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mic
配合全片幅無反的發展,Sigma 近期的原生無反鏡可說是一支接一支的推出,繼早前本站送測的 45mm F2.8 DG DN|C 後,重頭戲之一的 14-24mm F2.8 DG DN Art 最近亦終於上埸。可比自家單反版本 14-24mm 輕巧得多的鏡身,不過卻照樣提供 f/2.8 的恆定大光圈規格,14-24mm F2.8 DG DN Art 到底於實拍之下有怎樣的表現?我們以下就進行了測試。
原廠鏡中找到空間
14-24mm F2.8 DG DN Art 與 45mm F2.8 DG DN |C 一樣提供了 Sony 全片幅 E-Mount 以及
Sigma 自家的 L-Mount 版本,不過始終 Sony Full Frame 無反已發展了多年,E-Mount 自然較多人留意亦是可以理。講到 Sony E-Mount 超廣角變焦,其實亦算得上是不乏選擇,鏡群中分別就有 FE 16-35mm F2.8 GM 及
FE 12-24mm F4 G。今次 Sigma 推出的 14-24mm F2.8 DG DN Art
雖然亦是超廣角,不過焦段上就剛好避免了完全重疊,鏡頭具備恆定 f/2.8 光圈固然是其中重點,不過對於用家來說另一重要考慮始終還是價錢。Sigma 14-24mm F2.8 DG DN Art 定價雖然仍是過萬($10,900),不過相對 Sony 原廠
FE 16-35mm F2.8 GM 定價 HK$18,990 以及 FE 12-24mm F4 G 定價
HK$13,990,其價錢始終要算是親民一點。
▲前鏡組於 14mm 時於較前位置。
▲於 24mm 時鏡組會稍為縮入鏡筒內。
▲鏡頭為 ART 系列的其中一員。
大幅瘦身
單反年代 Sigma 新鏡一支比一支大已是常態,很多時就算是焦距及光圈規格都與原廠一模一樣,不過令人摸不透的就是大多數 Sigma 鏡體積及重量上都總是高出一截,幸好近年廠方於光學上有突飛猛進的表現,加上性價比一般較高,總算是平衡了用家的心理。對於 14-24mm f/2.8 一類既為超廣角,又擁有 f/2.8 恆定光圈規格的鏡頭,未見 14-24mm F2.8 DG DN Art 真身之前坦白說筆者亦認為鏡頭不會輕巧到那裡,不過自從開始推出原生全片幅無反鏡之後,廠方於開發新鏡的時候就似乎加重了便攜性的考慮,以今次送測的 14-24mm F2.8 DG DN Art 只有 795g 的重量為例,就比自家為單反而設的 14-24mm F2.8 DG HSM|Art 輕達 355g。
除了重量,14-24mm F2.8 DG DN Art 鏡身相對之下亦更加小巧,不過跟大多數類似規格的超廣角變焦一樣,鏡頭的前組同樣亦是採用了突出設計,鏡頭因此並不支援一般前置濾鏡使用,而改為鏡尾部分設有濾鏡支架,以對應插片式濾鏡。14-24mm F2.8 DG DN Art 對焦由過去的 HSM 超聲波改為步進式馬達帶動,配合 Sony A7 III 的測試中,反應除了快速,亦未見出現任何走焦問題,而除了 AF/MF 切換以及手動對焦及變焦環控制,細心的讀者可能亦有留意到 14-24mm F2.8 DG DN Art 新加入了一枚 "AFL" 對焦鎖定按鈕。對於筆者來說,雖然無反已可幾乎作全畫面對焦,不過慣用了單反之下,拍攝靜態如風景一類題材就還是習慣以中央先對焦再重新構圖,當中 "AFL" 功能就可大派用場,按鈕另一方面亦可轉為自訂功能按鍵,進一步提高操控性。
▲鏡頭的變焦環設於鏡尾位置。
▲前端設有手動對焦環,不過就未設有對焦距離窗。
▲設有 AFL 對焦鎖定功能,按鈕亦可設為自訂按鈕。
▲鏡頭於日本製造。
▲鏡尾部份設有空間放置後置濾鏡。
青出於藍的影像質素
一支又一支高質素鏡頭的出現,近年大部份用家對 Sigma 鏡的影像質素已再沒有懷疑,當中除了光學技術的進步,另一可能就是 Sigma 並不介意大量採用成本較高的特殊鏡片。以今次送測的 14-24mm F2.8 DG DN Art 為例,鏡頭 13 組 18
