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五、六十年代香港街拍宗師︰攝影師何藩專訪

文︰ansel

何藩是最具影響力的華人攝影師之一,以紀實拍攝作品最為人熟悉,在全球獲得極多奬項。原來何藩於上海出生,十多歲時已經接觸攝影,走到上海外灘拍攝。後來到移居到香港,何藩繼續拍攝,並且創造了無數佳作。當筆者問及何藩因何喜歡攝影,他的回答相當有意思︰「我本來讀文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想做作家。也許是太沉迷於閱讀和寫作,得了嚴重的頭痛病,必須停止閱讀和寫作,只能以鏡頭代筆了」。

更喜歡攝影師身份

沒有成為作家,何藩卻進入了邵氏電影,擔任演員一職,後來更成為導演,執導的電影超過 20 部。不過,在「演員」、「導演」以及「攝影師」三重身份之間,何藩還是最喜歡攝影。他說電影會受到投資者的束縛以及票房的壓力,至於攝影則沒有這樣的限制。由於何藩並非商業攝影師,在個人創作上面可以自由發揮。對於拍攝硬照以及電影片段,由何藩來講解當中的分別最有說服力,他指出攝影與電影雖然同以「影像」為表現媒介,然而攝影聚焦於人生百態、喜怒哀樂的「高潮頂點」(是一瞬間的時間),而電影則概括其整個流程,一靜一動,各有所長!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Forget Me Not 1949_2012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Forget Me Not 1949_2012

黑房玩光繪、黑白更有深度

何藩自 40 年代就已經開始攝影,當然是以菲林作為起步,不過即使今時今日數碼相機極為方便,他仍然是鍾情於傳統的菲林。他說菲林拍攝當中,除了構圖、按下快門之外,於黑房裡進行沖晒亦是必要的步驟,他在黑房裡沖晒、放大菲林時,那種「光繪」的感覺,給予他藝術創作上無限的滿足。除了菲林與數碼之外,筆者亦問到何藩在彩色和黑白當中如何選擇,他認為黑白攝影可以在他與七繽紛的現實世界之間,加入「某種距離」,使作品帶點超現實、半抽象的感覺,甚至帶有象徵意義的深度,增加觀眾思考的空間。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Returning Home At Last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Returning Home At Last

攝影有「三到」

在何藩的作品裡,無論光、影、人物等都掌握得恰到好處,似乎是「決定性瞬間」的最好示範。何藩在拍攝時,會花大時間觀察、等待,如果時機未到,光線未夠好,則寧願不拍,下次再來。耐性當然至為重要,然而大師心目中最佳的「瞬間」,跟我們心目中的「瞬間」可能有所不同。如何提升自己的水平,他就說攝影要有「三到」,一是「眼到」,二是「手到」,這兩個相當易於理解,所謂眼明手快,是基本的觀察力與拍攝技巧。但最重要的是「心到」,拍攝者必須要「有感而發」,利用相片把內心的感覺、感情、感想誠懇地表現出來,作品才有感染力;切忌無病呻吟,為拍而為,就最難令人有所共鳴。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Melody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Melody

即使未能到別人所未到,也要到自己所未到

如果大家有到過最近《何藩:香港回憶錄》攝影展覽,或者同名的新書攝影集,就會見到何藩的最新作品。這些作品基本上都不是新拍攝的相片,而是把數十年來拍下的舊相片重新包裝,加入蒙太奇、疊印等的元素,有點似電影中常見的溶解(Dissolve)過場效果。何藩說自己花了 6 年時間,翻弄舊作品,又嘗試各種不同的沖晒方法。他把相片重疊沖晒在相紙上面,影像不受拍攝時間所限制,亦可利用工具把相片局部放大縮細,黑房處理正如 Photoshop 的前身一樣,把原本的寫實作品,增加了畫意元素,又有人文反思的意味。何藩認為是給予舊菲林新面貌、新生命和新境界。

為甚麼會採用這樣的手法呢?何藩說自己早期喜歡畫意派,中期走寫實派路線,全都下過一番苦功。然而他不想走以往走過的路,他一直都在試驗各種的可能性,認為攝影就是需要不斷嘗試,並以此作為自己的宗旨。他又謙虛地說︰「即使未能到別人所未到,也要到自己所未到」。看來即使攝影造藝再深,都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何藩亦指出,敢於接受批評,亦是進步的必要態度,讓別人點出自己考慮不到的地方。

