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F/F2】黑白菲林 Fantôme Kino

前言:

早在 2020 年 4 月份,筆者透過 lomography 官方網站,訂購了兩種黑白菲林,分別為 Babylon Kino ( ISO 13 ) 和 Fantôme Kino ( ISO 8 )。 直至 6 月初送貨後,筆者也發現坊間未有實體店在發售。

所以說起來,菲林於筆者手上,都接近有三個月時間,是次測試分享也由此而起。

 

筆者上次分享了 Nikon 的旗艦級菲林單反 F3( 1980 - 2002 )Babylon Kino 黑白菲林,有興趣的話可按此

筆者這次分享,則是 Nikon 的旗艦級菲林單反 F( 1959 - 1974 )和 F2( 1971 - 1980 ),也當然包括 Fantôme Kino 黑白菲林。

 

正文 ( 長文慎入 ):

Nikon F,亦即坊間俗稱的 「 大 F 」,是為 Nikon 的相機史上別具意義的相機。這是 Nikon 的第一部單鏡反光機,在此之前,Nikon 也一直在開發 Rangefinder 旁軸相機 S 系列。

在香港,筆者最有印象的,是近年一個廣告,一位時尚女性,白色襯衫,掛在胸前的一台黑色尖頂 Nikon F,一個九龍區樓盤的海報。

那些單位筆者真的沒能力購買了,那台 Nikon F 還是可以考慮一下。

dcf-travel-img-39271

( 上圖 : 紅色 Nikon 頸帶 AN-DC3 是筆者刻意買的,是 Nikon D3200 的配件 )

 

Nikon 的第一台單反

日本第一部單鏡相機,是 Pentax 於 1951 年推出的,那 Nikon 的第一台單反,是實驗性質的產品居多吧?

事實上這台 Nikon F 菲林單反,卻印證了什麼是 「 一鳴驚人 」,很多其他廠家都沒有的功能,Nikon 都加進去了。

 

F mount 的開端

首先,是 Nikon 於 1959 年新開發的 F 接口( F-mount ),說起來,原來也足 60 年了,歷史之久,能與之匹敵的,只有 Leica 於 1954 年發表的 M 接口( M-mount ),當代兩個接口還依然有新產品推出。

當然 Nikon 的 Z 接口( Z-mount )也早已經發表,但 F 接口的壽命也似乎不會於短期內完結,也不見得廠方很著急於要終結它。

F 接口壽命有 60 年之多,其實是件好事,Nikon 老機老鏡的玩家,基本上也不必擔心其互通性,相對於同是日本大廠的 Canon,情況就不同了,這幾十年間 Canon 發表過很多款不同的接口,單就菲林單反而言,例如 R( 用於 Canonflex,1959 - 1963 )FL ( 1964 - 1971 )FD ( 1971 - 1990 )EF ( 1987 至今 )等等,但它們並不直接兼容。

dcf-travel-img-39272

( 上圖 : 筆者的兩台黑色尖頂大 F,早期型號是刻有 Nippon Kogaku Tokyo 字樣 )

 

 100% 的光學觀景器

1959 年,有多少台相機,是主打 100% coverage viewfinder ( 100% 光學觀景器 )?

依筆者所知,在 50 年代至 90 年代甚至之後,這個也是旗艦級的配備,盡管走一走,看看這幾十年來,有多少菲林相機主打這個功能? Nikon 就是跟你說,他們第一台單反,已經做到了,也已經有了。

也當然,這個年份的旁軸相機 Rangefinder 或 雙鏡反光機 TLR,本來取景時就有視差,看到的,和拍到的,根本是不完全相同的畫面,也不要說有沒有 100% 覆蓋了,但同是單反的其他品牌相機呢? 如果很執著於 100% 光學觀景器,確實可能只有 Nikon。

 

可換式機頂設計

Nikon 的第一台單反,由一開始已經有此設計,用家可以自行把機頂拆開,更換成不同功能的機頂,包括純五稜鏡設計的尖頂形機頂,也有具測光功能的測光形機頂。( 反而去到 F6 ,菲林旗艦相機的最後一代,反而刪減了這個功能,之後數碼的也沒有。)

對於大部份有用過 Nikon 菲林相機的朋友,相信都認同「 裂像對焦 」是最基本,也最經典的對焦款式,但其實 Nikon 卻提供了總共 22 款不同的對焦屏( focusing screen ) 給用家自行更換 ( F 與 F2 共通 )

