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選購全片幅無反前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全片幅單反拍攝作品

近年全片幅相機越趨普及,不少影友都會選擇「一步到位」,投入全片幅的影像世界。尤其近年全片幅無反的推出,標榜更輕巧而且能媲美單反的拍攝質素,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轉會」。雖然全片幅無反相機的輕便性、對 M-Mount 鏡頭的兼容性及機身防震可說是相當大的優點,不過全片幅無反是否全面勝過單反呢?大家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在打算選購全片幅無反相機時,不妨「停一停,諗一諗」,想一想你有否忽略了單反相機的一些優點吧!


全片幅單反拍攝作品

重量與體積

相信大家都知道,無反相機減省了反光鏡結構,因此機身體積也得以縮小。不過不要忘記無論是單反抑或是無反,只要片幅一樣,鏡頭的重量及體積也不會相差太遠。反而無反的重量較為集中於鏡頭,在頭重尾輕的情況下,為避免鏡頭方向墜下,握機的手指力度反而要更大。

例如比較同級 70-200mm 長焦鏡,Sony FE 70-200mm f/4G OSS 重量為 840g,Canon EF 70-200mm f/4 L IS USM 重量為 780g,單反相機的鏡頭反而更輕。至於比較 24-70mm 同級標準鏡,Canon EF 24-70mm f/4L IS USM 重 600g,Sony 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 重 426g 輕,無反鏡頭在這回合才贏回一仗,可見兩個系統的鏡頭重量整體上其實也不相伯仲。如果大家攜帶的鏡頭愈多,單反及無反系統的重量其實也愈接近了。


全片幅單反拍攝作品

耗電量

如果大家的拍攝量較大,就絕對不能忽視耗電量的問題。比較一下現時同級的全片幅無反及單反,使用一枚電池,單反最多可以拍 1000 張,而不論什麼無反都是三百張左右。電量相差足有一倍,而拍攝張數相差更多。所以如果需要拍攝同樣數量的相片,現時全片幅無反就要多帶一倍數量的電池,重量就自然有所增加,而且電池充電次數倍增,理論上也會令電池壽命減半,在購買電池上就會有較多的花費。


Canon EOS 5D 系列單反電池

全片幅單反及無反在耗電量方面之所以會有分別,大概可以分為幾個原因。首先現時全片幅無反電池容量較細(無反︰1020mAh vs 單反︰1800mAh),而且無反相機需要長期使用 LCD 或 EVF 取景,也大大增加了相機的耗電,反之單反使用 OVF 光學觀景器,在取景拍攝時就較省電了。

鏡頭支援

全片幅無反另一個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鏡後距較短,可以透過接環來使用不少非原廠鏡頭,例如 M-Mount 甚至非原廠單反鏡頭。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類鏡頭並非針對該全片幅無反系統而設計,所以可能不能支援機身鏡頭影像修正功能。當無反使用老舊鏡頭時或會產生光學影響,亦即「紅閘」問題,拍攝出來的畫質會大打折扣,而且在操作方面亦有一點限制(如自動對焦、Exif 資料寫入、光圈設定等)。


反而現時的全片幅單反已經有完善的自家鏡頭系統,以 Canon 為例,現役原廠全片幅鏡頭接近 60 支,當中包括魚眼鏡、微距鏡、移軸鏡、超遠攝鏡頭等,選擇方面更為齊備。而且由於機身可因應鏡頭的特點而進行機內優化,畫質方面就更令人放心。

EVF vs OVF

由於無反相機沒有反光鏡結構,所以就必須以 LCD 或 EVF 電子屏幕方式取景。EVF 取景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顯示更多的拍攝資訊,由基本的光圈快門等曝光設定,以至實時效果模擬或相片重溫等都能透過 EVF 或 LCD 屏幕檢視。

OVF 光學觀景器

至於 EVF 最大的缺點,就是有時滯的問題。我們習慣了使用光學觀景器 OVF 取景,觀景窗裡的畫面就是主體即時的情況,光學取景是沒有遲滯的,反應也更加直接。反而使用 EVF 或 LCD 取景時,由於畫面要經過處理,所以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 delay,當大家看到這畫面再接下快門時,其實這個畫面已經過去了,對於拍攝運動、小孩、擺鏡方式之類較著重反應的題材時,攝影師可能會更為吃力。當然,拍攝靜態題材時,EVF的表現已足以應付。


全片幅單反拍攝作品

由於單反相機在拍攝時,需要升起反光鏡,所以 OVF 在曝光時會有短暫的遮黑時間。不過大家不要以為用 EVF 就沒有遮黑,無反相機也是使用機械快門來控制曝光的,當曝光完成快門後簾關上時,EVF 也會有不短的遮黑時間。反而在連拍的時候,無反相機受 EVF 取景時滯加上遮黑影響,取景畫面還遠不及 OVF 清晰流暢。

EVF 跟 OVF 的另一個分別,就是在極低光源下的畫面光度。例如我們在拍攝星空時,即使環境十分之暗,使用 OVF 還可以隱約看到地平線的位置以及周圍的景物。但使用 EVF 時,由於光源的訊號太弱,取景畫面往往變成漆黑一片,而雜訊亦隨之出現,影響構圖及對焦。

