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黑白攝影(一):基本概念

 

[  前言 ]:

說起黑白攝影,這種遠遠早於彩色攝影的玩意,要說黑白到底如何拍,是班門弄斧。本文意在拋磚引玉,亦打算往後會有數篇補充文章,謝謝,高手們請先不要打臉。

關於黑白攝影,少不免會由菲林說起,這次作品分享,筆者卻暫選用了 Nikon D750 數碼拍攝,而且是直接現場拍成黑白,設定是單色黑白,加上模擬濾鏡效果 Y( Yellow )。說實在的,晚間黑白拍攝,手動大光圈鏡,是有點令人手忙腳亂,鏡頭是 ais 50mm 1.4。

相片是有後期加光了少許,原因筆者發現在不同的平台上看,例如從電腦屏幕看的話,那種低反差的輸出,相片是很正常的,但手機看的話則很暗了,可能是因為手機畫面反差偏高,故有此後制。

關於黑白攝影的種種其他,筆者會有之後的文章分享,所以如果這篇有覺得太過簡單,請見諒。

 

[ 正文 ]:

黑白攝影,存在已久,在未有彩色菲林發明之先,已經出現,例如那些「 分色片 」,「 正色片 」,「 全色片 」等等。

筆者在此不談歷史,意在希望簡單的將個人所理解的黑白攝影,作一個小小分享。

 

「 彩色與黑白的分別?」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讀者們沒有可能連一個答案也說不出,但重點在於,到底分別有多少個?

 

最基本答案:

  • 黑白攝影把色彩都拿走了
  • 沒有顏色之後,主體都依靠構圖去突出
  • 晚間不同顏色的燈光難於控制

 

以上三個答案,應該是讀者們基本能說出來的,很多喜歡街頭拍攝的朋友,都選擇黑白攝影,不外乎以上原因。

 

 「 黑白攝影最需要控制的是 ...... 」

筆者想舉個例子,但生性懶惰,故不補充相片作解釋了,但希望讀者都能意會。

 

如果你眼前,有一個紅色蘋果,一條綠色的菜,假設不作任何前期制作的話,用黑白做拍攝,會得出什麼呢? 答案是,深灰色的蘋果,深灰色的菜

假設不使用任何濾鏡,或後期制作的話,有辦法令兩件物件反映出不同灰度嗎? 答案是: 「 可以 」

 

如果把射燈只照向蘋果,在拍攝設定不變之下,蘋果受光程度不停加大,拍出來就是會變淺灰色了。

所以黑白攝影,到底和彩色有什麼分別呢? 黑白攝影,是很依靠光,一幅黑白作品,能夠呈現不同級別的灰階,由最黑至最白分為 11 級,每一級其實就是一個 ev 值的差距。

 

例如:現在蘋果是深灰色,我把光圈值從 F8 轉至 F5.6,光圈值就是大了一級,蘋果拍出來是會淺色了的灰,前後對比這兩種灰,就是剛好一個灰階。

筆者聽說,理想的黑白風景照,應該 11 個灰階都有呈現出來,聽起來很難吧? 說坦白,是很難的,所以筆者很少拍黑白風景,知道多了,就知道自己做不到。

 

如果有興趣再研究的話,請參考 30 年代由 Ansel Adams / Fred Archer 發表的 " Zone System "。

 

很多攝影愛好者,街頭拍攝,都選用黑白攝影,但如果細心看,用光,是很多時候都忽略了的大問題。光差不夠大,其實是黑白攝影的大敵

 

筆者在此也分享一下,拍攝一條菜時的少少經歷。

 

第一張:

模特兒受光不多,拍攝時也沒有刻意令其過曝,所以面色是偏暗偏灰,但這張作品筆者認為,模特兒太光亮的話會不自然。 留意頭髮由於沒有受光 ( 深色物品比較不反光 ),所以都是全黑。

dcf-travel-img-38432

 

第二張:

這張有半點「 剪影 」感覺的拍攝作品,模特兒身後的光都打在地上,受光位置是地板,所以呈現白色,與不直接受光的模特兒,呈現暗灰色形成對比。

dcf-travel-img-38433

 

第三張:

這張是明顯受光過度的作品,模特兒在此呈現很白的膚色,這是源於物件呈現深灰,還是淺灰,都是基於受光程度而定。

dcf-travel-img-38436

 

第四張:

光線從模特兒正前方而來, 膚色表現平均。

dcf-travel-img-38435

 

最後一張:

光源從後方街燈而來,筆者認為這張作品比較具立體感,模特兒頭髮絲亦清晰可見,與之前作品的分別,取決於光線運用,和光線強度等等。

由於光線的運用,亦能輕易看出模特兒身上的灰階層次是比較多,深色的頭髮和外衣,在之前的作品都沒好好呈現出來。

dcf-travel-img-38434

 

謝謝收看!

《 完 》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關西遊記 :「小鹿亂撞」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日前   前言:   應該是本遊記最後一篇:奈良公園篇。   其實長篇大論是一件辛苦事,寫太多的話,「 關西遊記 」都變成「 西遊記 」了。有興趣也看看前兩篇的朋友,2025 年關西之旅,也有「 大阪世博篇 」和 「...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造幣局」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8 日   前言:   一切都是巧合,2025 年 4 月份,筆者的日本關西之旅,主打其實並非「 世博 」也非「 賞櫻 」,但時間實在太配合,結果以上兩樣全都做了。     關於 2025 年 4 月 13 日開幕的「 大阪關西万博...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關西 • 萬博」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4 日   前言(1):   記得在最初計劃行程,大阪關西的 2025 世博( 日本稱為萬博 )不是主打項目,會專程由香港,去日本看世博的人,應該不可能太多,不過最終,行程中也加了這個地方。   筆者在開幕的第一天... (繼續閱讀)
畫意 • 創意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說起來,筆者也算是個懶人,曾幾何時,家母,親妹,親弟,親戚朋友等等,都跟了同一位繪畫老師,當中以學習西洋油畫為主,粉彩素描也有,但偏偏,筆者就是沒有上過老師的課,其實練習繪畫相當花時...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2025 - 花展造像攝影比賽 椒絲腐乳西瓜   一年一度的花展又來了。 每年都在星期五開幕的花展,也會在前一天的星期四下午,來一個「 造像攝影比賽 」,雖然筆者也從不以比賽來看待這個活動。   活動困難之處,在於人山人海。   筆者也很怕一些拿...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四)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出入平安。   最近又打了兩支燈,順道的做一下紀錄,也作一點分享,謝謝。   第一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一) 」 第二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二) 」... (繼續閱讀)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三)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自 2019 年開始,在 DCFever 上作文章分享,至今也寫了百多篇,可說是完全意料之外,從沒想過可以寫這樣的多。一些文章標題,在當初是有給加上「 一 」或 「 上 」 等等註解,看似有一有二,就應該有...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攝影回顧( 風景旅遊心得篇 ) 椒絲腐乳西瓜   一轉眼又到年尾,筆者也來一下攝影回顧,說起來在 DCFever 作文章分享,自 2019 年起,也有 5 年多的時間,「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 」這句話,也用得上一半了!   如果是較後期參與的讀者,也許覺得,筆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