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初學攝影的朋友常有個通病,喜歡將很多元素擠進一張相片內。材料豐富當然好,但功力未夠的話,不能妥善安排所有元素,便很容易令畫面變得雜亂無章,失去焦點。稍有經驗的影友或會用長焦距鏡頭裁切畫面,讓相片主題更加集中;其實用廣角鏡,以一大片近乎空白的空間配襯主體,也可做到近似的效果。
在攝影理論中,這種用作襯托用途的廣闊空間稱作 Negative space(相對而言,主體就是 Positive space);華語地區則借用國畫的用語──留白,來表達近似的意思。
英國攝影師 Mike Browne 拍了一段教學短片,簡單解釋了 Negative space 的基本概念。他指出,Negative space 常用於於風光和人像攝影,寬廣充裕的空間令人感覺寧靜祥和。相對於引導線或黃金分割法則,Negative space 概念更巧妙和溫柔地引導觀賞者的視線,同時也有突出主體的作用。
Mike 又提到,經常有人質疑,Negative space 概念把人像縮得很小,會否令人難以看清人像的細節。他的答案是,我們的眼睛很奇妙,Negative space 愈多,人眼反而愈想去找出重點。想像一下把相片打印出來掛在牆上,大大的空間之中有個小小的人,相信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會想仔細看清楚那個人在做甚麼。因此,大家實在不必擔心主體過於細小這問題。
Mike 想強調一點,Negative space 概念只是其中一種構圖方法。跟大家熟悉的引導線式或黃金分割法構圖一樣,它們之間沒有好與不好之分。作為攝影人,應該懂得挑選最佳的構圖方法,將心中最美的影像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