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Stephen:「不讓 Canon、Sony 專美!」- Panasonic LX10 用後感

文、攝:Stephen

若你接受到不到手機畫質,而又苦求高畫質的口袋型 Prosumer 相機,在這一兩年已經是買少見少,因為隨著更方便的 SmartPhone 出現,大家似乎對「畫質」已經沒有甚麼「要求」(反正 Share 上 Facebook 已經將畫質壓得很爛了),廠方在供求關係下,自然也沒有早十年般重視。不過,自 Sony 在 2012 年帶來第一部用上 1" 感光元件的 Pocket Size 相機 RX100,「1" 感光元件」仿如這類高畫質 DC 仔的救命草:Sony 至今推出了 5 代 RX100 系列;Canon G7 X 亦都推出了兩代,更加衍生出 G5 X 的姊妹機型;Nikon DL 系列更破格衍生出 Ultra Wide 機型 DL18-50,為 1" Sensor Pocket 機寫下重要一頁,可惜發表一年繼續上市無期;至於 Panasonic 年初的 ZS110 十倍長炮機仔叫好叫座,即時在年尾引入用上 24-72mm f/1.4-f/2.8 大光圈鏡的進取版 LX10,在 Sony 和 Canon 長久以來佔據的市場試圖殺出新血路,究竟 f/1.4 Leica 鏡加上強大的 4K 相片/影片功能又可否討人歡心?小編實試過你就知!


LX7 後繼之名:LX10 大光圈大 Sensor 玩高畫質
Panasonic LX 系列用上大 Sensor 的,從來不只有內置 1 " Sensor 的 LX10,早在 2014 年 9 月亦有用上 4/3" Sensor 的 LX100。可是,未知是否是 Lumix GF 系列換鏡相機的輕巧化和平價,令「LX200」變得愈來愈無價值,Panasonic 官方從來強調 LX10 是 4 年前用上 1/1.7"「蚊型」感光元件 LX7 的後繼機種。由於「對手」LX7 的規格早已過氣,簇新的 LX10 難免有「強勢登場」之感。

LX10 用上的主流的 1"、2,010 萬像素感光元件,4 核的 Venus Engine 影像處理器,能夠有效將雜訊抑制,使惱人的色彩雜訊消除,並且自然的柔化在畫面之中。儘管 LX10 的高感光度影像不算粗糙,亦沒有明顯的「粒子感」,不過獨特的 Noise Reduction 方法卻容易令高感光度時流失細節,反添「油畫感」,故較為挑剔的小編覺得 ISO 3200 已是相當的極限,再高的感光度,反而沒有相片那種應有的感覺。

鏡頭方面,24mm 相對焦距已經有 f/1.4 大光圈設計早在 4 年前的 LX7 已經可以找到,可是,或許要遷就 LX10 本身的 Form Factor 關係,Panasonic 只為 LX10 套用一支相當於 35mm 菲林相機 24-72mm 焦距的 f/1.4 - f/2.8 鏡頭。從牌面上,「24mm f/1.4」固然是十分吸引,不過 LX10 的最大光圈跌得很快,稍為變焦至 25mm 的話,最大光圈已落得 f/1.6。另外,LX10 的 9 組 11 片鏡頭望遠能力稍嫌不足,若承傳 LX7 那支 24-90mm f/1.4-f/2.3 鏡頭規格,小編肯定簇新的 LX10 會令人眼前一亮!

 LX10 外型細細,配合嬌小的女生使用亦不構成負擔。
 同級鮮見在廣角端可以擁有 f/1.4 入光量的大光圈鏡頭,可是鏡頭只要輕微一 Zoom,光圈即時跌至 f/1.5 - f/1.6。
 除了鏡筒上的速控轉盤外,LX10 機頂亦設有後轉盤,方便調校不同的拍攝參數。

 

操控便捷,可機身轉 RAW
操作方面,可說是對 LX10 較為討好的地方,特別是機頂添置的後轉盤,可以成為多種功能的快捷鍵,調校起來亦較順手。儘管機頂沒有曝光補償調校轉盤,不過小編覺得曝光補償轉盤在現時不少廠方的角度淪為「賣樣」而已,拍攝的便利性反不如一套可自訂的前後轉盤。LX10 的 3"、104 萬像素觸控式屏幕提供向上 180 度翻揭功能,低角度或自拍時會甚為方便,反芒後亦可以切換至自拍模式,惟屏幕的調校結構卻不支援高角度取景,加上屏幕在戶外時的反光問題較明顯,小編在公園拍攝樹上的小花時就覺得取景有點困難。另外,LX10 亦能夠在機身內即時處理 RAW 格式檔案,除了最基本的「轉相」外,更可以修改 RAW 檔內的白平衡、曝光補償、對比度、色彩飽和度、銳利度、動態範圍,以至是相片風格。

