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EOS RP vs Sony A7 II 誰是全幅無反平玩之選?

現在想平玩全幅無反的影友,最新鮮出爐的選擇當然是 Canon EOS RP(定價 HK$10,880,淨機身)。更便宜的選擇還可以考慮 Sony A7 II。此機雖然在 2014 年底推出,但部分規格以今時的標準看還算不錯。最重要是它的街價比 Canon EOS RP 可以便宜 HK$3,000 多(以淨機身計),在全幅無反市場上幾乎可謂史無前例!

主力報導新機消息的 The New Camera 網站,日前也對 Canon EOS RP 及 Sony A7 II 做了個規格比較。首先,根據 The New Camera 網站的報價,A7 II 目前在 Amazon 及 B&H 售價是 998 美元(約 HK$7,843,淨機身),反映此機在本地更為抵買。

其次,The New Camera 引用 DXOmark 評分,A7 II 在動態範圍的評分比 EOS 6D Mark II 稍高,似作參考。眾所周知,RP 採用跟 6D Mark II 相同的感光元件,兩機影像質素理論上會頗接近。不過,The New Camera 仍有提到,RP 使用 DIGIC 8 影像處理器,藉著全新的消除雜訊演算法,影像的雜訊相信會比 6D Mark II 為少,但能否逼近甚至超越 A7 II 則有待進一步測試。

在感光度方面,RP 原生最高為 ISO 40000,比 A7 II 高出約半級(ISO 25600)。但不能忽略的是,A7 II 配備機身 5 軸防震,提供等同 5 級快門的防震效果,且毋須專用鏡頭配合,弱光拍攝表現相信會比較好。然而,A7 II 的測光範圍下限僅至 -1EV,而 RP 則可在 -3EV 環境下依然能正常運作。

拍片功能是兩機的最大分野。A7 II 僅支援 FHD 解像度;而 RP 則支援 4K 拍片,但存有頗多限制,最主要是需加上 1.6 裁切率和不能使用 DPAF(雙像素自動對焦) 功能,僅支援對比偵測自動對焦,巨量(4,779 點)的相位對焦偵測點好像變成陪襯品!

The New Camera 的結論也簡單直接:FF 無反要求也能拍攝 4K 影片的話,現時除 RP 以外,別無平價選擇。較著重拍照的影友,它們認為 A7 II 是不錯的選擇:有較佳的動態範圍和連拍性能,配備機身防震也是優勢之一。當然,如果你著重 4K 攝錄性能而又預算有限,APS-C 片幅無反如 Sony A6400Fujifilm X-T30 等可能會是更佳選擇。

來源:The New Camera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HONOR 在香港市場的產品線不僅涵蓋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近年更積極拓展筆記型電腦領域。最新推出的 MagicBook Air 14 2025 以 HK$11,999 的定價進...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早前由 Insta360「與第三方合作」的全新無人機品牌 Antigravity,終於正式發表首款產品 Antigravity A1。憑藉 Insta360 在 360 度全景攝錄技術的經...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如果,從攝影的觀賞層面來看,攝影是感性的,相片的感覺,氛圍,色調冷暖應用,光線構圖美學等等,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不科學的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默主哥耶是個僅有2千多人的小鎮,會吸引這麼多遊客前來,是因為這裡是聖母顯靈地,甚至是歐洲第三大的朝聖地呢!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Mercedes-Benz G-Class 興祝第 60 萬輛組裝完成下線之際,市場傳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消息,就是 BMW 正在研發一輛具備純粹越野能力的全新旗艦 SUV,目...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Insta360 於昨日無預警釋出一段短片預告,展示其全新航拍機品牌 Antigravity 的強大性能,並宣佈將於香港時間8月14日晚上九時正正式發佈這款備受期...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近日網路傳出 Sigma 即將推出多款大光圈鏡頭的消息,包括 200mm F2.0、APS-C 格式的 12mm F1.4 以及第二代 35mm F1.2。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被...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近年智能眼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大科技品牌紛紛搶佔先機。HTC 作為 VR 領域的領導品牌,今日正式發表首款智能眼鏡產品 HTC VIVE EAGLE,標榜台灣...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對於許多手機愛好者而言,相較於當今千篇一律的全螢幕智慧型手機,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時代的產品設計反而更具特色。近日 Samsung 流出一款... (繼續閱讀)
1 日前
今年 2025 高級視聽展相當精彩,不少品牌都將開發經年的旗艦級耳機推出。我們亦留意到耳機單元設計、耳機線材選擇、定製耳機市場萎縮及傳統耳機品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