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極多濾鏡、易過用 APP!執相軟件 Luminar 2018

用慣 Photoshop 及 Lightroom 的朋友可能對 Luminar 這個相片編輯軟件比較陌生,其實它與我們之前介紹的Photolemur 3 是同屬一間公司:Skylum 的出品。Luminar 最初是開發給 Mac 機的應用程式,更連續 5 年榮獲 Mac app store 的「Best of the Year」的獎項。及後 Luminar 終於推出了 Window 版本,讓廣大 Window 用家可以一試!今次我們為大家試用的,就是 Luminar 的最新版 Luminar 2018,筆者發現它實在非常易上手,尤其界面有如在手機用 APP 般方便,接下來便簡介一下其重點功能吧!

▲ Luminar 的界面簡潔,用起來有在手機用 APP 執相的感覺。

簡單操作界面 如 APP 般使用體驗
Luminar 2018 的界面簡潔,對用開 PS 、LR 的朋友來說更易上手,可說是直觀、易用。界面的右方是全部濾鏡、數值調整及圖層等;下方則提一些最易用的預設基本濾鏡,用法如在手機相片編輯 APP 般選擇即可,「撳一個掣」就可套用,RAW 檔亦同樣支援。而界面在頂端則設有這公司系列軟件的標誌—「Before」及「After」按鍵,按下後界面就會一分為二,方便用家用滑鼠左右推拉、比較編輯效果。

▲ 基本濾鏡的強大之處,是除了可以調校濾鏡濃淡的百分比,更會顥示預設編輯數值(如白平衡、曝光值等),讓用家可基於預設值逐項微調,實在是方便至極。
▲ 而預設的基本濾鏡也分多個種類,如「Dramatic」是對比度較高、「Protait」有柔化效果等。

A.I. 全自動執相 多種「濾鏡」啟發創作
除了預設的基本濾鏡,Luminar 2018 內亦有其他「濾鏡」,驟眼下有點讓人感到混亂…那就要先為大家解說一下 Luminar 2018 的「濾鏡」(Filter)系統了!Luminar 原來把所有可調整的數值都歸納為「濾鏡」,如最大路的白平衡、曝光、飽和度等;另外消除雜訊、去霧等功能亦是「濾鏡」的一部分。此外,Luminar 更有一些有趣而實用的濾鏡,如「Foliage Enhancer」(葉子增強器)、「Sunrays」(太陽光線)等,以 A.I. 自動辨認相片中的「綠葉」、「天空」,並可局部作細緻編輯。Luminar 2018 亦設「Layer」(圖層)功能,用家既可如 LR 般直接編輯相片,或如 PS 般開圖層慢慢堆疊不同濾鏡亦得,不怕濾鏡少、就怕你用不完呢!

▲ Luminar 2018 已內置多種「濾鏡」,而且每項都可以微調。

而當中最方便的濾鏡就是「Accent AI Filter」,顧名思義就是用 A.I. 自動編輯圖像。Lumina 2018 內的每個濾鏡都可調較套用的百分比、及其他相關數值,所以不怕「硬套一個」濾鏡會「太假」、「PS 得太重手」,用家可自行調節!說回「Accent AI Filter」,筆者覺得這個 A.I. 也相當「智能」,不少相片在使用這濾鏡時都不會太重手,一些基本修正如曝光、白平衡都甚為準確,而其亦會增補圖像細節、光間位、天空藍度等。若想處理一些生活照、工作記錄用的相片等,用這個濾鏡再調一下百分比已十分可以了!

▲ 用「Accent AI Filter」處理,即使用足 100% 也不會出現「太假」的情況,如上圖最易看的就是「天空」,不會過藍、亦不會看起來有個「框框」圍着天空,而櫻花整體亦鮮艷不少!
原相 (大圖) 後製 (大圖)

智能增強綠葉 Foliage Enhancer
另一個相當實用的濾鏡,就是「Foliage Enhancer」(葉子增強器),拍攝風景的朋友預上「天氣不似預期」的情況可謂家常便飯,有時天陰陰,拍出來的畫面就會非常灰,尤其樹葉類就更難搞。「Foliage Enhancer」用智能識別相中的綠色部分,不只葉、樹,其他綠色也可修正,效果頗為自然。

▲ 上圖的綠色大概使用了 50% 的濃度,效果較為自然。
原相 (大圖) 後製 (大圖)

逆光相之王 Sunrays 濾鏡
另一個有玩味、又效果不錯的新濾鏡就是「Sunrays」(太陽光線)。這個濾鏡可以加入一些光束,營造及增強「穌光」、「背光」等效果,而光束的高低、方向、強弱、冷暖甚至滲透度都可調節,至於如何「演繹」得自然就看用家本身的攝影及修圖功力了!

