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的影像 ‧ 不一的想像 - 初夏鳳舞

鳳凰木(學名:Delonix regia)又名影樹、鳳凰樹、鳳凰花、金鳳、火鳳凰、洋楹、紅花楹(廣州)、火樹、紅火楹、火焰樹、森之炎等,為豆科鳳凰木屬的植物。

鳳凰木因鮮紅或橙色的花朵配合鮮綠色的羽狀複葉,被譽為世上最色彩鮮艷的樹木之一。由於樹冠橫展而下垂,濃密闊大而招風,在熱帶地區擔任遮蔭樹的角色。

鳳凰木植株高大,可達20公尺以上。性喜高溫、多日的環境,必需在陽光充足處方能繁茂生長。花大呈紅色,連花萼內側都呈血紅色,四瓣伸展約8公分長,第五瓣直立稍大及有黃及白的斑點,雄蕊紅色,花萼腹面深紅色,背面綠色。花序為總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花萼和花瓣皆5片,聚生成簇。開花後結出一條條長形豆莢果,長可達60公分,成熟後呈深褐色,木質化,內藏40-50粒細小的種子,每顆平均只有0.4克重,種皮有斑紋,有毒,不可誤食。葉片是二回羽狀複葉,呈羽片對生,15-30對,每羽片有小葉20-40對。小葉為長橢圓形,基部歪斜,葉緣是全緣,葉端圓鈍。葉片是薄紙質,葉面平滑且薄,為青綠色,葉脈則僅中肋明顯。樹形為廣闊傘形,冬天落葉時,多不勝數的小葉如雪花飄落。和許多豆科植物一樣,鳳凰木的根部也有根瘤菌。為了適應多雨的氣候,樹幹基部長有板根出現。鳳凰木適應熱帶氣候,耐旱及可在有鹽分的環境生長。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若然櫻花讓很多日本人引以為傲的花種,吸引不少國內外的旅遊人士到那裡拍攝及賞花,那 【鳳凰木】在香港也非常吸晴的,初夏盛放時,更把周邊的環境添上了鮮艷的紅色,遍佈了每一個社區,為繁忙的香港人也添了不少氣氛,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
 
dcf-travel-img-20585


dcf-travel-img-20591
 
 
但拍攝鳳凰木這個題材,只是拍攝花朵等或許比較單調,而筆者居住大埔超過二十多年,人生的過半數的年頭也跟這些鳳凰木對著活,每當經過這裡都為大家給了一個遮蔭,更在每年的初夏給我們欣賞美麗的景觀...
dcf-travel-img-20590
 
 
《點綴林村河畔》
這幾棵鳳凰木已在林村河屹立多年,互相輝映,不講不知,家父曾訴說林村河在整個大埔社區發展前,於林村河及廣福橋附近是有一些類似排檔的食市等,直至發展後把所有的取締了...
dcf-travel-img-20594
 
 
 
廣福橋(Kwong Fuk Bridge),是香港橋樑之一,跨越大埔林村河之上,連接大埔南的廣福道與北的汀角路。

光緒十八年(1892年)大埔七約在大埔舊墟隔林村河另設太和市,鄉民商旅往返兩岸極為不便,須花費二文錢乘橫水渡才可過河。泰亨約文湛泉倡議集資興建橫跨兩岸的的橋樑,橋躉以石疊砌,而橋面用長形石板鋪砌,於光緒廿二年(1896年)落成峻工,取名「廣福橋」,並立碑於文武二帝廟內。興建了廣福橋以後,大埔七約掌握通往大埔的交通主導權,使太和市的實力日漸凌駕在大埔舊墟之上。

英國於1898年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後,於廣福橋側建築可容納一輛大車經過的行車橋樑。直到1948年,香港政府再將行車橋樑擴闊,重修橋躉,使廣福橋成為一條雙線行車的道路。及至1980年代,港府將整座橋樑拆除,改由寶鄉街另建雙程雙線行車天橋連接南北兩岸。原址改建成一條只供行人及單車使用的紅柱綠瓦行人橋,並保留舊橋拆下來的石欄杆、石躉裝飾其間。(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dcf-travel-img-20586
(廣福橋是連接大埔壚與大和的主要步道之一)

《廣福橋的襯托》
不少朋友拍攝櫻花都會取其他周邊古式的建築物作為把相片襯托得更有味道,那廣福橋相信一定是最具代表的建築物,其取名 【廣福橋】多遠過百年,曾修建多次仍然保留古代的色彩建築設計...

