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DCFever 的見習達人,很高興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攝影的事情。總喜愛網上文字發功,但
將攝影從興趣成了工作,這段路可以算是漫長,攝影工作越多,人可能會開始迷失,越會開始沉迷...........
沉迷於對鏡頭、相機、機背及一切一切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甚至希望每一下快門都例不虛發,但曾幾何時,攝影其實不曾這麼複雜,也許就只為了記下生活而出現,簡單的很,一點也不複雜.....
攝於南生圍最近的一次植樹活動
是我們進步,令到世界改變,但卻將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不知道何時開始,身邊的大家都變得專業起來?
隨處可見身邊很多朋友都加入單鏡的行列,甚至民用"專業級攝影器材",曾經聽說過一位朋友說,用些單鏡影出來D 相會靚D吧,但.....如果只是用P Mode / Auto Mode 影,那不如買部普通的數碼相機就可以了。
現在的數碼相片,總是以量取勝,一部iPhone 、手機可以影大量既相片,一傳十、十傳百,現在數碼相機的像數更是大得恐怖,有幾多人需要一張1600 萬象素的相片??? 我個人偏愛菲林的感覺,36張....最多可以俾多幾張你...去到40張已經是萬幸,還有等待的過程,相片沖晒後,還根不得立即與大家分享,可能一餐飯的時間,多一本相簿就可以讓大家熱鬧起來。(試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沖晒相片?)
相片本身並不代表什麼,也沒有什麼意義,但拍於何時、何地,對於不同的人就有著不同的意義了。但每一張相片,本身都代表住一段過去、一段故事,而只有相關的人才會感受到。其實要拍好的相片,不需要考慮是否懂得拍攝,只要當下一刻你想記下來,按下快門記錄就好了。
因為小弟仍然堅持一點,購買多貴的器材,也是不會附送技術的。非工作情況底下,一張相片是否拍得有意義、是否很美,也許只是在乎它本身的觀眾是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