如果說最經典的是「 裂像對焦 」( TYPE A ) ,那筆者覺得那個「 TYPE E 對焦屏 」各位也可以一試。

當然,只是更換對焦屏的話,並不是 Nikon 旗艦級相機專利,FM2 那類中階相機也可以,但不要忘記,1959 年 Nikon 已經有的功能,其他競爭對手都是沒有。

不過 FM2 這些後期的中階型號,只有 3 款對焦屏可選,分別是 K( 基本的裂像對焦 ),E 和 B。

 

F 與 F2 之選擇

如果說 F 是 Nikon 菲林單反的開端,那麼 F2 除了是 F 的改良版之外,也可以說,機械快門相機的最後一代旗艦。

往後的 F3 已經不是純機械式快門相機,再往後的 FM3A,價錢被炒得高高的,也只是中階產品,也沒有 100% 光學觀景。

 

連拍性能 ? 

F2 功能其實比起 F 要多,除了提供最高 1/2000 秒快門外,也支援一體化的 Nikon MD-1/MD-2/MD-3 快速過片摩打,提供最高 1 秒 5 張的連拍。

相對於 F 而言,前一代出品 Nikon F-36 並非一體化的馬達捲片裝置,手把和電池底座是分開的,也不支援 F2,提供最高 1 秒 4 張的連拍

 

1 秒 4 或 5 張,真的談不上是什麼,如同入門級的 Canon RP,現在標準來說,是閹割版本,但 1959 年的德國,筆者理解的,大約有 Rolleiflex 2.8f 這種中片幅相機,依筆者所知,應該沒有人想過要有連拍功能。如果是 Leica 的話,當時有第一台 M 系相機 M3 ( 1954 - 1966 )也應該沒有連拍吧?( 筆者不懂 Leica 如有失實煩請告之 )

如今常說的 SONY 黑科技,其實早在 60 年前,Nikon 也試過,賣一些人家根本未有想像過的產品。

 

關於 F 與 F2 本身,也分有幾款不同型號,但篇幅有限,筆者不在此介紹了,請見諒。 

dcf-travel-img-39273

 ( 上圖 : 筆者的黑色尖頂 F2,已經沒有黑底白字的 F 字樣刻在正前方 ) 

 

筆者的 F 與 F2

說來抱歉,筆者擁有的,盡都是沒有測光功能版本,這個特徵也很明顯,上方尖頂的觀景器,都是不具測光功能。

 

黑色尖頂大 F

說些無功能無關的事吧,菲林相機,如果同時有銀色或黑色可選的話,大多數情況下,黑色也較搶手,易手價也較貴。( 有例外的,也許是 hasselblad 的 500/501/503 系列,確實銀色比較好看,黑色版本,也會有甩色的問題,因而避免買黑色。)

尖頂的五稜鏡光學取景器,不包含測光功能,卻又在 Nikon F / F2 的易手市場上賣得比較貴,說得過去的原因,可能是這是初代款式,又比較輕,又比較好看,又因為沒有功能,所以也沒有什麼電子零件可以壞。

如果遇到 「 黑色尖頂大 F 」卻又發現價錢驚人的貴,明白吧?

 

關於攝影:

筆者這次是來測試 lomography 的 Fantôme Kino 8 黑白菲林

Fantôme 是法語,換成英語是「 Phantom 」的意思,換成中文可以解作「 幻影,幻像 」等等。

官方說法,Fantôme Kino 8 是 2020 年 3 月的新產品。 

dcf-travel-img-39274

 

ISO 8 到底是什麼理念?

由 ISO 100 往下數,有 50,25,13,8 等等。

所以 ISO 8 就是大約低 4 級了。

按照 Sunny 16 Rule 的計算,你可以在烈日當空之下,原本以 F11,ISO 100,快門 1/125

  • 轉成 F2.8,ISO 8,快門 1/125。
    • F11 -> F8 -> F5.6 -> F4 -> F2.8
    • ( 光圈加 4 級 )
  • 轉成 F11,ISO 8,快門 1/8。
    • 1/125 -> 1/60 -> 1/30 -> 1/15 -> 1/8
    • ( 快門加 4 級 )

所以這些低 ISO 菲林,基本具備以下特性:

  • 日間可以使用大光圈
  • 日間可以使用慢快門

官方建議這些菲林,應配以傳統的全手動相機和鏡頭,以手動可更改光圈快門為佳,也很推薦大光圈鏡,由 f1.4 至 f2.8 等加以使用。

 

是次測試使用:

相機:Nikon F

鏡頭:Nikon non-AI Nikkor-S 5cm f2 ( 本文上方的那支銀咀鏡頭 ) 

