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tch Me If You Can:「你影,我禁!」

文、攝:Stephen

日前有網友指出位於尖沙咀 The One 商場內的一間西班牙菜海鮮酒吧阻止遊客在商場範圍內拍攝店舖的外觀,再次衍生大家在「公眾地方」攝影的「維權」問題。究竟負責管理商場或店舖的人為何對公眾影相成為了驚弓之鳥?他們又會如何分辨「專業」或「商業」攝影?在「商機無限」的網絡世界內,影相又會是「一字既之『禁』」的策略嗎?

 

固步自封的鎖關政策
過時過節,不少影友必定磨拳擦掌,在不同的商場或場合拍攝形形式式的相片。記等早幾年攝影文化沒有現時般熾熱的時候,不少本地商場,往往將單反「大機」定性為「商業攝影」,在保安人員面前手持一部 DSLR、Snapshot DC 或 SmartPhone 也可遭到不同的待遇。作為一個攝影人,既然千里迢迢到商場拍攝,無非是商場中有點特定的擺設或裝潢吸引別人取景,可惜部分以專業自居的物業管理公司或商場保安往往固步自封,當外面的 Snapshot 文化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還不斷採取「一字既之『禁』」的鴕鳥策略,以「不可單獨拍攝商場設施/裝潢」(按:如「人景合一」相片,卻又不在此限)、「影響商場內的商戶」(按:這點倒是合理的,不過不少朋友只是拍攝商場的「公用地方」卻遭到阻撓)等原因來阻止拍攝。

由 The One 商場觀看出去的尖沙咀的夜色確實獨特,不過對於是否要「俾錢買景」就很見仁見智。 

 

最具創意理由:「影相會衝擊保安系統!」
昔日不是人人手執一部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當起「民間記者」,有時在公眾地方 Snapshot,再荒謬的「No Photography」理由都遇過。記得筆者在 7 至 8 年前於九龍的一個大型商場 Snapshot 時,就曾經遭到商場保安有以下的忠告… 「你可能會影到商場嘅保安裝置,基於呢個原因,請你唔好響我地嘅商場拍攝吧!」 聽起來真的很諷刺,若單憑數張相片就能讓盜賊成功衝擊保安系統,那負責興建商場保安系統的公司和工作人員又怎麼辦呢?

當初 1881 開幕時亦發生不少「禁拍」事件,當然古蹟酒店處於遊客區,部分位置又有屬於大家的「公眾空間」。在「經『多』事,長『多』智」的情況下,管理人員自然學懂溝通的技巧。 

 

拍廟街遇上的「飯碗論」
在商場拍攝或許會遇上保安的阻撓,那在由政府管理的公眾停車場又會不會好一點呢?拍廟街的夜景,不少影友都會選擇在附近的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取景,記得筆者有次就遭到外判的保安員指出不可以使用三腳架拍攝,原因是三腳架有機會從高處墮下,擊中途人,筆者再三交涉下,有關保安員才道出真正原因:「驚」筆者因為在停車場內拍攝時遇上或觸發任何意外,而令有關保安員被公司怪罪而掉下「飯碗」。究竟是停車場條例「不准」攝影,定抑或有關地段的地契「不准」公眾從事有關活動呢?事件在數年前發展至今仍是一個迷,故筆者每次在快將拆卸的油麻地多層停車場拍攝廟街時都會膽戰心驚。

 要「高炒」廟街,不少影友會選擇附近油麻地的多層公眾停車場,可昔政府將會興建中九龍幹線連接油麻地至啟德新發展區,多層公眾停車場屆時會完全拆卸。或許在拆卸前會繼續有影友跟管理人員發生少許磨擦。

 

「有數番」的「商業」攝影
雖然商場保安往往搬出一大堆理由阻礙拍攝,但在某些場合,「不准攝影」的規條會自動解封的:
(1) 商場有明星到訪或舉行大型 Function
原因:人流太多,已很難分辨遊人正在影「星」還是影商場裝修,如有記者在場的話,當「不准攝影」的事情鬧大了的話,受影響的只會是商場的聲譽,所以在不會影響公眾安全下,一般都會「隻眼開隻眼閉」。
(2) 大型節日(如:聖誕、新年)期間
原因:商場大多會花額外的成本裝修而吸引人流到場影相及消費,如繼續「禁影」的話,只會跟商場的人流(按:高人流是商場對小商戶最佳的加租藉口)及生意額「倒米」,所以如不危害公眾安全,基本上大家是可以「放心拍攝」的,不過節日一過,條例就會隨即收緊。
(3) 遊客(能操多國語言者)
原因:雖然本地人到其他商場逛街都可被介定為遊客,或許深受中華文化多年「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思潮影響,本地客的往往會是被「蝦」的一群。如果你能操多國語言擋駕的話,在雞同鴨講時,相信不會有人跟你說一大堆「道理」。

