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新一代攝影潮物:速測 Olympus E-P1

以往說起要拍出高質影像,大家可能會即時想起既大又重的 DSLR,但自從 Micro 4/3 的出現,說法便可能要從此改寫。作為 4/3 聯盟的其中一員,Olympus 最近便推出了成為攝影界焦點的 E-P1,以彷如一般 DC 的輕巧,到底新機又能否提供 DSLR 的操控與質素?我們實行透過測試,一試 E-P1 的實力。


E-P1 於外觀上明顯帶有當年 PEN F 的影子。

1230 萬像 Live MOS、11 區高速 Imager AF、HD 立體聲高清拍片:Olympus E-P1

沿自 PEN 的設計理念,加上 Micro 4/3 規格的優勢,Olympus E-P1 今次的出現可謂突破了現時單鏡相機的框框。以仿照 PEN F 的復古造型,相機不單在外觀上相當搶眼,就連輕巧程度亦跟一般 Prosumer 機款相近,以配合 M.ZUIKO DIGITAL 17mm f2.8 計算,E-P1 重量上便僅比 Canon 的 G10 重 56g,對於一向慣於使用單反的筆者,整天拍攝下便充分感受到相機輕巧的優點。

有用過單反 Live View 功能的用家大多都有以下經驗,Contrast AF 對焦反應既遲鈍、準確度又不高,有時候索性改以手動對焦反而更見實際。放下傳統包袱,去年推出的 Panasonic G1 已成功為 Contrast AF 對焦作了平反。而同為 Micro 4/3 相機的 E-P1,在配合 11 區高速 Imager AF 技術下,對焦表現亦同樣未有令人失望。配合兩支 Kit 鏡 M.ZUIKO DIGITAL 17mm f2.8 及 M.ZUIKO DIGITAL ED 14-42mm f3.5-5.6 進行試拍,對焦反應便頗算迅速,準確度亦令人滿意。在追焦模式下,E-P1 甚至能追蹤快速移近的汽車,唯一是為了確認對焦,相機於對焦時會略為出現前後搜尋。為了進一步驗證,筆者特意將兩支 Olympus Kit 鏡分別接上 Panasonic G1 機身,有趣的是相機對焦的反應竟跟 E-P1 相似,可見鏡頭對 AF 表現有著重要影響。

配備了一片 1230 萬像的全新高速 Live MOS,Olympus E-P1 除了強調小巧,亦同樣以高質素的影像作賣點。以拍攝蓮花為例,花芯部份便足以顯示相機細節上的描寫能力,對於其他環境,相機的色調亦見討好,色彩鮮艷得來又不失層次,而自動白平衡的表現更是值得一讚,即使於室內亦沒有出現一般相機常見的偏色問題。不過始終 Micro 4/3 的感光元件尺寸上比一般 APS-C 片幅單反細小,相機於雜訊控制方面便不算突出,相片於 ISO 800 以下還算細膩,不過推至 ISO 1600 以上,雜訊已是明顯增多。對於相質更有要求的用家,不妨先開啟相機的內置防震,以更低的感光度及更慢的快門進行拍攝。

相片之外,E-P1 亦同時支援高清拍片,當中的 AVI 格式未必是人人受落,不過與 GH1 一樣,相機同樣支援了立體聲收音。相比同樣提供拍片功能的 DSLR,E-P1 顯然於拍片方面佔有優勢,特別是拍片期間迅速的對焦反應,便大大增加了功能的實用性。於測試中,以高速移動的車流進行試拍,影片不只高質,流暢度亦有一定水準,而對於喜愛為影片加入創意的用家,相機更提供了柔焦、粗微粒等效果,唯一是部份特效會令影片出現掉格 Drop Frame 現象,並不太適合用於拍攝動態畫面。


E-P1 高清影片樣本


柔焦效果影片


懷舊粗粒子效果

 

