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wen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本身是一種醫學造影技術,利用 X 光射線環繞掃描目標器官,從而得出包括骨骼、血管和軟組織等的清晰影像。不過,究竟利用 CT 掃描一般消費產品會有甚麼效果呢?
來自國外的 Scan of the Month 網站就特別發佈一組即影即有相機的 CT 掃描,讓大家希望透過科技觀察這些被喻為平價塑膠相機內部的運作方式。是次 Scan of the Month 揀選了 Polaroid 600 AF、Polaroid Go 及 Fujifilm Instax Mini 11,其中 Polaroid 600 AF 推出近 40 年,從 CT 掃描看到相機內部有大量接線和機械部件,包括彈出式閃光燈的接線。至於 Polaroid Go 是在去年推出,外型相當時尚,在 CT 掃播中可以看到在科技加持下,相機內部設計比 Polaroid 600 AF 簡單,尤其是光學設計和接線等都比較少,不過部分功能已經整合在電路板內。
▲Polaroid 600 AF
▲Polaroid Go
▲Fujifilm Instax Mini 11
Fujifilm Instax Mini 11 是一款相當受歡迎的即影即有相機,相機擁有更薄的外型和更長的鏡頭,而出相紙的位置是在機身頂部。對比另外兩部用上 CT 掃描的 Polaroid 即影即有相機,Fujifilm Instax Mini 11 的細小機身內部甚為緊湊,電子接線和部件較 Polaroid 相機密密麻麻,而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 Fujifilm 用上很多小螺絲固定部件,反之 Polaroid 一點都沒有,由 Scan of the Month 提供的 CT 掃描圖片可以看到兩間廠商的做法南轅北轍。
來源: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