以下分享的作品都是沖曬後從店員收到的 scan 版本,筆者沒有加工。 

dcf-travel-img-39335

dcf-travel-img-39342

筆者認為,這款高對比度的菲林,很有創作的空間,黑白對此相當分明,顆粒極幼細順滑,與之前測試的 Babylon Kino 菲林,著重灰階層次表現,有著很極端的分野。

dcf-travel-img-39337

dcf-travel-img-39341

dcf-travel-img-39339

這款鏡頭本身「 暗角 」問題也相當嚴重,是一款很早期的產品,筆者喜歡它的銀色加黑色造型。這次黑白拍攝,暗角失光的效果明顯,在於創作而言,是另類的一種工具。

dcf-travel-img-39334

逆光之下的表現。

dcf-travel-img-39336

dcf-travel-img-39340

dcf-travel-img-39338

 

一筒菲林過後的小小總結 :

  • 一如廠方所說,反差高,易出現死黑死白,極具味道
  • 方便於日間使用大光圈
  • 對大光圈鏡要求相對較高,平價大光圈鏡很容易有二線散景之類的問題
  • 微粒極幼細

 

筆者推介度 : 4.5 星 ( 5 星滿分 )

 

多謝收看!!!

 

後記:

關於 lomography 的黑白菲林分享,筆者會再有另外一篇,敬請留意。

 

 

椒絲腐乳西瓜 的其它文章
新手入門 : 審美觀 vs 大衆化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1 日   前言: 這篇文章分享,個人覺得是有點挑戰性,但也希望為新手朋友們在思考上有所幫助。 在筆者學習攝影之初,香港攝影班風氣很盛,可能當時的攝影世界,正從菲林轉成數碼,在大家心目中都覺得,門檻低了,大... (繼續閱讀)
GR 遊 : 鈴鹿賽車場 / 吉卜力公園之旅 椒絲腐乳西瓜 .4 月 10 日 前言: 筆者一直說,在日本拍照,實在沒多少張滿意作品,日本可能是其中一個對攝影愛好者最不友善的地方,很多地方,免費的,收費的,都會跟你說,不准拍照。 這篇文章分享,建基於對器材的選擇和心得,也為大家... (繼續閱讀)
控制器材 / 被器材控制 椒絲腐乳西瓜   最近看過一名 YouTuber,自費購入一台相機之後,把這台相機評價得一文不值,筆者有感而發,有此一文。 先暫時不說,公開批評某家公司的產品,是否有其目的,對於一衆攝影愛好者而言,實在是毫無得著;如果要...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淺談女像拍攝,技巧以外的事(一) 椒絲腐乳西瓜 因公務繁忙,也有一段時間沒更新,一些早早想好的文章主題,看來也要開始動筆,先感謝各位讀者大駕光臨。 早兩星期,筆者有看過一段 YouTube 影片,片頭的女像在「 壓光 」這個打燈技巧之下,看起來有點老,言而... (繼續閱讀)
為何我很少街拍 : 附台北旅遊分享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今年 5 月,走了一轉台灣,因為少說也有兩三年沒出國了,目的地其實並不十分重要,能夠出出去就好。 作品是為 Ricoh GR III 作品,筆者只有變更相片大小,以方便上傳,相片沒有後制。   正文: 說到... (繼續閱讀)
淺談人像攝影 : 街頭拍攝 vs 影樓 椒絲腐乳西瓜 很久沒有更新,感謝還在有看的讀者們。 今年終於有機會外遊了,5 月份的台北之旅,一半時間是人像外影,一半時間是參加當地一日團,儘管拍攝作品還不是很滿意,但難得到外地走一走,感覺也很良好。 台北給我的... (繼續閱讀)
中片幅分享 : 支鏡唔 sharp 椒絲腐乳西瓜 前言: 曾經寫過關於「 黑柔焦 」濾鏡(  Black Mist  ) 的使用分享,當時也有表明,買的是 77mm 口徑濾鏡,本打算配合 GFX 中片幅鏡頭使用。一轉眼,也原來已經是一年多之前的分享。   正文: 最近一年... (繼續閱讀)
【 新手系列 】新手應該買什麼器材? 椒絲腐乳西瓜 關於新手器材問題,記憶中筆者是沒有為此開過主題。 筆者認為這是很個人的選擇,也說些例子,也希望令新手得到啟發。 首先,筆者並不會強調自己說 「 真心話 」,早年在職的關係,筆者有從事資訊科技上的成人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