拆下鏡頭後,用家可直接看到相機的感光元件。 跟 Panasonic 的 G1 / GH1 一樣,E-P1 亦設有快門簾,並只於曝光後的一瞬間關上。
開關、快門及曝光補償按鈕。 拍攝模式轉盤中特別加入了拍片模式。
機背的按鈕、轉盤及指令轉輪。 指令轉輪設計算是方便,不過轉動時筆者便略嫌過緊。
機頂設有外置閃燈 Hot Shoe。 設有 HDMI 輸出。
採用大眾化的 SD / SDHC 記憶卡。 除了兩支 Kit 鏡及 VF-1 光學觀景器,E-P1 亦設有 FL-14 閃燈等一系列配件。
拍攝資訊顯示。 有效像素為 1230 萬
最高感光為 ISO 6400。 設有不同時拍攝比例供選擇。
設有多種對焦模式。 不同的焦點選擇。
提供 11 區對焦。 支援人面對焦,試用下發覺速度不俗。
內置 4 級 Sensor-Shift 防震系統,IS 1 為一般、IS 2 為水平 Pan 鏡、IS 3 為垂直 Pan 鏡模式。如以腳架拍攝,建議大家先關掉 IS 功能,以拍出更清晰的影像。 用家可自行輸入焦距,以對應手動鏡頭。
內置不同的色調模式。 設有電子水平尺,特別有利於風景等拍攝。
相機內置了 6 種 Art Filter,以造出更多不同拍攝效果。 美顏模式可優化面部皮膚紋理。
支援 1080 x 720 @ 30 fps 的 HD 高清拍片。 除了全自動,相機拍片亦支援光圈先決模式。
拍片期間,相機依然支援自動對焦及追焦。 拍片畫面。
影片+相片功能可將影片最後一格作為相片儲存。 拍片亦支援加入影像特效。
拍攝後相機可進行影像合成 (必需為 Raw 檔)。 內置 Raw 處理功能。
相機內置後製功能,以針對相片進行優化。 美顏功能亦可於拍攝後進行。
1/180s 的閃燈同步比 Panasonic G1 / GH1 的 1/160s 略高。 對焦環的方面亦可由用家自訂,於操控上提供更大的彈性。

感光度測試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測試影片

測試相片

ISO 800、F/2.8、1/40s ISO 200、F/8.0、1/250s
ISO 200、F/8.0、1/500s ISO 200、F/6.3、1/400s

Olympus E-P1 規格

Olympus E-P1 樣本相片

相關新聞:

輕巧程度直迫 DC:Olympus 正式發表 E-P1
Olympus E-P1 樣本相片上載完成!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國產鏡頭品牌 Viltrox 日前已經發表 AF 50mm F1.4 Pro 專業級大光圈鏡頭,剛剛又正式宣佈推出全新 Evo 系列鏡頭,定位介乎入門的 Air 系列和 Pro 系...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Daihatsu 有一輛很經典的車款 Midget,受到許多愛好日本車的車友喜愛。本以為這輛車會永遠成為經典,不會有新車,豈料 Daihatsu 確認會在在 2025 日...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與 iPhone 17 系列同期推出的 Apple Watch Series 11,定價維持與上代相同,由 HK$3,199 起。本次 Apple Watch Series 11 首次加入 5G 連網功能,並...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多了攝影師拍到紅色閃電精靈(Red Sprites)這個罕見的天文現象,不過十居其九的拍攝地點都是集中在北半球。然而來自西班牙的專業風景和天文攝... (繼續閱讀)
1 日前
經過數年的市場價格調整,Canon RF 14-35mm F4 L USM 的售價已逐漸回落至九千元左右的水平,這使其與今年初新推出的 RF 16-28mm F2.8 IS STM 價格帶...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智能手錶市場競爭激烈,其中主打運動探險取向的極限型智能手錶亦不乏支持者。Amazfit 最新推出的 T-Rex 3 Pro,正是新一代極限級智能手錶的代表... (繼續閱讀)
2 日前
今年推出智能眼鏡 VIVE EAGLE 的 HTC,近年於手機市場僅維持推出一至兩款機型的節奏。然而,在近日於杜拜舉行的 GITEX 2025 消費電子展中,HTC 卻罕... (繼續閱讀)
2 日前
OM SYSTEM 近年以「花鳥風月」攝影哲學作為品牌的發展方向,今年 OM DAY 2025 不僅舉辦了一系列風景、旅遊及生態攝影的講座,並設有相機及鏡頭換購... (繼續閱讀)
2 日前
Fujifilm 的混合式即影即有相機 Instax Wide Evo 混合式即影即有相機榮獲 "TIME"(時代雜誌)評選為 「2025 年度最佳發明(Best Inventions of 2025... (繼續閱讀)
2 日前
LEGO 有不少汽車套裝,除了 Technic、Creator 系列外,還有較為兒童向的 Speed Champions 系列。最近廠方就推出此系列新作︰《回到未來》時空穿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