機背設有堪稱是 Panasonic 兩大獨家功能的 Fn1 和 Fn2 快鍵,分別是 4K 相片模式(內置 3 種模式選擇),與及 Post Focus「先拍攝後對焦」功能。 
 機頂設有機械式的彈出型閃光燈,並容許用家用手指調校閃光燈的角度,營造出打 Bounce 的效果。
支援 USB 充電功能,但就未能邊充邊拍。 
 觸控式屏幕支援向上 180 度翻揭式設計,自拍和低角度取景會很方便,可是簡單的屏幕調校關節就剝奪了高角度取景的便利性。

 

4K 技術帶來「先拍攝後對焦」和對焦點疊加功能
LX10 支援 Panasonic 獨有的 Post Focus「先拍攝後對焦」功能。Post Focus 乃源自 Depth From Defocus(DFD)自動對焦技術,它會結合相機的 Venus Engine 影像處理器和 4K 超高清科技,以 30fps 速率連續拍攝涵蓋多達 49 個對焦區域的 4K 連拍影像。當重播影像期間,用家可以選擇擁有心儀清晰焦點的相片。另外,今次 Panasonic 亦在 LX10 身上引入在 G85 無反相機出現的 Focus Stacking 對焦點疊加功能:Focus Stacking 以多張在 Post Focus 模式得來的相片來模擬一張長景深的影像,甚為適合拍攝昆蟲或小飾物。

 

樣本照片

ISO 400f/2.81/125s相對焦距72mm
 雖則使用 ISO 400 拍攝,但相機的 Noise Reduction 未有將細膩部分大幅抹去,輪圈上的金屬紋理仍有相當的還原度。
ISO 125f/41/800s相對焦距:24mm
 相片的光暗層次感不俗,不過在大側光下,鏡頭抑制色差和紫邊能力較弱。另外,在廣角端用上 f/4 光圈亦未見得邊緣位置之成像很清晰。

下一頁: 感光度測試及更多樣本照片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攝影除了要憑感覺,構圖亦十分重要,今月優勝作品的構圖結合了鏡射倒影與光影,捕捉到人們與影子一起看夕陽的身姿。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來自香港的 MiNT Camera 已經得到 Rollei 授權製造 Rollei 35 AF 自動對焦便攝菲林機,最快會在今年夏季推出。隨著開始嗅到陣陣暑氣,MiNT 再度釋...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Nikon NIKKOR Z 28-400mm f/4-8 VR 已經開賣,建議零售價 HK$11,880。現在 Nikon Z 無反鏡系列旗下已有 3 支天涯鏡,覆蓋 24mmm 廣角至 400mm 超遠...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Fujifilm 繼早前為 X-H2S 引入 6.00 版本系統韌體後,今日亦為 X-H2、X-T5、X-S20 及 X100VI 帶來新韌體。是次四機的共同更新主要涉及與官方應用程...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早前 Gensan 榮幸受到 OM System 邀請,飛到台灣參加 4 日 3 晚阿里山訓練之旅 (X) 生態之旅 (O),並試用新機 OM-1 Mark II 以及其 150-600mm F5-6....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近年大眾流行以串流音樂平台,如 Apple Music、Moov 或 KKbox 等 Apps 聽歌,使用手機連接藍牙耳機聽歌亦成為市場主流。然而,對音質有要求的手機用...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Subaru Solterra 與 Toyota bZ4X 是姐妹車,大家都知道這個事實。儘管它們有著相同的基因,但由於來自不同的車廠,詮釋也有所不同。總的來說,記者...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玩冒險遊戲,每逢在「打大佬」之前,必然有先去商店補充好裝備的情節。原來在現實世界也可以出現遊戲中的這個情景,只是有些細節會有出入。例如:現...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Fujifilm 在五月中將舉行新一輪 X Summit 發布會,而在傳聞網中主要傳出將會推出一部中片幅相機。不過最新又有新的資訊傳出指,當日會公布的是 X-T5...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DC 仔熱潮席捲全球,原因據講是有人覺得它的相片色調有「菲林味」,相比起手機影像別具特色。其實所謂的特色,對不同的人來說,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