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M4/3 全天候旅攝新寵:Olympus 12-200mm 測試

文、攝:Stephen

俗稱「天涯鏡」的高倍變焦鏡頭愈出愈有歸根究底總是有人貪方便,不想攜帶多支鏡頭所致。以往在單反相機系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有廠商已經突破技術障礙,為變焦倍數刷新紀錄,最近的例子就有 Tamron 18-400mm F3.5-6.3 Di II VC HLD 這支 22.2 倍高倍變焦鏡頭。至於在無反系統的世界,最常見的都是 10 倍變焦鏡,想要長一點焦距的,就不得不分拆兩支鏡頭攜帶,對於喜歡喜裝上路的旅攝一族來說,肯定滿不是味兒。而 Olympus 早在 CP+ 舉行前夕,就發表了全球首支擁有最高變焦倍率的無反鏡頭 M.Zuiko Digital ED 12-200mm F3.5-6.3,其 16.6 倍變焦能力和 24-400mm 等效焦距成功吸引希望一鏡走天涯的 Micro 4/3 用家之眼球。

範圍更廣闊好用
現時無反相機的天涯鏡大多以 10 倍為主,以一般的 28mm 等效焦距「起跳」,望遠端接近 300mm 焦距亦叫勉強合用,若廣角端只是有 24mm 等效焦距的話,雖然較 28mm 的確「賺了」更多畫角,可是遠攝能力同樣變差,對於部分用家需要 300mm 或以上等效焦距在旅行拍攝野生動物的話,這類所有 10 倍變焦天涯鏡絕對不可以一鏡走天涯,隨時要多帶一支望遠變焦鏡頭來彌補不足。Olympus 早在 Micro 4/3 系統成立之初的 2009 年已經推出第一代 M.Zuiko Digital ED 14-150mm F4-5.6 的 10.7 倍變焦鏡頭,及後在 2015 年推出改良外觀、引入防塵防水滴設計和改用新鏡片塗層的小改款,M.Zuiko Digital ED 14-150mm F4-5.6 II。雖然 M.ZD 14-150mm 系列的等效焦距為 28-300mm,但總有人覺得變焦範圍可以做得更廣闊,同時又要兼顧旅程中的壯麗風景和動物拍攝等基本門檻,於是變焦範圍向廣角和遠攝兩端同時推展的 M.ZD 12-200mm 誕生了。

▲採用一節式延伸鏡筒,延伸後的長度幾近是原來的一倍。 
▲鏡頭淨重 455g,配合已有一定「年資」的 OM-D E-M5 Mark II 時的系統總重量約為 925g,用於全天候輕鬆攝獵亦算是非常輕盈。
▲雖然有 16.6x 變焦能力,涵蓋 24-400mm 等效焦距,但是外觀不算很巨大。
▲鏡頭表層的塗膜反射出淡綠色的光芒。
▲鏡頭於日本製造,產地的吸引力更勝部分專業級的 M.ZUIKO PRO 鏡頭。

防塵防水滴萬無一失
M.ZD 12-200mm 淨重為 455g,配合像 E-M5 系列或 E-M1 系列 OM-D 相機仍有絕佳的平衡感,加上仍然保留 M.ZD 14-150mm II 的防塵防水滴設計,即使在旅行遇上天雨環境亦可以照常拍攝,無需懼怕水滴滲入鏡身而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像小編早前攜同此鏡連同 E-M1 II 前往東龍島進行拍攝工作,當日春雨綿綿,雨勢時大時小,由於機鏡均為防塵防水滴設計,只需抹抹前組鏡片水的水滴就可以繼續工作,無需使用相機雨衣。另外,此鏡的變焦範圍廣闊,也省卻下雨時要急急換鏡的尷尬情況,可是 M.ZD 12-200mm 入光量跌得頗快,接近 50mm 焦距(100mm 等效焦距)已經只有 f/5.6 最大光圈,在光線條件惡劣的下雨天下,小編唯一可以做的是調高相機的感光度,算是不少天涯鏡的「共通點」。

▲鏡頭焦距/最大光圈變化
▲最近對焦距離為 0.22 至 0.7 米,不過這個距離是依焦距而改變的。
▲設有防塵防水滴膠邊。
▲使用 LH-76C 花瓣型遮光罩,內部設有坑紋來減少光害。
▲變焦行程大約為 90 度,並設有 6 個焦距刻度。

