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無痛實現高質素微距拍攝︰Olympus E-M1 焦點合成模式實試

要在相片當中突出主體,不少人都喜愛用淺景深的方法,主體清晰、背景模糊,很容易就將主體從雜亂的背景中分離出來了,所以「希望拍出淺景深」也是眾多用家投身無反相機系統的原因之一。不過並非每種題材都適合用淺景深方法拍攝,特別是使用微距、長焦鏡頭時,太淺的景深反而會令主體不夠清晰。最近 Olympus E-M1 就提供了「4.0」版 Firmware 更新,當中新增焦點合成模式(Focus Stacking Mode),就可以輕易拍攝出專業的微距作品。

淺景深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對焦距離愈近、焦距愈長,相片的景深就愈淺,所以當我們用微距鏡頭或者長焦鏡拍攝大特寫時,就自然會拍到淺景深的效果。但是景深太淺,有時反而會令主體只有局部清晰,令相片看上去不夠 sharp。例如我們用微距鏡頭拍攝細微的花朵、飾物、昆蟲時,景深範圍可能只有前後數 mm,應該清晰的地方不夠清晰,看起來就會覺得怪怪的。

收細光圈可以令景深增加,不過如果拍攝的物件並非完全與鏡頭垂直的話,即使收至很細光圈,仍然會有局部失焦的問題。而且將光圈收得太細,亦會令鏡頭產生衍射(diffraction)的問題,這會減低影像的清晰度,快門又會太慢,又要使用腳架,總之不是想像般容易解決。


用微距鏡拍攝,景深太淺的話,透明錶面下的結構不能清晰顯示。


使用 Olympus E-M1 的焦點合成功能,可以自動連拍多張不同焦點的相片,合併出超長景深的清晰作品

使用 Olympus E-M1 的焦點合成功能,就可以拍攝到清晰而又高質素的作品。
經焦點合成後的作品,可以清楚顯示錶殼內的結構。
(利申︰相片只以簡單連續光源打燈,以用作測試新功能,並非正式商業攝影作品。)

讀者可能又會提出,用較細 sensor 的 DC 拍攝,不就是可以解決景深問題嗎?沒錯,用 DC 是可以在微距、長焦的情況下拍攝到較深景深的作品。不過使用 DC 的質素,又怎能夠跟 M4/3 片幅的無反、再加上專用的微距鏡頭或長焦鏡相比?對相片質素有一定要求的話,焦點合成(Focus Stacking)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焦點合成的好處

景深太淺的問題,以往亦曾令商品攝影師感到頭痛。尤其是用中、大型片幅拍攝的時候,景深更淺,當輸出至大型戶外廣告的時候,實在不容許商品有一點點失焦。用蛇腹或移軸鏡頭可以解決不少問題,不過亦有一定的限制,對於一些極端的構圖也不能完全應付得到。好在來到數碼化的年代,攝影師可以拍攝很多張同一構圖的相片,每張相片的焦點都有少許偏移,用電腦軟件將這些相片合併之後,就可以拍攝到「全 sharp」的高質素相片。

使用焦點合成拍攝的首飾照片
使用焦點合成拍攝的首飾照片

當然,以往製作這類焦點合成相片手續相當之多,又要用三腳架固定相機,又要逐少移動對焦環,又要電腦合成,普通用家絕少採用。不過現在 Olympus E-M1 的「4.0」版 Firmware 就提供了焦點合成模式(Focus Stacking Mode),可以一口氣連拍多張不同焦點的相片,然後再自動在機內即時將相片合併,得出一張清晰的作品。而且這功能可以容許大家手持相機拍攝,即使在連拍時有少許移位,相機亦可以自動將相片對齊,十分之容易使用。


