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mic
緊接性價比甚高的 EF-S 10-18mm f/4.5-5.6 IS STM,Canon 另一重頭戲全片幅的 EF 16-35mm F4L IS USM 亦終於正式在港發表。以內置 IS 防震,同時又強調質素上的提升,新鏡無疑對於一班對畫質要求的用家會有相當的吸引力,EF 16-35mm F4L IS USM 預計將於明日 6 月 19 日正式賣街,而售價其實早前已作公佈,以 HK$ 9,080 的定價,用家普遍都認為合理。
作為第一間率先將防震技術用於鏡頭的廠商,Canon 多年來於開發 IS 防震鏡頭上一向不遺餘力,唯一是超廣角防震鏡頭上,卻給對家 Nikon 的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捷足先登,而今次 EF 16-35mm F4L IS USM 的推出除回應了對手,對於 Canon 用家還有另一意義,就是 f/4 光圈的小三元防震系列亦終於在大家期待多年下正式完成(EF 16-35mm F4L IS USM、EF 24-70mm F4L IS USM 及 EF 70-200mm F4L USM)。
稱得上是一支定位高階的 "L" 鏡,坦白講對於 EF 16-35mm F4L IS USM 造工可挑剔的地方不多,唯一對於從 EF 17-40mm f/4.0L USM 升級的用家,即時發覺的便可能會是新鏡較為長身,同時份量亦略為增加(不過比起同級 Nikon 的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仍較輕身(615g vs 680g)。鏡頭並沿用了 77mm 的濾鏡口徑,對於現有 EF 17-40mm f/4.0L USM 的用家,應該可為大家省下一筆另購 UV、CPL 等濾鏡的開支。
超廣角變焦過去並不算是 Canon 的強項,而 Canon EF 16-35mm F4L IS USM 的出現,便有可能為這種印象來個大平反,為了加強質素,鏡頭於 12 組 16 片的設計中,除了用上 3 片非球面鏡片(當中 1 片為大口徑的 GMo(Glass-Molded)非球面鏡),便同時採用 2 片為 UD 鏡片。從記者會的初步試拍中,可看出新鏡全開光圈已有相當水準,而特別是邊緣部份,以往鬆散的情況更是獲得大幅改善。雖然記者會可試的有限,不過重點之一的 4 級 IS 防震,相信大家還是想知實際有多大威力,筆者便嘗試手持於 16mm 一端拍攝,發覺影像竟可於慢至半秒的快門仍保持相當的清晰度,至於鏡頭的真正實力如何?大家就要留意我們稍後推出的詳細測試報告了。
試拍相片(以 EOS 5D Mark III / EOS 6D 拍攝、Jpeg、AWB)
![]() |
ISO 200、f/4.0、1/60s [ Ori ] 利用 16mm 的超廣角透視,鏡頭相當容易為模特兒營造長腿效果,全開光圈下,除了中央解像已見水準,邊角亦未有明顯鬆散情況。 |
![]() |
ISO 100、f/4.0、1/250s [ Ori ] 於 16mm 下,鏡頭的變形算是有合理的控制,同時亦有不俗的色彩還原。(環境所限,以上相片隔著玻璃拍攝,質素有可能受一定影響) |
![]() |
ISO 100、f/4.0、1/8s [ Ori ] 室內手持拍攝亦不需刻意提高 ISO 感光,在 IS 防震的幫助下,手持亦可輕鬆拍出穩定的影像。 |
![]() |
ISO 100、f/10、1/2s [ Ori ] 進一步挑戰 IS 的極限,想不到 1/2s 手持仍可保持清晰。 |
![]() |
ISO 200、f/4.0、1/8s [ Ori ] 全開光圈下,鏡頭難免會出現四角失光,不過只要略收光圈,情況已可即時改善。 |
![]() |
ISO 100、f/4.0、1/15s [ Ori ] 面對高反差,鏡頭亦未有明顯色邊,多片特殊鏡片應發揮了一定作用。 |
![]() |
ISO 400、f/4.0、1/30s [ Ori ] 除了風景、建築等題材,鏡頭於 35mm 端亦適合拍攝帶景人像或 Snap Shot,從模特兒衣服布紋等細節來看,鏡頭於 35mm 一端亦有高水準質素。 |
Canon EF 16-35mm F4L IS USM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842
查詢:2781 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