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EOS R7、R10 最佳配搭:RF-S 系列長短火正式發表!

文:Owen

隨著 APS-C 片幅的 EOS R7 和 EOS R10 發表,Canon 也一併公佈採用短後焦距的 RF 接環鏡頭,並將之命名為 RF-S 系列。首兩支 RF-S 系列鏡頭—RF-S 18-45mm F4.5-6.3 IS STM 及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將會在今年 6 月上市,兩者的建議售價分別為 HK$2,980 及 HK$4,680。

入門新標準:RF-S 18-45mm F4.5-6.3 IS STM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屬系統首支標準變焦鏡頭,擁有 29-72mm 等效焦距,個人覺得以今時今日的標準來說,廣角端略嫌不足,對比競爭對手 Nikon 的 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焦距範圍、鏡頭最大光圈,以至是鏡身長度皆完全是比下去,不過在重量上,Canon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以 130g 淨重「輕」勝 Nikon 5g,然而輕量化標準變焦鏡都有一個「特徵」,就是接環會改用工程塑膠製造。暫時以 Canon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的起始焦距選擇,相信 Canon 很大機會留有一手,在 RF-S 鏡頭群站穩一兩年後,就會有光圈更大或廣角端更吸引的產品出現。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採用 7 組 7 片光學結構,當中包括 2 片 PMo 複製非球面鏡片改善變形像差,而內置的光學影像穩定器提供 4 級防震效果,當配合內置機身防震功能的 APS-C 片幅 EOS R7 時,協調控制 IS 可以將防震效果提升至 6.5 級。新鏡在廣角端時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2 米,於望遠端時的放大率為 0.16x,不過如果想進一步提升鏡頭的近拍力,RF-S 18-45mm F4.5-6.3 IS STM 與之前的全片幅 RF 24-105mm F4-7.1 IS STM 一樣,改用手動對焦模式即可提升有關功能,在手動對焦時,新鏡在廣角端時的最近對焦距離會縮短至 0.15 米,而在望遠端時的放大率為 0.26x。操控方面,RF-S 18-45mm F4.5-6.3 IS STM 保留 RF 鏡頭的傳統「對焦/控制環」設計,可以簡單切換全時手動對焦或操作控制環以調校光圈、快門、感光度或曝光補償設定。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之 MTF 解像力圖表。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之光學結構圖,淺綠色為 PMo 複製非球面鏡片。

建議售價:HK$2,980
預計上市日期:2022 年 6 月

天涯近拍一樣掂: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擁有 8.3x 高倍變焦能力的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主打旅遊、風景及人像拍攝,鏡頭只有 310g 重,即使配合 EOS R10,系統重量也只不過是 692g,作為一機一鏡的旅行組合也是極為貼切。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擁有 29-240mm 等效焦距,採用 13 組 17 片光學結構,當中包括 1 片 GMo 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1片 PMo 複製非球面鏡片及 1 片 UD 超低色散鏡片來修正各式各樣的像差。內置的光學影像穩定器提供 4.5 級防震效果,當配合內置機身防震功能的 APS-C 片幅 EOS R7 時,協調控制 IS 可以將防震效果提升至 7 級,至於在拍片時更支援 Dynamic IS 動態防震模式,令行走中拍片能夠更穩定流暢。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的近拍力在 Canon 的天涯鏡頭中算是鮮見,在自動對焦模式時,鏡頭的放大率為 0.44x(於 55mm 焦距)及 0.17 米的最近對焦距離(焦距:18-35mm 時),當改用手動對焦模式,配合 "Centre Focus Macro" 功能可提供 0.59x(於 55mm 焦距)及 0.12 米的最近對焦距離(焦距:18-24mm 時)。


▲使用自動對焦時,鏡頭於 35mm 焦距擁有 0.17 米最近對焦距離。


▲RF-S 18-150mm F4-6.3 IS STM 之 MTF 解像力圖表。


▲RF-S 18-150mm F4-6.3 IS STM 之光學結構圖,淺綠色為非球面鏡片,深綠色為 UD 超低色散鏡片。

建議售價:HK$4,680
預計上市日期:2022 年 6 月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今年 2025 高級視聽展相當精彩,不少品牌都將開發經年的旗艦級耳機推出。我們亦留意到耳機單元設計、耳機線材選擇、定製耳機市場萎縮及傳統耳機品牌...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近日英國迎來今年第三次熱浪,雖然最高氣溫仍未衝破 2022 年 7 月 19 日的攝氏 40.3 度記錄,但是今年英國雨量又出奇地偏少,降雨量創下自 1976 年...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Peak Design 平時出新色,就相當低調,不過品牌剛剛破例,一口氣推出 Ocean、Eclipse、Kelp、Ibis 四種全新配色,涵蓋背囊、單肩袋、小包、相機帶、...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Tesla Model Y 長軸版(Model Y L)官宣會在中國推出後,便一直有指這款 6 座車型會到歐美等到市場。雖然 Tesla 至今依然沉默,可是行動最實際,Mo...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自 Meta 推出 Meta Wayfarer Smart Glasses 掀起智能眼鏡熱潮以來,香港市場一直受限於平行進口導致功能與軟件支援不完善。不過近期 Rokid 正式宣佈...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德國電影設備巨頭 ARRI 近期陷入動盪局面,一方面推出全新 Alexa 35 Xtreme 電影攝影機展現技術實力,另一方面卻傳出可能出售股權的消息,引發業界...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備受矚目的史上最薄 iPhone 機型 ─ iPhone 17 Air,預計將於今年 9 月正式亮相。最新流出的外型與規格資訊,讓消費者在發表前能先睹為快這款產品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國際權威攝影評測機構 DxOMark 最新公布 HUAWEI Pura 80 Ultra 的測試結果,這款旗艦手機以總分 175 分的優異表現榮登榜首... (繼續閱讀)
1 日前
根據日本網站 asobinet 最新曝光的專利文件顯示,Fujifilm 於 2024 年 1 月 30 日提交了兩款廣角鏡頭專利申請(公開編號 P2025117248,公開日期 202... (繼續閱讀)
1 日前
Kodak 曾經是影像界的「金漆招牌」,不論你是否用菲林,相信都對那個黃底紅字的 Logo 有點印象。不過,這位超過 130 歲的「老江湖」最近又傳來壞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