片的結構中,分別就用了 1 片 FLD 螢石級低色散、5 片 SLD 特殊低色散及 3 片大口徑非球面鏡片,以修正各種像差。為了測試一下鏡頭的真正實力,筆者於實試時就特意關上機身內置的所有鏡頭修正功能,令筆者意想不到的是,即使沒有數碼修正的幫助,展現出真功夫的 14-24mm F2.8 DG DN Art 畫質方面依然叫人讚賞,特別是全開 f/2.8 之下,鏡頭全段變焦範圍就依然相當銳利,就連大多數超廣角邊角解像下滑的情況亦難以發現,唯一不足可能是 14mm 一端全開光圈之下,有比較明顯的四角失光了。
在多片特殊鏡片的加持之下,鏡頭的色差以至是變形控制的水準都屬同級中數一數二,而針對超廣角鏡頭經常碰到光線直射入鏡情況,14-24mm F2.8 DG DN Art 今次就同時首次引入了全新鍍膜技術 NPC(Nano Porous Coating),通過納米級的細孔大幅度降低屈折率,從而減少鏡片間光線反射而出現的炫光與鬼影問題。而作為挑戰,筆者就特意面向正午的直射太陽光拍攝,有圖有真相,相信不用筆者多講大家對於 NPC 鍍膜的表現心中有數了。
▲鏡頭的前組採用了突出設計,並內置了遮光罩。
▲13 組 18 片的設計中,分別用了 1 片 FLD 螢石級低色散、5 片 SLD 特殊低色散及 3 片大口徑非球面鏡片。
▲鏡頭的 MTF 圖表。
色差測試
▲100% 剪裁。
逆光拍攝測試
變形測試
![]() |
▲14mm |
![]() |
▲24mm |
暗角測試
14mm | |
![]() |
![]() |
▲f/2.8 | ▲f/4.0 |
![]() |
![]() |
▲f/5.6 | ▲f/8.0 |
24mm | |
![]() |
![]() |
▲f/2.8 | ▲f/4.0 |
![]() |
![]() |
▲f/5.6 | ▲f/8.0 |
測試相片(配合 Sony A7R III 以 Jpeg 拍攝、所有鏡頭優化功能關閉)
▲ISO 100、f/2.8、1/640s
以 14mm 的超廣角,鏡頭可輕鬆拍出強烈的透視感。
▲ISO 100、f/2.8、1/30s
全開光圈之下已見鏡頭有相當不錯的解像,而同時色差亦得到良好的控制。
▲ISO 100、f/3.5、1/160s
雖然已略為收細了光圈,不過鏡頭仍有一定的邊角失光,如果不想花時間後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啟機身的修正功能了。
有讚:
- 精準快速的對焦
- 比同級輕巧的鏡身設計
- 防塵防水滴鏡身
- 逆光表現理想
- 良好的色彩還原
- 全開光圈下解像已見水準
- 色差控制理想
- 良好的變形控制
有彈︰
- 全開光圈有可見暗角
- 不支援使用前置濾鏡
- 鏡頭蓋有機會在長期使用後鬆脫
總結
在測試 Sigma 14-24mm F2.8 DG DN Art,坦白說從 Sigma 近年推出鏡頭的往績已估到鏡頭表現會有一定水準,不過想不到的是在實試之下,鏡頭從銳利度、色差以至變形控制等還是帶來一定驚喜,以質素而言,可說比起自家的 14-24mm F2.8 DG HSM|Art 更青出於藍。以一萬頭的價位,鏡頭於質素上可說是絕對對得起價錢,除了原廠情意結之外,唯一用家要考慮可能就只有鏡頭並不支援使用前置濾鏡這一點了。
更多 Sigma 14-24mm F2.8 DG DN Art 實拍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picture=21101
Sigma 14-24mm F2.8 DG DN Art 規格
焦距 | 14 - 24 mm |
視角 | 84.1° - 114.2°(對角) |
最大光圈 | f/2.8 |
光圈葉片 | 9 片 |
鏡頭群組 | 13 組 18 片(包括:1 片 FLD 螢級特低色散鏡片、5 片 SLD 超低色散鏡片及 3 片非球面鏡片) |
最近對焦 | 0.28m |
放大倍率 | 0.14x |
濾鏡直徑 | 後置 |
尺寸 | 85 x 131 mm |
重量 | 795g |
其他 | 內置遮光罩 |
定價:HK$10,900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