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mic:「性能大躍進」- Canon 6D II 試用

文、攝:mic

以單反來說,Full Frame 機是否正慢慢取代 APS-C 片幅相信不少人都心中有數,全片幅得以在幾年之內快速普及,跟價位更加親民當然有直接的關係。由 Full Frame 只限高階到全面普及,有此改變當然不是單一品牌出力,而對於 Canon 來說,推出近 5 年剛退役的 EOS 6D 就可算是主力,作為二代機,新一代的 EOS 6D Mark II 又是否可能延續過去的成功?透過實際試用,我們就一看新機各方面的實力。

全片幅相機過去一直有專為進階而設的印象,就算是「入門機」如上代的 6D 某程度亦不例外,不過從 6D Mark II 身上,似乎就看到 Canon 希望新機可滿足進階用家之餘,同時又可照顧到比較入門的用家。有此說法的原因並不是指 6D Mark II 規格入門,而是對於 Canon 來說,以往只於 APS-C 片幅單反出現的多角度 LCD 設計,於全片幅機種身上出現可是首見。利用雙軸式轉向,機背的 3.0 吋 Touch LCD 不只容許作更靈活度的高低角度取景,另一方面又可反芒自拍,以拍攝寵物為例,就可更輕鬆的以寵物的高度取景,拍出更具寫實感的畫面。

6D Mark II 為 Canon Full Frame 機中第一部配置多角度 LCD 設計的相機。
ISO 800、f/5.0、1/80s

比較起 6D Mark II6D,兩代手感坦白分別不大,同時按鈕佈局亦是相當接近,由 6D 升級的用家,應該不難即時上手。配備了更為先進及分佈更廣的 45 點 AF 系統,毫無疑問 6D Mark II 對焦性能更強,新機亦同時增加對焦區域選擇模式,不過亦因為增加了對焦點,用慣了 Joystick 控制的筆者就覺得 6D Mark II 保持機背十字按鈕選擇對焦點的方式不及順手,不過當然,相機跟 5D Mark IV 等機款定位上有不同,廠方的做法亦是可以理解。

對應全片幅的 EF 鏡頭。
機背設有指令轉輪及十字按鈕。
機頂設有資訊顯示 LCD。
6D Mark II 手感上跟 6D 接近。
光學取景器的可視率比上代輕微增加至 98%。
機頂指令轉輪旁新增了對焦區域選擇按鈕。
GPS 模組內藏由機頂位置。
拍攝模式轉輪設有鎖定設計。
機背按鈕佈局上跟上代分別不大。
使用 SD 卡作儲存。
支援外接收音咪,相機亦內置了 NFC 、Wi-Fi及Bluetooth 傳輸功能。
機身於日本製造。

除了新增多角度 LCD,6D Mark II 另一最大賣點可算是對焦系統的更新。有用過上代 6D 的用家都知,坦白說相機共 11 點的對焦點只有一點可用,事關只有中間一點為十字感應,除非反差及拍攝主體固定,否則使用其他只有一字感應的焦點對焦,相機很容易會出現走焦的情況。回應上代的不足,6D Mark II 今次仗就從 80D 身上引入其 45 點全十字對焦系統(對焦點之中更有 27 點支援 f/8 光圈運作),雖然因為 Full Frame 與 APS-C 片幅不同,從光學觀景器中可見 45 個對焦點的覆蓋率不及 80D,不過不過針對動態拍攝,相機就一樣提供多種對焦區域選擇模式,而當中的"重點對焦模式"更加是 80D 所沒有。配合 EF 24-70mm f/4L IS USM 試拍時,顯然 6D Mark II 明顯予人更強的信心,起碼不如上代般很多時要重複半按快門多次確認以免拍攝走焦,感覺可說是爽快得多。有人會說 6D Mark II 對焦比上代進步是理所當然,然而比較起更高級的 5D Mark IV,筆者就發覺實際拍攝下兩機的 AF 表現於實際拍攝不如想像中的分別般大,不講模式切換、AF 點選擇等操控,兩機於一般拍攝的時候,對焦反應及速度上筆者就難以感到有明顯的分別(同樣是配合 EF 24-70mm f/4L IS USM 拍攝)。

採用了沿自 80D 的 45 點 AF 系統。 略有不同的是,6D Mark II 多了重點對焦模式供選擇。
ISO 100、f/8.0、1/250s

對焦性能大幅提升之餘,相機於連拍方面亦有作出配合,最高連拍速度由 4.5fps 升至 6.5fps,論快門時滯論觀景器遮黑時間,6D Mark II 當然及不上高階機,但感覺上比上代已有一定進步,相機另一方面於快門及反光鏡的震動感覺上亦有不錯的控制。試玩中以 Jpeg 連續拍攝,發覺相機算是相當「長氣」,可以一直拍攝相當長的時間(廠方數據約為 110 張),轉至 Raw + Jpeg 拍攝,相機高速拍攝了 3 秒左右就會減速,拍攝數量為 18 張左右。

連拍測試

 
6.5fps、Jpeg
 
6.5fps、Jpeg + Raw

下一頁為 ISO 感光及更多試拍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小時前
中國在核融合能源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持續受到全球矚目,近日位於安徽合肥的緊湊型核融合能源實驗裝置(BEST)正式啟動「燃燒電漿」國際科學計劃,這...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Apple Music 近日宣佈,現已獨家支援以「空間音訊連杜比全景聲」格式欣賞 BTS 經典專輯系列《The Most Beautiful Moment in Life》及《LOVE YOURSEL...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在攝影數碼化一度轉型失敗的 Kodak 近年終於掌握到「流量密碼」,早幾日已事先張揚的 Snapic A1 菲林傻瓜機將會在今年 12 月開售,美國市場定價 US$...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有「裡原宿」教父稱號的日本時裝設計師藤原浩早在 1998 年創立 Head Porter 背包品牌,相信對於不少香港人絕不陌生。儘管 Head Porter 品牌已經在 ...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還記得 Nissan 經典車型 S-Cargo 嗎?在 1989 年至 1991 年登場的這款車,以有趣可受的造型受許多車主歡迎,時至今天依然長青。這款經典車會不會有...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由 NOVUS PLEDGE 主辦、DCFever 協辦的「Fosi Audio 黑膠唱盤試玩會」於上周末(11 月 22 日)成功舉行,兩場試玩會吸引了一眾熱情的黑膠音樂愛好者... (繼續閱讀)
2 日前
Kodak 近期可說是攻勢連連,繼早前的 Charmera 掀起搶購潮後,由 Kodak 授權品牌商 Reto 在社交平台上預告另一款全新 35mm 菲林傻瓜機 Snapic A1 快... (繼續閱讀)
2 日前
全球最大、可步入式的 4 x 7 米的 1:1 大片幅相機 Imago Camera 現正尋找新主人。這部巨型相機自 2005 年由 Susanna Kraus 重新發現這台相機,並將... (繼續閱讀)
3 日前
欣賞大型演唱會的目的大多是為了追隨心儀的偶像,然而若想真正感受觀眾的熾熱情感與歌手的親密互動,在規模較小的場地舉辦的迷你音樂會,往往能帶來... (繼續閱讀)
3 日前
Google 近日為旗下 Gemini 3 加入一項相當實用的新功能:用家只需上載一張圖片,便可即時查詢該影像是否由 AI 生成。在現時充斥著 AI 內容的網絡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