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影人唔駛硬繃繃,閃燈反光卡及柔光罩應用

大家有沒有發覺利用閃燈拍攝人像時,由於閃燈直接射到被攝者面上,所以拍攝出來的相片會出現很黑的陰影,毫無立體感?要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利用不同的柔光配件加上閃燈上。今次介紹的這類配件就有兩隻,分別是 Suntax 的 Soft Diffuser 以及方便簡單的 Bounce Card,而使用 TTL (Through The Lens) 閃燈系統的相機,閃燈會因應加上柔光罩及反光卡後,燈光並非直射而自動調節閃燈的輸出,所以基本上閃燈及相機方面,不用作出設定的更改。不過就要留意,加入柔光罩及反光卡作散射後,閃燈的輸出會較平時為少,有效範圍會縮短一些。

Suntax Soft Diffuser

Soft Diffuser 一般稱為柔光罩,應用十分簡單,只要使用合適閃燈呎碼的柔光罩,將它套上閃燈前方就可以使用。如個要獲得更柔潤的光線,可以將閃燈作 45 度的向上,因為柔光罩本身的正前及上、下方均為透光位,所以即使閃燈向上,閃燈的光線仍可投射到主體上。要較強的閃燈輸出的話,加上柔光罩後直射亦可;使用柔光罩的優點是方便,而日常用廣角鏡拍攝的話,柔光罩亦使閃燈的有效角度更廣闊,可以算是一物二用。

柔光罩的安裝十分簡單,只要將它套上閃燈上就可以使用。 將閃燈作 45 度向上的話,拍攝出來的效果會更理想,不過輸出會較弱。
沒有使用柔光罩,拍攝出來的相片較硬之外,左右兩邊亦得不到充足的光線。 使用柔光罩可以得到柔和及平均的燈光外,由陰影部份可以看到。

Bounce Card

如個不喜歡使用柔光罩,大家亦可以考慮使用反光卡 (Bounce Card)。反光卡的原理跟柔光罩不同,柔光罩主要使用透明及半透明的物料,令閃燈射出來的光線分散,增加閃光照射到主體的方向,因而造成柔和的效果。而反光卡就是利用白色的物料,對閃燈射出的光線作出反射,增加閃光照射的面積,減輕閃燈產生的陰影。安裝方面,反光卡基本上是貼在閃燈上,將閃光燈向上抬起,這樣就可以將閃燈的光線反射到主體上,效果相當不錯。當然,反光卡要固定在閃燈上,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魔術貼固定。

反光卡的安裝,貼上魔術貼用來固定反光卡的位置即成。 作垂直拍攝時,將反光卡貼在閃光燈的則面邊可。
一般拍攝,光線充足但不能散射,主體過硬及反光。 使用反光卡後,光線同樣充足,不過射到主體的光線經過反光卡反射後較為柔和。

查詢:2781 1780,2834 3112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自 2016 年起,OM Digital Solutions(OMDS)前身為 Olympus 開始陸續為當時的 OM-D 系列和 PEN 系列無反相機引入 2,000 萬像素感光元件,直至 2020...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HONOR 在今日新品發佈會上正式推出旗艦級智能手錶 Watch 5 Ultra,定價人民幣 1,999 元(約港幣 HK$2,339),以頂級配置展現極高性價比。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在摺疊手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之際,HONOR 搶先對手於深圳發表年度旗艦摺疊手機 Magic V5。這款新機以突破性的輕薄設計與全方位升級的硬體配置,重...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FX2 評測。Sony 較早前推出電影機 FX2,編輯 Edmond 決定找來演員李琛瑜 Sam (Instagram: @sam.lsy) 實測 。其 33MP 高畫質、新加入的 EVF、防手震...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近日有博主爆料,HUAWEI 與 Apple 都不約而同地開發全新比例的摺疊屏幕手機,屏幕比例約為 14:10,為手機帶來更接近平板電腦的體驗。為了提升產品的...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Apple 近年來除了深耕科技產品領域外,也積極拓展多元化業務版圖,如近期上映的《F1 電影》便是由 Apple 自主製作。然而,Apple 最新宣布的一項全新...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自 1986 年問世以來,《写ルンです》(Quick Snap)全球累計銷量突破 17 億部,成為跨越世代的大眾菲林相機代表。其「拍攝當下未知成果」的獨特期待...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Sony Xperia 手機近年市場表現有目共睹,關於 Sony 可能退出手機業務的傳聞亦時有所聞。然而最新消息指出,Sony 近期向投資者展示的全新發展藍圖中...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Mercedes-Benz 近來動作頻繁,他們繼參與電影《F1 The Movie》的製作後,Mercedes-AMG 更公布了全新概念車款 CONCEPT AMG GT XX。這款結合 Formula ...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Nothing 今早正式發表兩款全新產品 ── Nothing Phone (3) 及 HeadPhone (1),這兩款新品不僅延續品牌標誌性的透明設計語言,更在硬體規格與功能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