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Tsubaki
模特兒:Lenny
近年越來越多女生接觸攝影,從過往男攝影師主導的環境,漸漸加入女性攝影師的足跡。不少人都認為女攝影師的作品以感性、或感覺先決,筆者就未敢稱自己為攝影師,但作為一個有攝影經驗的「女小編」,就膽粗粗分享一下自己的拍攝女生的經驗,談一下「女人影女人」的心態與點滴。
![]() |
女性的攝影與觀察
在鍛鍊人像攝影初期,除了揣摩和掌握技巧,筆者也看了不少指導攝影師與模特兒溝通的書籍。很多時,攝影者與被攝者的關係,莫過於是如何讓被攝者(不論是模特兒還是素人)做出攝影者想呈現的表情、動作。而的確,女性攝影者拍攝女性的優勢就是互相較易「溝通」,被拍攝的女生在鏡頭下亦通常較自在。以筆者的拍攝經驗來說,除了大家都是女生比較好說話,作為女生亦似乎較易觀察「女性」的美態與瑕疵。
女性與男性拍攝者在「覺得美」的觀感與視覺上頗有分別。筆者曾與一些愛攝影的男性朋友討論,發覺女攝影者通常不會刻意捕捉「性感」,反而多留意被拍者與整個環境的配合,故在構圖上可能與男攝不同。「女仔睇女仔」會留意其妝容、衣物的 pattern,甚至有沒有帶「大眼仔」,而這些男攝都較少留意吧!
![]() |
![]() |
就是一些微細的細節諸如:髮絲亂了、眼睫液有沒有顆粒、掉妝、衣物有沒有走線等瑕疵,女攝似乎較易注意得到。當然有經驗的攝影師無論男女都自然會「顧全大局」,然而在留意到這些「甩漏」的情況時,女攝出手幫忙或出言提示可免卻一些尷尬,不得不說是女攝的方便呢!
![]() |
事前做功課 了解被拍者
不少人先入為主覺得女攝都是「感覺先決」,認為她們不在意技術、對器材的熱衷程度亦比男攝低。筆者也有同樣鍾情攝影的女性朋友,要與男攝比較的話,女生中確是較少「器材控」,但不等於她們不在意技術。暫且放下技術層面不談,女攝的細心往往可在其他地方看到。
要成就一輯佳作,個人留意到除了在拍攝時與被拍者的互動和溝通,事前資料搜集也很重要。現時很多人都使用社交平台,不論 Facebook、Instagram 等,即使是素人模特兒也好,在事前找到對方的照片並非難事。有時面對不認識的模特兒時,預先初步了解她們的背景、性格,甚至可以留意其他人或攝影師在拍攝她們時的相片是怎樣。有時我也會留意甚麼 pose 適合她們、她們哪一面及角度比較好看。可能真的是女性較為心思細膩,但也要歸功於事前做了工夫吧!
![]() |
![]() |
女性間的共鳴 女為悅己者容?
拍攝者通常主導模特兒該呈現甚麼性格、感覺及情緒,不少評論攝影的人很直接認為男攝是以「男性視覺」出發,女攝則用了「女性視覺」,但其實不一定。從前不只是攝影界,甚至藝術、電影、廣告等其他媒介都是以男性視覺主導,即使到了現在,男性視覺仍是社會主流。女攝的作品其實都可迎合主流的「男性視覺」,還得看受眾或讀者想看些甚麼,但最重要的,是拍攝者想作品讓甚麼人有共鳴。
不論是女攝想拍到好作品,還是被拍的女生想被影得靚,其實雙方某程度上都想獲得其他觀看之人的欣賞。個人來說,我可能對女生間自覺「甚麼是靚」較有共鳴,拍攝時除了想構圖、光線,也會考慮模特兒自己覺得怎樣影「她」才美,例如不要影得太肥、毛孔盡量不要太突出、注意眼袋等。進一步有需要後製時,也會問一下被拍的女生有甚麼意見,畢竟大家想出「靚相」的目標是一致的。
![]() |
![]() |
![]() |
![]() |
最後回歸到溝通的原點,如果不是甚麼大型製作或商業攝影,只是個人練練人像攝影,我發現和被拍者互相討論如何拍也不錯,談一下拍攝地點、道具或衣着甚至主題,不一定拍那個人才是主導,被拍的也可提出意見、一起商量,影出來的效果可能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