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聯手東京研究專家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解拆 DJI Mavic Air 2 航拍機,結果發現全機約 8 成零部件屬現成材料,全部零件的購入價格只是 135 美元(折合 HK$1,055),約佔零售價的 2 成。
▲(Photo by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日經亞洲評論》(以下簡稱《日經》)沒有公開完整拆解過程,僅對一些重點作出報道。DJI Mavic Air 2 是該品牌最新推出的入門級機型,零售價約 750 美元(折合約 HK$5,832)。根據《日經》的報道,無人機共使用了 230 個組件,當中大部分都能在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內找得到,例如:智能手機的鏡頭、智能手錶的 GPS 接收器。《日經》又指出,很多零件都很便宜,只有電池、鏡頭和「其他一些」部件的價格超過 10 美元(折合約 HK$77.5)。
《日經》表示,此機型的零部件成本約為零售價的 20%,數字上低於智能手機的 30% 至 35%。一家日本無人機製造商的高管表示,要製造出具有相同效能的產品,光是材料成本就要比(DJI)高出一倍。考慮到 DJI 在消費級航拍機的全球市佔率高達 7 成,相信 DJI 因為有能力大量採購,才能將材料成本壓得如此低。
▲DJI Mavic Air 2
《日經》認為,產品的售價當中,有相當大比例用於軟件(以及裝配、技術研發、市場行銷等一般商業成本)。它們指出,DJI 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無人機飛行控制技術(至少在消費品領域)。根據東京 Patent Result 公司的數據,DJI 在日本擁有 185 項專利,是同類競爭對手的 3 倍。
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因關稅原因,售價也被逼抬高,DJI 相信也不能幸免。有見於貿易戰有加劇的趨勢,不排除 DJI 產品在美國的售價會進一步被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