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f/6.3.快門:1/250s.ISO:250.焦距:60mm
本港雖然是高度發展的城市,不過亦有超過 200 種有紀錄蝴蝶品種與港人共生,而七彩斑斕的蝴蝶亦吸引到不少本地影友拍攝。而筆者亦趁著過去的好天氣,嘗試以 Olympus OM-D E-M5 II 無反相機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微距鏡頭拍攝蝴蝶,發現即使較少拍攝經驗,亦能輕易拍到精彩作品。
今次所選用的器材都以輕巧為主,因為在烈日當空的早晨,氣溫亦接近攝氏 30 度,如以重達數公斤的單反拍攝,相信頗為辛苦的過程。所以就選擇以機身僅重 469 克的 OM-D E-M5 II 及重 185 克的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微距鏡頭拍攝,器材有利手持靈活拍攝之餘,更可減少戶外長時間等待的體力消耗。
光圈:f/6.3.快門:1/400s.ISO:200.焦距:60mm
玉帶鳳蝶
首先遇到的是本港常見的蝴蝶品種之一-玉帶鳳蝶是,其特性是警覺性強且停留時間少,所以拍攝時就可以盡用 OM-D E-M5 II 無反相機的最高 5fps 連拍速度,並於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微距鏡頭上設定對焦範圍,以便以最快速度拍攝玉帶鳳蝶。
光圈:f/6.3.快門:1/100s.ISO:250.焦距:60mm
青斑蝶
斑蝶同樣是高警覺性的蝴蝶,在吸食花蜜期間會有輕微震動。所以,在拍攝時半按快門,OM-D E-M5 II 會顯示實時防震修正效果,令取景更穩定,有助拍攝時更專注於構圖中。
拍攝蝴蝶小分享
如果想清楚拍攝蝴蝶,其實除了適當的器材配合之外,亦需要一些拍攝技巧。尤其以微距鏡頭拍攝時,景深範圍變得較局限,如果由上而下拍攝,可能會導致蝴蝶局部失焦蝴蝶。所以,拍攝蝴蝶時應與蝴蝶同一水平視覺拍攝,以保持景深範圍能覆蓋整隻蝴蝶。
拍攝期間,特別遇到一隻正吸食花蜜的虎斑蝶,在長時間等待下才能靠近拍攝,尤其透過輕巧的 OM-D E-M5 II 無反相機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微距鏡頭令拍攝更輕鬆。雖然虎斑蝶未有因相機靠近而飛走,不過在尋找花朵期間都會四圍走動,此時 OM-D E-M5 II 的觸屏對焦就大派用場,用家可以透過觸屏保持對焦並拍攝。
光圈:f/6.3.快門:1/400s.ISO:250.焦距:60mm
光圈:f/6.3.快門:1/400s.ISO:250.焦距:60mm
光圈:f/6.3.快門:1/400s.ISO:250.焦距:60mm
光圈:f/6.3.快門:1/250s.ISO:250.焦距:60mm
光圈:f/6.3.快門:1/250s.ISO:250.焦距:60mm
光圈:f/6.3.快門:1/250s.ISO:250.焦距:60mm
1:1 挑戰激近距離拍攝
筆者除了拍攝整隻蝴蝶之外,亦透過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微距鏡頭的最高 1:1 放大率特寫蝴蝶頭部。不過,當拍攝距離越靠近,光線受阻越多,令手震影響會更顯著,而 OM-D E-M5 II 的 5 軸 VCM 影像防震系統就有助拍攝時作防震補償,令拍攝成功機會大增。
然而只需將鏡頭慢慢靠近蝴蝶,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配合 MSC(Movie and Still Compatible) 對焦系統能提供寧靜且快捷的對焦效能,加上 OM-D E-M5 II的靜音拍攝模式,就可以輕鬆拍下特寫畫面。而在 1:1 放大率拍攝,蝴蝶的體毛以至翼上鱗片都能清晰展現,相信也是鮮有可以仔細欣賞蝴蝶的好機會。
光圈:f/6.3.快門:1/320s.ISO:250.焦距:60mm
光圈:f/6.3.快門:1/320s.ISO:250.焦距:60mm
以最大 1:1 放大率及最近距離拍攝虎斑蝶
更多拍攝小貼士
除了選擇合適的器材拍攝之餘,亦要留意生態自然因素,例如驅蚊物品可能會刺激蝴蝶,使蝴蝶不會停靠吸食,令拍攝難度增加。而且,拍攝生態亦應保護自然環境,以免蝴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今次拍攝所用的器材:
![]() |
Olympus OM-D E-M5 Mark II |
![]() |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