首先要開啟對焦包圍功能


進入對焦包圍選單,再開啟深度合成功能,還可以設定每張相片的對焦距離間距


使用深度合成功能,相機會以高速連拍多張不同焦點的相片

本來景深很淺的作品,手鐲上的水晶還不能全部清晰拍攝得到
本來景深很淺的作品,手鐲上的水晶還不能全部清晰拍攝得到

經過焦點合成後,就可以清晰拍攝到手鐲的設計
經過焦點合成後,就可以清晰拍攝到手鐲的設計


拍攝小型人偶,淺景深交代不了背景,而且令相片太有「微距味」,主體與背景不能融合。


使用焦點合成功能後,成功拍攝出「人景合一」的相片


淺景深令相片變成玩具擺設作品


使用焦點合成功能後,主角與背景就顯得較為相襯。

 

焦點合成小貼士

1. 拍攝前可以小心設定焦距相差,即是每張相片的對焦距離相隔多少。這個數值可以設定為 1-10,數值愈細,合成的效果愈細緻,但如果要將很淺的景深變成深景深,就不妨將數值設定得較大。

2. 拍攝戶外景物時,背景最好沒有移動的人和車,這可以令合併效果更為完美。

3. 拍攝首飾、手錶等小物件,要留意物件的反光面可能會反映了自己或周圍環境的倒影,可以透過轉換位置,或者用咭紙遮擋反光等解決。

4. 拍攝動漫人偶,除了要選擇適合的背景,亦要注意背景的比例。不妨將人偶放在盡量空曠的地方,遠離欄杆、樹木等景物,因為「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人偶看上去就變大了,與背景的比例更為自然。

現時支援焦點合成模式(Focus Stacking Mode)的鏡頭︰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今次拍攝所用的器材:

 

 

OLYMPUS OM-D E-M1

按此瀏覽詳細規格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按此瀏覽詳細規格

最新消息
50 分鐘前
Nikon 收購美國電影攝錄機大廠 RED 已經超過一年,在今年初兩者更創辦 "Z Cinema" 數碼電影攝錄機系列,推出 V-RAPTOR [X] Z Mount 和 KOMODO-X Z ...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Nintendo 今日於香港舉辦「Nintendo Switch 2 體驗會 HONG KONG」,筆者獲邀到場搶先實機試玩 Nintendo Switch 2,並觀察這款新機與前代 Switch 的...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Toyota 繼推出了小改款 bZ4X,新名為 bZ,再推出全新 bZ4X Touring(美版稱為 bZ Woodland),車身尺寸增大,以及強化越野能力及戶外冒險風格,目標... (繼續閱讀)
1 日前
第 26 屆中國國際照相機械影像器材與技術博覽會 China P&E 2025 正在舉行,Laowa 正式發表結合超廣角和微距功能的全片幅鏡頭 FF 15mm F4.5 Macro 1:... (繼續閱讀)
1 日前
Sony Xperia 1 VII 自發表以來,香港定價最高達 HK$10,999 的設定引發不少網友質疑其定價合理性。不過根據 Sony 台灣官方最新釋出的技術細節,這款...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OR 400 系列手機即將於下週在香港正式發表,不過 HONOR 海外官網已急不及待公佈了 HONOR 400 及 HONOR 400 Pro 的主要賣點。 (繼續閱讀)
1 日前
Astell&Kern (AK) 早前已率先披露會於今年公佈新一代旗艦 DAP A&ultima SP4000,不過在這旗艦 DAP 公佈之前,AK 率先推出採用全新設計的 PD10,這款... (繼續閱讀)
1 日前
HUAWEI 去年推出的 MatePad Pro 12.2 以其獨特外型設計給用戶留下深刻印象。今年 HUAWEI 公佈新一代 MatePad Pro 12.2 (文中以 MatePad Pro 12.2 ... (繼續閱讀)
1 日前
記得在最初計劃行程,大阪關西的 2025 世博( 日本稱為萬博 )不是主打項目,會專程由香港,去日本看世博的人,應該不可能太多,不過最終,行程中也... (繼續閱讀)
2 日前
雖然 Sony 在上星期發表 FX3A 全片幅電影攝錄機,但是由於屬 4 年前 FX3 的小改款,對很多 Sony 粉絲來說,嚴格上 FX3A 並不是「全新」機種。然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