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明察秋毫之末:Voigtlander Macro 110mm F2.5 測試

文、攝:Stephen

Sony 全片幅 E-mount 強勢,不少鏡頭廠商都願意為其推出兼容鏡,像 Voigtlander 近年均每年最少推出兩支三支 E-mount 鏡頭應市,利用 Sony 全片幅無反相機在機身防震上的優勢,進一步擴大自家手動對焦鏡頭的版圖。早年 Voigltander 還是以推出超廣角定焦 E-mount 鏡頭為主,不過近期已經開始染指超大光圈,以至是微距鏡頭的領域。而在去年尾,Voigtlander 就推出 Macro APO-LANTHAR 110mm f/2.5(E-mount)「百微」級別鏡頭,為想玩手動鏡頭的 Sony 全片幅無反相機的用家多了一個新選擇。

用料扎實,惟外對焦差少少
Voigltander 鏡頭「墜手」就人所共知,特別是這支 Macro 110mm F2.5 因個子夠大,配合全金屬鏡身就簡直是觸感十足。鏡身前端刻有紅、綠、藍三色線,代表此鏡用了 Voigltander 最高規格的 APO-LANTHAR 光學設計,屬廠方最優秀的鏡頭,這光學設計可追溯至在 1953 年出現。Voigtlander Macro 110mm F2.5 用上外對焦設計,鏡筒因拍攝距離遞減而伸長,對於用慣當下採用內對焦設計的微距鏡之影友可謂絕不習慣。為了令用家方便調校焦點,這支鏡頭的對焦行程亦非常之長,由「無限遠」至 0.35 米最近對焦距離,對焦環的迴轉角度足足有近 480 度,就連鏡身上放大率/對焦距離刻度亦要以兩行來顯示,幸好兩行用字的顏色以紅/白來區別,使用起來亦不會錯看當前的放大率。由於外變焦的鏡身長度在 1:1 放大倍率和無限遠拍攝時足足差了一倍,在近拍時為了避免前組鏡片碰到主體,較理想的使用方法是先擬定照片的放大倍率,然後再前後移動身體作對焦。

▲鏡頭安裝在 Sony A7 III 後的樣子。
▲鏡頭使用外對焦設計,鏡頭長度隨著放大率變大而增長,使用上不及內對焦的微距鏡那麼方便。
▲鏡筒內部設有坑紋及絨毛,可以避免內部反射而形成光害。
▲鏡頭在日本製造。
▲鏡筒前端亦設有由紅、綠、藍三原色所組成的「三間」圖案,用來突顯 APO-LANTHAR 鏡頭針對色彩還原的功效。

明察秋毫級數
Voigtlander Macro 110mm F2.5 設有電子接點,可以回傳 EXIF 拍攝數據予機身,而鏡頭亦可以支援 Sony 無反相機的機身 5 軸防震和數碼修正功能,只要適當運用相機的峰值對焦功能或放大檢視,取景和構圖亦非很困難。作為一支微距鏡,最大賣點當然是解像力是否到達「明察秋毫之末」的級數,測試時配以 Sony A7 III 試拍,發現此鏡在解像力表現和色差控制均在水準之上,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與 Voigtlander Macro 110mm F2.5 的光學設計有關。在此鏡的 12 組 14 片光學結構內,全數 8 片的特殊光學鏡片均為 APO 特殊低色散鏡片,有效杜絕色散的問題。此外,由於 Voigtlander Macro 110mm F2.5 用上三組浮動機械結構來調整光學鏡組,讓鏡頭在整個對焦範圍都可以有極高的清晰度和準確還原三原色的色彩,即使在最大 F2.5 光圈時已有合用的效果。

▲對焦環迴轉幅度超過 360 度,故鏡身出現白色及紅色合共兩行的放大率標記。
▲設有 10 片光圈葉片。
▲金屬遮光罩內部設有坑紋。
▲鏡頭表層塗膜反射出淡綠色為主的光芒。

 

樣本照片(使用 Sony A7 III 拍攝)

▲ISO 400、f/8、1/500s
 在接近 1:1 等倍放大時拍攝的照片,即使用上 f/8 光圈,在超近對焦距離下,其景深亦十分淺薄,手動對焦時的難度大增。不過,看到連花蕊上的「毛毛」也可以清晰地捕捉下來時,就覺得剛才的辛苦體驗也是值得的。
▲ISO 100、f/7.1、1/160s
 從荒廢單車上的沙粒和鐵鏽看到此鏡的描寫力很高。
▲ISO 200、f/2.5、1/200s
全開 f/2.5 最大光圈時的解像力亦強得可怕,合焦平面上的樹皮、以至是小樹葉上的紋理表露無遺,而焦外散景也很柔和。 

Voigtlander Macro APO-LANTHAR 110mm f/2.5(E-mount)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144

Voigtlander Macro APO-LANTHAR 110mm f/2.5(E-mount)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554

 

變形像差測試(使用 Sony A7 III 拍攝)

短評:四邊的線條十分筆直,幾近看不同有任何可察的變形像差現象。

下一頁:解像力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雖然現在大家都習慣同手機或相機攝影,但無論科技如何日新月異,總有人鍾情於即影即有相機。今天謝飛與 FEI 就試玩FUJIFILM Instax Mini 99即影即有...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雖說電動車在日本還未普及,可以三菱在 2022 年推出的 K-Car eK X EV,與兄弟車款日產 Sakura 一同榮獲 2022-2023 年度日本風雲車大獎。而在上市不...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Sony Xperia 1 VI 將會於 5 月 22 日推出,正當大家還在考慮入手之時,主攝規格更高的 Xperia Pro-C 作首次曝光,值得大家放棄 Xperia 1 VI 而等待...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Microsoft 早前公佈定位為商用為主的第十代 Surface Pro 平板電腦,不能從正常零售渠道買到。正當大家懷疑 Microsoft 會不會將 Surface Pro 平板漸...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東非是著名動物大遷徒的舞台,逾百萬隻草食性的牛羚、斑馬與及其他羚羊為了追逐雨水帶來的新鮮嫩草,每年由南至北再由北至南,每次行程走過八百至一...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每一代 HUAWEI 主打拍攝的 P 系列手機,都有其革新之處。今代 Pura 70 Ultra 更是 HUAWEI 由 P 系列重新 rebanding (品牌再造) 為 Pura 的首款頂級...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Panasonic Lumix S9 全片幅輕巧無反將於明晚(香港時間)推出,諜照亦已流出得七七八八。傳聞網剛剛表示新機的淨機身定價只為 US$1,499(折合約 HK... (繼續閱讀)
1 日前
來自國內的 7Artisans(七工匠)除了將會發佈在第 25 屆中國國際照相機械影像器材與技術博覽會 China P&E 2024 展出的 85mm F1.8 E-mount 和 27mm ...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da S2000 時至今日,在車迷心目中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雖說最好別破壞經典,可是有新車的話,始終都是一個能夠延續下去的好方法。自 2017 年起,... (繼續閱讀)
1 日前
或者當初大家都無想過,Fujifilm 的第一代 kit 鏡 XF 18-55mm F2.8-4 R LM OIS 一用就是 12 年,可想而知富士粉絲有多麼渴望廠方能夠盡快推出新 ki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