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電子快門的威力,部分相機一秒鐘可以拍攝 20 張相片。TimSir 參加過一個相機工作坊,攝影講員介紹新相機的功能,刻意提醒使用電子快門拍攝,只要看著 LCD 觀景器,預測擊球前一刻按下快門一會兒,就能捕捉擊球一瞬間。席間還可試用新相機拍攝球賽,TimSir 一向是受教的人,就按著這模式拍攝,但未過半場球賽,32Gb 的記憶卡已經拍滿了。作為攝影人,你能從這種拍攝方式中享受到拍攝樂趣嗎?TimSir 就完全感受不到,感覺像亂槍掃射一般地「 按快門 」,體驗了一次差劣的拍攝經歷。

正確攝影心態更易有成功作品
很多攝影人享受著按下快門那一刻,喜歡聽到清脆的快門聲響,還會談論到哪一個牌子的快門聲音更悅耳,這可能只是攝影額外的樂趣,但同時也帶出了攝影的真理,你是如何看待攝影?攝影是要通過觀察、構圖,在各方面準備就緒時按下快門,這才會有拍攝樂趣。動態攝影還要靜待瞬間一刻,在千鈞一髮之下捕捉到難得的影像,才會得到最大滿足感,所以作為攝影人應該有正確的攝影心態,當投入最大的精神力量時,才有機會拍攝到成功的攝影作品。就第一段提及到的攝影講員,很明顯並不是處於正確的攝影心態,只在推銷科技產品,優良的科技的而且確能夠協助我們在拍攝技巧上變得輕易,但科技不應取替我們的攝影精神,精彩的影像始終由攝影人的創意創造的。
人像對焦與對焦點的困惑
大部分相機的自動對焦構造系統一直愚弄著攝影人,自動對焦點的覆蓋範圍只是偏重中心,偏偏我們學習到的構圖技巧,不會把主體放到圖片中間,這就變成對焦點與實際應用不能有效配合,於是出現有人教導先對焦,後構圖的概念,但不能不指出這種對焦技巧是錯誤的,當你對焦後再構圖,你的中心點有可能前後偏移,對焦點就走了位,雖然 TimSir 使用自動對焦時也只能以這種方式對焦,但按快門前都會十分謹慎,所以還是要提醒攝影人這並非正確的對焦手法,只是自動對焦系統設計不佳愚弄我們吧了。在手動對焦年代,所有攝影人都學會了對焦的正確步驟,先構圖,後對焦,屏息靜氣,按快門,這是一個正確及嚴謹的拍攝態度。

自動對焦系統困擾我們,不知道人像對焦點也是否困擾著你?人的眼睛是靈魂之窗,所以拍攝人像時對焦點要選擇眼睛應該不用討論,但當拍攝側身人像時,究竟選擇哪只眼睛對焦呢?我們看看參考圖片,下圖左邊圖片的對焦點是前眼,視覺十分舒服,右邊圖片對焦點是後眼,前眼變得模糊,照片十分不自然,感覺還有一點恐怖,所以應該選擇前眼為對焦點,前眼亦是首先接觸鏡頭的眼睛。

特別提到這問題,因為近年看到的電影,竟然有電影攝影師出錯,選擇了後面眼睛為對焦點,這可是大型的影視製作 ! 卻發生低級技術錯誤。不知道在你拍攝的人像時,有沒有同樣的困惑猶疑呢?
重溫本文重點:
課題重溫一 : 你察覺到自動對焦系統 ,不能與構圖法配合嗎?
課題重溫二 : 側身人像應該對焦那只眼睛?
模特兒 Rita Wong 介紹
Rita Wong, freelance 模特兒,有一對真 ‧ 大眼睛, 擁有一副漂亮的面孔,輪廓分明。身高 1.6 米,面部表情流露自然,是人像攝影最佳的拍攝對象。
化妝師 Polly Chan 介紹
Polly Chan,一位化妝師,亦是導師。很多化妝師都以開展自己的化妝事業為目標,然而她卻選擇在 MARY KAY 教授化妝及美容技巧,有興趣學習的人士可以找她幫手。
如對對焦系統問題有同感的人士,請按 like 或留言,希望收集一點數據,有機會向相機廠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