針沒有兩頭利
M.ZD 12-200mm 用上 11 組 16 片的光學結構,特殊光學鏡片亦有 10 片,包括 1 片 Super HR 超級高折射率鏡片、2 片 Super ED 超低色散鏡片、2 片 ED 低色散鏡片、2 片 HR 高折射率鏡片及 3 片非球面鏡片,用以改善高倍變焦鏡常見的像差問題。不過,由於此鏡變焦倍率有 16.6 倍,又要兼顧多個重點焦距,甚至是提供不俗的 0.7 米最近對焦距離,論成像質素始終與 M.ZD 14-150mm II 有點距離,特別是望遠部分的成像偏軟。個人覺得若不是對畫質有極高要求的話,M.ZD 12-200mm 作為「好使好用」的旅行鏡亦算是交到功課,當然有心「上車」的用家就要在方便和畫質之間作出取捨,畢竟「針沒有兩頭利」。

 

樣本照片(使用 OM-D E-M1 Mark II 拍攝)

▲ISO 200、f/8、1/640s、焦距:63mm(等效焦距:126mm)
M.ZD 12-200mm 焦距方便好用,外遊拍攝就最為適合,中段焦距的解像力算是不俗,惟邊緣位置的成像會稍鬆。
▲ISO 250、f/5.1、1/100s、焦距:34mm(等效焦距:68mm)
鏡頭對焦速度不俗,追拍行駛中的電車亦游刃有餘。
▲ISO 1600、f/6.3、1/100s、焦距:149mm(等效焦距:298mm)
400mm 等效焦距用來拍攝城中雀鳥亦很合用,不過此鏡的光圈較細,入光量亦下跌得快,使用較高的感光度就少不了。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200mm F3.5-6.3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185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200mm F3.5-6.3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562

 

變形像差測試

▲焦距:12mm(等效焦距:24mm)
▲焦距:25mm(等效焦距:50mm)
▲焦距:45mm(等效焦距:90mm)
▲焦距:70mm(等效焦距:140mm)
▲焦距:100mm(等效焦距:200mm)
▲焦距:200mm(等效焦距:400mm)

短評:作為一支 16.6x 變焦鏡頭,Olympus M.ZD 12-200mm 亦出現一定的變形像差問題,不過由於 M4/3 鏡頭已設有數碼修正,所以全段的變形像差的幅度也不算大。

下一頁:解像力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Nikon ZR 的推出雖在業界引起廣泛討論,但資深用戶普遍反映 Nikon 在電影鏡頭方面的選擇存在不足。近日 Nikon 似乎正視這一反饋,於昨日發佈預告,...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新一代 iPhone 於今日正式開賣,Apple 一如以往舉行了首賣活動。今年 Apple 店外除了設有已預購並等待即場取機的人龍外,更新增了一條可即場購買的...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iPhone 17 系列手機今日正式推出,首日炒價行情與以往相似,仍以 Pro 與 Pro Max 兩款機型較有獲利空間。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2025 年度海洋攝影師獎(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得主正式揭曉,由印尼峇里島的潛水攝影師 Yury Ivanov 奪得年度總冠軍。Yury Ivanov 於當...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曾經的手機市場霸主 Nokia,近日正式發佈了全新手機 Mission Safe Phone!這款手機專為....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未來汽車越來越像科幻片走出來般!Toyota 發表的全新電動車 e-Palette,便是顛覆了現時汽車設計框架,變得更像科幻片的車輛,它以多功能用途為核心...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小米近日宣佈,將於 9 月 24 日舉行發佈會。從宣傳圖片可見,屆時將會推出小米 15T 系列手機、小米手環、小米開放式耳機 Pro 及小米 Watch S4 41mm ... (繼續閱讀)
1 日前
新一代 iPhone 雖然要等到 9 月 19 日才正式上市,但已有海外媒體取得實機進行測試。CNN Underscored 記者 Henry Casey 在使用 iPhone Air 與 iPho... (繼續閱讀)
1 日前
據消息指出,Canon 新一代全片幅無反相機 EOS R6 Mark III 或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正式發表,時間點緊接在 Canon Europe 於 9 月 9 日預告的新款 ... (繼續閱讀)
1 日前
DJI 終於發表 Mini 系列無人機的新成員 Mini 5 Pro,屬市場首部重量為 250g 以下,兼配備 1" 感光元件相機的產品,進一步把專業影像規格帶到入門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