dcf-travel-img-20589

dcf-travel-img-20595
(面向廣福橋)


《美在太和市》
太和這個地方取名也歷史相當,而「太和市」的「太」字亦取自文氏聚居地「太坑」(泰亨之諧音),富善街初期稱太和市,由泰亨鄉文氏與附近村落連成的「大埔七約」建立,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七月初八啟市。(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相信不少大埔的朋友每天穿梭林村河畔,也未必會了解大埔區的典故,箇中的風土情懹,筆者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感受...

dcf-travel-img-20588
(面向太和橋)


(活在社區數十載》
大埔這個社區住了不少長者,他們看過了整社區的變遷,唯他們對這個社區的情懷不變,落地生根數十載...
dcf-travel-img-20593

後記:
可能我們總會忽略身邊看似很自然的事物,即使是筆者居住廿多年這些美麗也是覺得很自然的事情,近年也有到日本拍攝櫻花,經常想著大埔能否構建一條以花作題的花步道呢?希望大埔區也能成就美,沿著林村河畔大量種植鳳凰木,為每年的初夏迎造新的新氣氛...

dcf-travel-img-20587

以上屬個人的資訊分享,希望大家關注生態環境,愛護大自然。

謝謝大家瀏覽小弟的分享 ^^

若有興趣, 可到我的面書觀賞小弟的作品..^^

<<愛護環境,應由源頭減廢開始,從生活上,珍惜資源,珍惜食物,減少浪費,用得其所,這些更有助舒緩人類對大自然的壓力>>

*** 版權所有,不得複印,歡迎原文分享 ***

 
 
 
分享感想
富士さん 的其它文章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富士山《打卡、朝聖》懶人包 富士さん 久違了的筆跡,久違了的旅行,三年的疫情裡,彷彿整個世界的運作被停頓了。 三年疫情中,是近代人類使上裡,最體現了像打仗的局面,而是次的對手並非人類,而是極微少的病毒 - Covid 19。這個病毒讓大部份經歷過“...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花也開,花「疫」笑 富士さん 全球因為來自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 CORONA VIRUS (COVID-19) 的迅速擴散下,確診人數超過一百六十萬人,死亡人數在惡疫下也超過十萬人,這特如奇來的惡菌在數月裡分開了不少家庭,我們何時才能把這惡菌擊退?在...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櫻花樹下 富士さん 櫻花樹下... 在日本或其他境外,看到櫻花樹下的畫面,一般都較為溫情,家庭好友共聚的影像,拍攝時也不難找到這些畫面,但若果整輯櫻花作品滿都是同一類影像,或許,這些影像在大家頭一二年還可能很新鮮,第三、...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平成の桜 富士さん 平成の桜 - 平成時期的三十年,或許就是日本與世界經濟接觸最緊湊的時期,對外開放進出口貿易,發展多元化的經濟網絡,尤其是發展旅遊經濟,2003年日本提出“觀光立國”策略,就以2010年為例,單從旅遊直接收入就...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香江 ‧ 夜色 富士さん 眾所周知,北海道涵館既夜色很美,就像會發光的一把扇,呈現一種傲慢的美態,不繁華,但美。在日本,不少節慶,載歌載舞的時候,都會手執紙扇,揮手弄舞,開懷暢飲,或許,涵館這把會發光的扇,正正是他們的驕傲。...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三分真《藝》 富士さん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白落梅      筆者過去一年經歷了不同程度的高低起跌,思緒混亂,身心疲憊,身體機能近乎不能足以攝影任何題材,當時更有想過就此休影。在這一年裡,有幸在新工作得到新的認同,...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七十二百的華麗轉身 富士さん 數年前,小編藉以拍攝兒子為由,置入了一枝謎一般的,以 70 - 200mm 焦段的鏡頭,初時使用時真的只會為兒子拍攝日常照片,當時總覺得這類鏡頭拍攝人像照片才能發揮最大的用處,卻發現自己埋沒了【她】的華麗,毅然... (繼續閱讀)
廿四與七十毫米之間 富士さん    在小編初接觸攝影的時候,也是數碼攝影興起的時代,印象中當時最高像素的數碼影像為六百萬像素左右,至今相距十年,大部份數碼相機的像素已達二千萬像素,這正正展現出數碼科技的日新月異。攝影十年,小編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