 筆者記得有次前往彩虹村的公共空間範圍拍攝樓宇亦曾遭到保安人員的勸阻,而當時筆者只不過是使用侵略性較低的無反相機拍攝。


真的有害無益嗎?
正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看似這種想法甚為消極,但從管理的角度看,「多一事就不如小一事」,既然「禁影」可以省卻「米飯班主」─商戶的投訴,又何樂而不「禁」呢?從遊人或攝影者的角度,拍攝商場或店舖內的景致既是留念,亦可反過來帶來部分商機。

遊人亦可因為從網上看到人家拍攝的「非法」Snapshot 繼而產生興趣,從這個角度看,相片就成為一件 Promotion 及「商機無限」的工具!當下不少商家成立 Facebook 專頁、搞微博,無非是看中透過網絡分享時衍生出來的爆炸性和震撼性。若然是官方發稿,大貼發相和大搞一言堂,你認為這樣做會有公信力嗎?

 舊型公共屋村有很多特色的地方可以拍,不過隨著都市發展,拍攝這類相片變得愈來愈難。

 

歸根究底:寧禁勿縱
曾幾何時,香港曾被稱為文化沙漠。經濟上,或許我們相對世界上不少人做到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不過在政策上和思維上,我們仍是流著那種「寧禁勿縱」的 DNA,再多的「創意產業」只會流於口號式的表達。既然連負責管理的連當前的局勢都看不清的話,又如何將這種思維帶予前線執行或履行責任的員工呢?今次可以是由商場拍攝店舖外觀被禁,他日可以是從對面馬路拍攝古蹟而遭到保安人員的婉拒,要全民覺醒的話,其實還有一大段路和教育事業要走。

 牛頭角下邨重建時,亦牽起大量影友前往屋邨進行拍攝,少部分影友的行為當然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故要在拍攝權和尊重被攝者之間取得平衡是一門很高的學問。

 

最新消息
7 小時前
這地方名叫香港國際機場。有時候,當我們偶然放下生活的煩惱,離開繁忙的九龍半島,攜著一張已充值的八達通,坐上一列輕快舒適的東涌線列車,帶上一...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法拉利香港代理在香港維多利亞海港發表最新力作 Ferrari Amalfi 的神秘面紗。這款備受矚目的 2+ 硬頂 Berlinetta 跑車,以純正的意式美學底蘊和頂尖...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近年來,位於緬甸與泰國邊境的 KK 園區因涉及電信詐騙活動而多次成為新聞焦點,揭露了跨境犯罪與文明衝突背後的黑暗現實。近日,緬甸政府正式下令對...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DJI Osmo Mobile 系列自 2016 年問世以來,透過其三軸雲台穩定技術,為手機拍攝帶來顯著的畫面穩定性提升。經過近十年的產品演進,今年相繼推出 Os...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Samsung 於香港正式推出全球首款 115 吋 Micro RGB 電視 (MRA115MR95F),售 HK$299,980。這款採用微米級 RGB LED 技術的 Micro RGB 電視產品,突破...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對現代音響發燒友來說,黑膠唱片已不只是音樂載體,更是文化象徵與收藏品的結合。它獨特的類比聲音呈現溫暖飽滿的音色,這是數位音樂難以複製的質感...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年高科技及軍事設備關鍵零件,都是需要稀土提煉原材料製作,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磁鐵供應國,開採及提煉技術都領先全球。不過,近日美國稀土產業...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Canon 於上星期發表全新平價大光圈定焦鏡 RF 45mm F1.2 STM,不過新鏡未派貨,已在全球多個市場掀起熱潮。日本 Canon 於昨日發出公告,表示產品預訂... (繼續閱讀)
1 日前
投入記憶體生產業務只有數年的 Nextorage 繼在今年在日本 CP+ 展覽會公佈世界首個對應 VPG800 標準的 CFexpress Type A 細卡 NX-A2PRO 系列後,品牌... (繼續閱讀)
1 日前
自 Honda Prelude 重返車壇以來,眾多車迷便熱切期盼著 Honda 能推出棍波版本。關於這款油電混能跑車是否會出現「極力子」?答案卻令大家失望,Ho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