ってるわ pic.twitter.com/DR6ckosmwa
— kamui.com (@djkamui_com) January 24, 2023
原広司さぁ…京都駅作るときにちょっとは雪のこと考えてくれても良かったんじゃないの? pic.twitter.com/gO4jElK2Jt
— わかみー (@wakamie17) January 24, 2023
京都駅の大階段下のミスド、ここまで雪積もってて草 pic.twitter.com/HjU516lvOZ
— まろまろ (@maroojimarosan) January 24, 2023
▲連大樓內的食店枱面也積了雪。
從好的一面看,京都因地理因素並不經常下雪。正所謂「櫻花有時,紅葉有期,而雪卻飄渺」。翻查過往紀錄,京都有積雪的日子一年通常只有三、五天,整個冬季都見不到積雪亦非罕見。即使是京都人也覺得下雪過後的晴天美景難得一見。
こんな京都駅は 初めて pic.twitter.com/RPanlqcHad
— あかいの (@akaroke_924) January 24, 2023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另一方面,今次侵襲日本的大寒流亦再一次證明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話說有位正在南極參與研究工作的日本網民,見到網上周圍都是寒流警報,心中覺得很煩厭:明明自己就在以嚴寒見稱的南極工作,日本到底可以有多「寒」?可是當她翻查資料,卻發現當時南極的氣溫仍然在冰點以上,而幾乎整個日本的氣溫都在冰點以下,京都氣溫甚至比東京更低,只有 -6℃。事實證明她的想法並不正確,原來那一刻日本比南極更冷,最後亦只能「我認輸了」! (編按:現時日本正處於隆冬,而南極則是盛夏,所以不能直接比較)。
「寒波寒波うるせー!!こちとら南極の極寒の中で頑張ってんだぞ!!!」って思って調べたらいまは日本の方が寒いですね。
— 騎空士兎ミンよりも遠い場所?? (@usa_akasa) January 24, 2023
負けたよ。 pic.twitter.com/UV4AqfCB7V
▲「寒流寒流好吵!我正在南極的極寒中工作!但調查了一下,發現現在日本更冷。我認輸了。」
來源:SoraNews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