▲光束的中心點「Place Sun Center」(圖中圈內)可隨意調校位置,用家可嘗試哪個擺法最自然。
▲ 筆者牛刀小試,以基本的濾鏡修正了曝光,再使用「Sunrays」來增強了背光感。有沒有一點「日系」feel 呢?
原相 (大圖) 後製 (大圖)

進階操作 LUT Mapping
有拍開片的讀者對 LUT(Look Up Table)應該不會陌生,而 Luminar 2018 新增了支援 LUT 的功能,就可讓用家在相片後製上發揮更大空間。Luminar 2018 內本身已預載了多個 LUT,而用家亦可自行載入想用的 LUT。相比濾鏡,用家可在色調的控制上有更多創作空間,亦可用調整圖層來簡化複雜的調色問題。

▲ Luminar 2018 大大簡化了使用 LUT 的程序,為創作帶來更多可能。
▲ 即使是 jpg 檔也可套用 LUT 功能,當然 RAW 的調節度會更多,新手可先用預載的 LUT 來試試。
原相 (大圖) 後製 (大圖)

快速處理 RAW 檔
Luminar 2018 增強了處理 RAW 的速度,在處理 RAW 時亦頗為暢順。筆者試過堆疊多個圖層,編輯起來亦不會很慢。而 2018 版亦終於新增了鏡頭修正功能,處理鏡頭失真、變形等問題,總算是回應了廣大用家的訴求。

▲ RAW 的編輯界面與 LR 大同小異,亦有鏡頭修正等功能!

Luminar 2018 現時只需 59 美金,便可於五部電腦中使用。購買後便會發放序號及下載連結,安裝亦非常簡單。不用交年費、月費,其實都幾抵玩!而 DCFever 讀者現只需在「折價券」欄位輸入優惠碼「DCFEVER,即可享有 28% 折扣,即是只需 49 美金就可到手了!而 Luminar 2018 亦設有「30 日試用退款保證」,買了軟件 30 日內覺得唔啱用就可退款,實在非常貼心。

▲ 讀者現只需在付款頁面的「折價券」欄位輸入優惠碼「DCFEVER」,即可享有 28% 折扣!

按此購買 Luminar 2018

小結:年低增 Library 批量執相無煩惱!
筆者經初步試用後,發現以 Luminar 2018 來套用濾鏡實在是方便,而官方的貼心之處是為 Lightroom、Photoshop、Aperture 及 Elements 等其他軟件提供了插件,讓用家可在幾個軟件間互相編輯相片。對筆者個人而言,用 PS 及 LR 作基本修正處理,再把相片放入 Luminar 2018 弄弄濾鏡也不錯吧!唯一讓人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是 Luminar 2018 並未設有「相簿」(Library)功能,只可單張相片逐張執。不過官方表示,今年底將新增相簿功能,並讓用家免費 Upgrade,使 Luminar 這個修圖軟件的系統更完善,到時亦能批量編輯相片呢!

▲ 在官方放出來的 Preview 中可見,Library 中有 Albums 及 Folders,亦設 Stars、Favorites 標示。更可根據相片的主要顏色區分相片,雖暫時未知如何運作,但 Library 這功能令人期待!

Luminar 2018 官網
https://asia.skylum.com/hant

最新消息
5 小時前
Godox(神牛)正式發表全新 iT32 iFlash 閃光燈及 X5 TTL 無線引閃組合,為影友帶來更具靈活性和高效率的閃光系統。兩者可組成模組式系統,透過更...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新一代 Tesla Roadster 究竟幾時才量產?雖然 Yesla 首席設計師 Franz von Holzhausen 曾經話新車有望在今年底前正式發表,但是 CEO Elon Musk 近日...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日系入門手機 Sony Xperia 10 VII 令人充滿驚喜,新機在相機、屏幕、音效和電池等方面,相對上代型號都有顯著提升,讓入門機也能擁有出色的使用體驗!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七工匠突發為其 APS-C 畫幅超廣角定焦鏡頭 AF 10mm F2.8 推出 Nikon Z 接環版本。鏡頭延續早前推出的 Sony E 接環與 Fujifilm X 接環版本相同規格...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vivo 將於 11 月中旬正式在香港推出新一代拍攝旗艦手機 X300 Pro,筆者已率先取得香港版實機,並針對其拍攝、錄影、系統性能及電池續航進行全面測試...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編號 C/2025 A6 的「檸檬彗星」近日成為天文攝影界熱話,來自奧爾特雲的「天外訪客」認真巴閉,軌道週期長達 1,350 年,上次現身仲係唐朝時期(17 ...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在高端入耳式藍牙耳機市場中,Noble 品牌一直佔據獨特地位。近期 Noble 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艦藍牙耳機 Fokus Encore,定價為 HK$5,980,11 月 8 日正... (繼續閱讀)
1 日前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人氣爆燈,除了因為 AI 晶片令其身家和影響力水漲船高外,其異常親民的形象也有別一般有錢人。早前黃仁勳現身韓國與 Sa... (繼續閱讀)
1 日前
雖然聖誕同除夕仲未到,但 LEGO 已經「超前部署」,提早推出兩款應節農曆新年套組,分別是編號 80118 的「迎福鞭炮」及編號 80119 的「駿馬奔騰圖」... (繼續閱讀)
2 日前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雖然早在 2021 年 1 月 1 日成立,但是這些年來都仍未在日本有自己的生產據點,而品牌日前宣佈在長野縣岡谷市開設日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