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踏入 2022 年第一篇分享,本想同大家拜個早年,不過這次分享,話題可能較為嚴肅一點。
有聽過一點點攝影理論的朋友,也聽過這些說話 :
- 見山是山
- 見山不是山
- 見山還是山
這三句說話,代表了三個不同的階段,今天筆者也冒昧的來說幾句。
原文出自 « 五燈會元 » 第十七卷,為南宋時期所寫,轉述了唐朝的青原惟信禪師一席話,原文寫的是這樣:
-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 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後來 « 指月錄 » 第二十八卷又再轉載,作者瞿汝稷,為明朝所寫,乃為佛教禪宗典籍。
說得簡單一點,這些都是「 佛偈 」,由南宋開始計算的話,差不多 700 年前的作品。
正文:
用「 見山是山 」這種哲學式的理論,去解釋攝影,筆者絕非第一人,說過的人極多,就連說錯了的人,其實也多。
原文裡所說的三個階段,分別為「 未參禪時 」,「 親見知識,有箇入處 」,和最後的「 而今得箇休歇處 」。儘管什麼「 入處 」,「 休歇處 」根本也是佛家用語,階段就這樣分了: 未學之前,學習而又想不通時,和最後什麼也想得清楚明白。
見山是山
這是攝影人的最初階段。
按原文,青原惟信禪師當時並未開始參禪,在這如果要和攝影相關的話,可以解作成,對攝影並無特別研究之人。
見山不是山
這是攝影人的第二個階段。
原文所說的「 親見知識 」,很明顯的,當一個人慢慢的去學習,知識經驗也開始豐富了,為何看山不是山,因為手上多了一些能夠掌握的技巧,別人看到什麼,你可能要和別人不同,也希望自己拍攝出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
見山還是山
這是攝影人最後的階段,也得說,筆者也認同能到達這個階段的人,真的不多。
可以講個實際例子嗎?
可以,禪語有時真的可能太禪,所以很難明白,先說明,筆者也不是什麼攝影達人,或已經到達了什麼階段,但道理是明白的,做得到與否就不清楚了。
如果用寫作一篇文章做例子,最初你可能會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文筆也缺乏技巧。後來學懂了文筆創作上的各種手法,故事是順序還是倒序的去說,修詞技巧等等。
到最後你卻發現,網絡上一大堆文章,用語修飾文筆都好,卻是內容空泛,看了一整篇也沒半點得著,說到這裡,這就是去到第二個階段的「 見山不是山 」了。
可以再講個實際例子嗎?
如果在攝影的世界裡,筆者曾經分享過一篇文章,很多學習人像閃光燈的朋友,因為同時間要顧及的東西多了,結果,作品比較起使用自然光還差,模特兒早已經發呆了,這種情況筆者見過不少,回到基本步,本來你不是希望把模特兒拍得美美嗎?
這正是,為何見山是山,最後見山還是山,也應該是山。
一張照片,好看的,有意義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夠流傳下去的,到底是一堆技巧,還是事物的本質呢?
個人意見
筆者所理解,這三個階段,在原文裡,短短的幾句已經說完,三句說話是一組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都不停留在前兩個階段。
個人並不明白,為何有些攝影教學,會教大家去「 見山不是山 」,其實明白原文,明白意思的話,絕大部分人其實都會停留在「 見山不是山 」這個階段之上,原文所說的,這也其實並不是什麼好東西。也得補充說,也許這就是各師各法吧。
在這筆者又想起「 以德報怨 」這個經典,孔子其實是說:「 何以報德? 」,把兩句說話分拆開,分別可以很大。
後記:
這次分享佛家經典,卻貼了些女像作品,這次模特兒也穿得很保守,什麼山都見不到了,對不起。
下回再分享吧,多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