何藩說攝影要不繼嘗試、創新,即使未能到別人所未到,也要到自己所未到。
何藩說攝影要不繼嘗試、創新,即使未能到別人所未到,也要到自己所未到。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Departed
AO Vertical Art Space, Ho Fan 何藩, (a HK Memoir) Departed

不要丟棄舊菲林

可能有人會問,這些經處理的紀實相片,還能稱作「紀實」嗎?的確,相片的內容由「一個特定時間」變成了兩個或多個不同的瞬間;相片重疊後,內容亦不再限於某件事件。跟大家心目中的紀實作品未必相符。但何藩認為在廣義的紀實攝影裡,不單止記客觀之實,還包括主觀之實,亦即是何藩自己對於相片的解讀與感想。除此之外,他亦說現在已經不再需要為「票房成績」考慮,觀眾受落與否,比不上創作本身所帶來的樂趣。

最後,何藩提醒大家,千萬不要丟棄舊菲林(相片),從前或許會覺得相片一無是處,但隨時代轉變,美醜好壞的標準亦大不相同;加上自身的歷練增長,對人生世界會有另一番體會,可能會在舊的作品中找到黃金!學何藩般利用不同的處理手法亦可令舊相重生、化腐朽為神奇呢!

《香港回憶錄》展覽場地。
《香港回憶錄》展覽場地。
把相片置於大廈後樓梯,善用空間。 除了展出攝影作品,還有何藩執導的電影海報。
把相片置於大廈後樓梯,善用空間。 除了展出攝影作品,還有何藩執導的電影海報。

 

何藩 Ho Fan

被譽為「一代宗師」的何藩因拍攝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而聞名,成為亞洲最受歡迎的街頭攝影師之一。

1931 年出生於上海。自 14 歲生日時獲父親所贈 Rolleiflex 雙鏡頭相機開始,便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更在第一年便獲得首個獎項。其後他於 1949 年與家人移居香港,繼續追尋攝影夢。

對香港民生的熱愛讓他的攝影作品充滿人文氣息。青少年時代到二十八歲前是何藩最為高產的時期。他的作品在當時已獲得廣泛關注,通過參加畫廊比賽贏得近 300 個地區和國際性大獎。他的才華對電影業亦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他曾參演多部電影,之後轉作導演直至 75 歲退休。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比亞迪旗下的高級品牌仰望 U9 Track Edition 的性能數據,應該嚇壞了許多車迷,因為其數據顯示,這輛擁有四具電動馬達的純電跑車,合計可以輸出高...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HONOR 在香港市場的產品線不僅涵蓋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近年更積極拓展筆記型電腦領域。最新推出的 MagicBook Air 14 2025 以 HK$11,999 的定價進...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早前由 Insta360「與第三方合作」的全新無人機品牌 Antigravity,終於正式發表首款產品 Antigravity A1。憑藉 Insta360 在 360 度全景攝錄技術的經...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如果,從攝影的觀賞層面來看,攝影是感性的,相片的感覺,氛圍,色調冷暖應用,光線構圖美學等等,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不科學的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默主哥耶是個僅有2千多人的小鎮,會吸引這麼多遊客前來,是因為這裡是聖母顯靈地,甚至是歐洲第三大的朝聖地呢!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Mercedes-Benz G-Class 興祝第 60 萬輛組裝完成下線之際,市場傳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消息,就是 BMW 正在研發一輛具備純粹越野能力的全新旗艦 SUV,目... (繼續閱讀)
1 日前
Insta360 於昨日無預警釋出一段短片預告,展示其全新航拍機品牌 Antigravity 的強大性能,並宣佈將於香港時間8月14日晚上九時正正式發佈這款備受期...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日網路傳出 Sigma 即將推出多款大光圈鏡頭的消息,包括 200mm F2.0、APS-C 格式的 12mm F1.4 以及第二代 35mm F1.2。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被...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智能眼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大科技品牌紛紛搶佔先機。HTC 作為 VR 領域的領導品牌,今日正式發表首款智能眼鏡產品 HTC VIVE EAGLE,標榜台灣...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對於許多手機愛好者而言,相較於當今千篇一律的全螢幕智慧型手機,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時代的產品設計反而更具特色。近日 Samsung 流出一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