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黑白攝影(三):紅外線菲林

 

前言:

本文以分享菲林黑白紅外線攝影為主,及少量筆者之個人作品分享,謝謝。

 

拍攝工具:

相機: Nikon F100

鏡頭:Nikon AF Nikkor 35mm f/2D

菲林使用:Rollei INFRARED 400

濾鏡:紅外線 720nm 濾鏡

腳架:Manfrotto MKBFRC4-BH

dcf-travel-img-38459

 

以下作品分享沒有後期制作,是筆者從店收到的沖掃版本。

 

正文:

網上介紹,現在一般都是紅外線數碼攝影,特點是拍出來的照片都是彩色,有後期加工使其達至夢幻般色彩,也有透過額外的色彩修正濾鏡使其作品的完成度增加,減少後期制作的時間。

如果想拍出雪景般的風景,或秋景的話,應該從數碼拍攝著手。其實依筆者所知,菲林紅外線拍攝,其實是有彩色的,但相關菲林已經停產多時,例如柯達 Kodak AeroChrome。

目前到底還有沒有紅外線彩色菲林?筆者覺得 lomography 可能還有些少機會,但沒有深入研究。但這類彩色菲林,顏色控制也遠遠不及數碼攝影般容易,效果也未必人人接受。

筆者對數碼紅外線攝影並無意見,對於要很依賴後期創作的作品,筆者只能說,不懂。也許有讀者會問,如果紅外線拍攝只因相片顏色,可否不如直接後制就好?事實上以 photoshop 等假扮紅外線攝影的作品和心得,一直都有。

dcf-travel-img-38455

到底為何要拍紅外線?

其實直接拍攝「 可見光 」和利用 720nm 濾鏡將大部份「 可見光 」阻擋而拍攝,是有明顯分別的,筆者認為物品分離度較高,眼見一堆綠樹但拍出來層次較分明,相對直接拍攝黑白的話,比較難有此表現。

 

裝備和拍攝方法:

首先,你需要一筒紅外線黑白菲林,筆者用的 Rollei INFRARED 有 135 和 120 版本。

一片鏡頭濾鏡,大多數人會買 720nm 的紅外線濾鏡,效果是將大部份「 可見光 」阻隔,這類濾鏡或稱為 720,R72 等等。

濾鏡選擇有 590,650,720,850 和 950 ,分別在於阻隔可見光的程度,例如 720 意指 720nm 以下的光線阻隔,相對於 950 已經是沒有可見光可以通過。

你需要一部相機,筆者這次用的是單鏡反光機 F100,如果拍攝紅外線的話,其實這並不是個很理想的工具,問題在於濾鏡安裝後,很接近全黑( 其實你會見到景物全變成紅色,因還有少部份 720nm ~ 780nm 的可見光通過 ),構圖對焦測光都是個問題,筆者這次是採用陽光十六測光法,所以測光不必依賴相機本身,但構圖對焦是無可避免會影響。

方法是利用腳架固定,先構圖和對焦,也計算好曝光值,之後小心的安裝濾鏡,不要移動機身和鏡頭。

測光方式是補償 6 級 EV,前人的經驗是大約補償 5.0 EV 至 7.0 EV 左右。原因在於「 可見光 」大都被阻擋,所以入光量是很低,亦有資料指出,環境光暗和紅外線強弱不是必然,例如日出日落,或天陰時,紅外線其實相對較強。但總結就是,可先以 5.0 EV ~ 7.0 EV 作入門拍攝,再找自己覺得合適的方式。

dcf-travel-img-38457

關於補償 6 級 EV 的設定

例如現在是下午三時左右,陽光充足,物件呈現黑影,硬光,筆者認為這時候應該用 F8 光圈。

菲林是 ISO 400,快門 1/500,光圈 F8

假設光圈值不變的話:

ISO 400,快門 1/8,光圈 F8

如果覺得快門太慢的話:

ISO 400,快門 1/30,光圈 F4

心算大約是這樣了。

dcf-travel-img-38456

手持拍攝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是可以的,畢竟計算過後,如果大光圈鏡再加上手持穩定一點的話,問題是大光圈拍攝風景,到底是不是你心中所希望。

筆者是次使用單鏡反光機作拍攝,但其實使用 TLR 雙鏡反光機,或 rangefinder 旁軸相機的話,構圖對焦也和主鏡頭無關,所以手持是可以的,也不必把濾鏡重複的裝裝拆拆,也許這會是筆者未來的嘗試。

dcf-travel-img-38460

紅外線黑白拍攝的分享

筆者覺得效果比起純粹黑白拍攝為好,層次很容易呈現出來,唯可能最大問題是取材都偏向自然風景,樹木草地等。

dcf-travel-img-38458

謝謝收看!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關西遊記 :「小鹿亂撞」篇 椒絲腐乳西瓜 .3 日前   前言:   應該是本遊記最後一篇:奈良公園篇。   其實長篇大論是一件辛苦事,寫太多的話,「 關西遊記 」都變成「 西遊記 」了。有興趣也看看前兩篇的朋友,2025 年關西之旅,也有「 大阪世博篇 」和 「...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造幣局」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8 日   前言:   一切都是巧合,2025 年 4 月份,筆者的日本關西之旅,主打其實並非「 世博 」也非「 賞櫻 」,但時間實在太配合,結果以上兩樣全都做了。     關於 2025 年 4 月 13 日開幕的「 大阪關西万博... (繼續閱讀)
關西遊記 :「大阪關西 • 萬博」篇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4 日   前言(1):   記得在最初計劃行程,大阪關西的 2025 世博( 日本稱為萬博 )不是主打項目,會專程由香港,去日本看世博的人,應該不可能太多,不過最終,行程中也加了這個地方。   筆者在開幕的第一天... (繼續閱讀)
畫意 • 創意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說起來,筆者也算是個懶人,曾幾何時,家母,親妹,親弟,親戚朋友等等,都跟了同一位繪畫老師,當中以學習西洋油畫為主,粉彩素描也有,但偏偏,筆者就是沒有上過老師的課,其實練習繪畫相當花時...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2025 - 花展造像攝影比賽 椒絲腐乳西瓜   一年一度的花展又來了。 每年都在星期五開幕的花展,也會在前一天的星期四下午,來一個「 造像攝影比賽 」,雖然筆者也從不以比賽來看待這個活動。   活動困難之處,在於人山人海。   筆者也很怕一些拿...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四)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出入平安。   最近又打了兩支燈,順道的做一下紀錄,也作一點分享,謝謝。   第一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一) 」 第二篇 「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二) 」... (繼續閱讀)
燈光人像: 入門級心得分享(三)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自 2019 年開始,在 DCFever 上作文章分享,至今也寫了百多篇,可說是完全意料之外,從沒想過可以寫這樣的多。一些文章標題,在當初是有給加上「 一 」或 「 上 」 等等註解,看似有一有二,就應該有...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攝影回顧( 風景旅遊心得篇 ) 椒絲腐乳西瓜   一轉眼又到年尾,筆者也來一下攝影回顧,說起來在 DCFever 作文章分享,自 2019 年起,也有 5 年多的時間,「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 」這句話,也用得上一半了!   如果是較後期參與的讀者,也許覺得,筆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