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ephen
為了體現對 Micro 4/3 系統仍然有「擔戴」的承諾,繼續為這個系統繼續出機出鏡是最直接了當的表現。Panasonic 剛剛就為 Lumix G 系列中檔相機加入新的成員,全新的 Lumix DMC-G90/G95/G99(按:Panasonic 可是說是最「自找麻煩」的廠家,同一款相機在不同區域各有不同的型號,非常容易令消費者混淆)屬 2016 年 9 月發表的 G8/G80/G85 之後繼機,新改動的規格令它進一步拉近與 G9/G9 PRO 旗艦機的距離,同時亦是首部非 GH 系列相機已經內置 V-Log L,為後期製作提供更廣闊的動態範圍和顏色表現。簇新的 Panasonic G90/G95/G99(按:往下以 G90 來標示)將會在 5 月上市,連同 Lumix G Vario 12-60mm F3.5-5.6 Asph. Power O.I.S. 之建議售價為 US$1,199(折合約 HK$9,352)。
全新 G90 的較上代 G85(按:香港版名稱)略大,其防塵防水滴的機身重量亦由上代 G85 的 453g 增至今代的 481g,不過看似那丁點的贅肉,卻是帶來更好的手感和操作性。首先是相機的手柄部分較 G85 稍闊和深,手柄的弧度亦較為明顯,而機身蒙皮的看起來更「粗糙」,相信更容易「吮手」,另外在機頂右方部分更增加 ISO 感光度、白平衡和曝光補償的獨立按鈕,避免用家往後利用自訂按鈕加入有關功能的麻煩。至於眼杯部分就比 G85 的大得多,「大包圍」式的設計,幾近以為是高階機的配置,不過細看之下仍是用上 236 萬像素、0.74x 放大倍率的電子觀景器,有別旗艦機 G9(按:香港版名稱)的 368 萬像素、0.83x 放大倍率之款式。
換到影像核心方面,今次 G90 的升級幅度較前作 G85 時的多,感光元件亦非是以往的 1,600 萬像素「萬年 Sensor」級別,而是與 G9 同級的 2,000 萬像素 Live MOS,而感光元件前方亦已經剔除了低通濾鏡,好讓進一提升影像的解像力和發揮鏡頭應有的性能。G90 內置了嶄新的 Dual I.S.2 雙重影像防震功能,機身可以提供 5 軸防震能力,而當配合兼容的鏡頭時,更可利用鏡頭的 2 軸光學影像穩定器達致雙重防震功效,快門補償能力最高可達 5 級。對焦系統上,屬第二線梯隊的 G90 未能用上 Panasonic 最新的 225 點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系統,只能用上較老舊的 49 點系統,焦點細緻度明顯不足,幸好用上較新的 DFD(Depth From Defocus)散焦測距技術,使自動對焦時間可減至 0.07 秒,否則個人覺得難以與現時用上混合式對焦點技術的相機比較。
拍片方面仍然是 Panasonic 無反相機的一大強項,G90 支援 4K30P 超高清影片拍攝功能,以及在 Full HD 格式下提供 60fps/90fps/120fps 的慢動作影片,機身側面相對上代的 G85 就新加入 3.5mm 耳機插孔,讓用家可以實時為影片的音效作出監控。另外,G90 亦是 Panasonic 首部在非 GH 系列拍片無反相機中就已經加入 V-Log L 曲線,它可以輸出更平淡的色彩調子和動態範圍以便日後的影片剪輯之用。
另一方面,原來的 Lumix G Vario 14-140mm F3.5-5.6 天涯鏡亦會推出第二代,新鏡的外觀和規格幾近與現時的產品同出一徹,新鏡的最大差異之處是加入防塵防水滴功能,提升與 Olympus 同類的天涯鏡產品(例如:M.ZD 14-150mm F4-5.6 II 及 M.ZD 12-200mm F3.5-6.3)比較下時的競爭力。全新的 Lumix G Vario 14-140mm F3.5-5.6 II 用上 12 組 14 片的光學結構,當中包括 3 片非球面鏡片及 2 片 ED 低色散鏡片,設有 7 片光圈葉片和支援 240fps 自動對焦控制。新鏡的重量依然是其最大優勢,265g 的淨重小勝同樣備有防塵防水滴功能的 Olympus M.ZD 14-150mm II,而 75mm 鏡長相對之下亦方便易攜。Panasonic Lumix G Vario 14-140mm F3.5-5.6 II Asph. Power O.I.S. 將會在 5 月付運,建議售價為 US$599(折合約 HK$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