起動反應

除了觀景器的時滯以外,大家也要考慮一下相機的起動時間。使用全片幅單反,由於 OVF 觀景器不需要時間啟動,所以無論是由關機至開機,或者在 sleep mode 按半下快門喚醒相機,都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完成。

反而使用全片幅無反相機,EVF 始終需要時間啟動,所以開機及喚醒相機要待一會才會顯示畫面。對於拍攝靜物來說,這些等候時間可能是無關痛癢的。但突發的情景往往在大家意料不到時發生,生活中精彩的一刻往往在你等開機時溜走,這實在是太過可惜了。

對於常用重量級鏡頭的影友,除了考慮器材重量之餘,亦不能忽視拍攝時的器材重量平衡。畢竟整體重量僅是運輸的過程,上手操作的實際重量感亦十分重要。無反雖輕巧,但用於長焦之類有一定重量的鏡頭時就顯得「頭重尾輕」,整體重量不平衡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攝影師較容易疲累。單反機身雖然較為穩重,不過就設有附合男士手掌尺寸的手柄位,長期手持下更貼手,握感較舒適。

操作性能

高階相機與入門相機的其中一個最大分別,就是相機的操控。入門相機的機身按鈕較少,很多時需要進入 menu 來改變設定,例如白平衡、感光度、對焦模式等。但高階相機就會在機身上提供更多專屬按鈕,令大家可以即時更改設定,操作上更得心應手。

雖然現時的高階全片幅無反相機已經提供不少機身按鈕,以 Sony A7R II 為例,機身就有 15 個功能按鈕以及兩個轉輪,同時更有獨立曝光補償轉盤。不過由於要遷就小巧的機身設計,相機的按鈕不及同級單反多,而且集中在手柄方向的右邊,左邊就只有一個 menu 按鈕了。

至於全片幅單反,通常都會提供較為完備及正統的高階相機操控方式。以 Canon EOS 5DS 為例,機背兩邊、機頂及前方就有 21 個功能按鈕,加上兩個轉輪以及一個十字方向按鈕,操控上更為方便及專業。

入塵機會

一些無關痛癢的相片,用手機拍攝就可以了。大家用全片幅相機拍攝的相片,相信都是較為重要、較為有意義的相片,所以在相機的可靠性方面不能不作考慮。

現今的無反與單反都已設有感光元件除塵功能,不過入塵情況還是可免則免,因為一些帶有黏性的塵埃是較難清除的。單反相機由於有反光鏡組阻隔,在非拍攝情況下快門簾又會緊閉,所以在換鏡時入塵的機會就得以大大減少。相反,無反相機一除下鏡頭就會直接見到感光元件,換鏡時相當容易入塵,感覺更加戰戰兢兢。

結論:無反潮流勢不可擋,因為它有不少不能忽視的優點,例如:機身體積較細、EVF 顯示資訊較多、對老鏡的「寬容度」高等。對於尤其喜歡一機一鏡拍攝的玩家,無反可能會是較適合的選擇。不過,選擇拍攝器材時始終需要顧及實際的拍攝需要,如果大家對相機反應、操作性能及可靠性有一定要求,全片幅單反可能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富⼠攝影器材有限公司宣佈,將於 2025 年 8 月下旬在荃灣南豐紗廠 The Mills 開設 FUJIFILM House of Photography 沉浸式攝影體驗館,佔地逾 3,000 ...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Apple 自主研發感光元件的消息近日再度引發熱議,據悉其首款 CMOS 傳感器已進入測試階段,核心搭載革命性的 LOFIC(橫向溢流積分電容)技術,預計將...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挾著全球最輕最窄智能戒指之名的 RingConn Gen 2,最近推出了強化版本 RingConn Gen 2 Air,產品定價更為親民,僅需 HK$1,598 即可入手,即日起正式...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Ricoh GR 系列一向是街拍愛好者心中的「隨身神機」,日前 Ricoh Imaging 已在國內舉行優先體驗會,完全披露最新 GR IV 在定價以外的規格詳情,看到...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盛傳 Sigma 會在本月 19 日公佈 200mm F2.0 DG DN|Sports 定焦長砲,本來此鏡或有機會為 Sigma 刷新「全球首支擁有 F2 大光圈的 200mm 定焦無反鏡」...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說到拍攝風格這回事,有人堅持「直出」,也有人喜歡用軟件後製「整色整水」,不過無論取向如何,對愈來愈多影友來說,「色調」早已變成個人標籤的一...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Skylum 推出的 AI 修圖軟件《Luminar Neo》自 2022 年面世以來,憑藉實用易上手的功能及親民價格,一直深受攝影愛好者歡迎。《Luminar Neo》於今年 ...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車迷們等了很久的新一代 Supra 有新消息,Toyota 官方宣佈,新 Supra 全由內部獨立開發,意味著不會再與 BMW 合作。這款備受期待的第六代傳奇跑車,...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Apple 投資的《F1 電影》被視為今年最具票房潛力的作品之一,為進一步提升觀影熱潮,香港地區特別重新上映 IMAX 版本,並破天荒推出專為 iPhone 設...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Insta360 最近推出了限量版 Satin White X5 360 全景相機,主打太空級性能測試和新配件 ND 濾鏡,成為業界焦點。這款 Satin White X5 延續了標準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