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R10 VS R50,Canon 入門無反新手揀邊部好?

文:Alex

Canon EOS R50 剛剛正式在港開售,成為 Canon 旗下最便宜的可換鏡無反相機,吸引了不少攝影新手的目光。其實 Canon 較早前推出的另一款 APS-C 片幅無反相機 EOS R10 ,定價也只是 7 千餘港元(以淨機身計)。這兩機主要規格相同,大家是否可以慳 HK$1,900 買 R50?買 R10 會得到哪些更好的使用體驗?

首先講講 R50 剛公布的售價:淨機身定價 HK$5,480,單鏡(RF-S 18-45mm f/4.5-6.3 IS STM)套裝定價 HK$6,580,雙鏡(RF-S 18-45mm f/4.5-6.3 IS STMRF-S 55-210mm f/5-7.1 IS STM)套裝定價 HK$8,980。廠方稱,此機是針對習慣使用手機拍照,但想轉用相機的新手用家,所以機身上的操控按鈕較少,操作會以觸控屏幕作主導,功能亦偏向自動化為主,包括在全自動智能場景(Scene Intelligent Auto)模式中新增的 Advanced A+ 模式。在這模式下,相機會自動拍攝多張照片及將相片疊加,從而得出一長高動態範圍、低雜訊或長景深照片。


▲R10 多了 AF/MF 撥桿,模式轉盤也明顯凸出。


▲R10 在觀景器右側設有小搖桿,機背右上角也多出一個快速轉盤。


▲R50 手柄明顯較小,手感相信會不及 R10 舒適。

R10 同樣定位為平價的入門級機款,只備有 2,420 萬有效像素及欠缺機身防震功能。雖然兩機均配備 Dual Pixel CMOS AF II 自動對焦系統,並支援人面、人眼、動物(貓、犬、鳥)及車輛辨識及追蹤,然而 R10 相對 R50 就多出了多功能選擇鈕(M-Fn)、多一個快速轉盤(合共有 2 個)和搖桿,操控上會比較快捷就手。R10 的性能亦相對高一點,例如較高的連拍速度和支援 4K/60p(畫面有裁切)影片解像度。此外,R50 採用純電子快門設計,沒有機械快門,優點是可以減輕成本和重量,缺點是使用大光圈鏡拍攝時,散景光點可能會受到影響。R50 與 R10 的詳細差異可參閱附表。

  R50 R10
售價(淨機身)

HK$5,480
HK$6,580 (18-45mm)

HK$7,380
HK$8,680 (18-45mm)
有效像素 2,420 萬 2,420 萬
機身防震 無 (電子防震) 無 (電子防震)
連拍 12fps (電子前簾快門)
15fps (電子快門)
15fps (機械快門)
23fps (電子快門)
Buffer @15fps:7RAW/28JPG
@15fps:29RAW/460JPG
感光度 ISO 100-32,000 / 51,200
ISO 100-32,000 / 51,200
最高快門速度 1/4,000s (電子前簾快門)
1/4,000s (機械快門)
對焦點 4,503 (單點對焦模式)
651 區 (追蹤拍攝模式)
4,503 (單點對焦模式)
651 區 (追蹤拍攝模式)
拍片 4K/30p(無裁切)
4K/30p(無裁切)
4K/60p(有裁切)
EVF 0.39" 236 萬像素, 0.95x
0.39" 236 萬像素, 0.95x
LCD 3" 162 萬像素 3" 104 萬像素
內置閃光燈
Flash Sync 電子前簾快門:1/250s
機械快門:1/250s
電子前簾快門:1/320s
SD 卡 UHS-II UHS-II
電池續航力 440 張 (使用 LCD, 省電模式)
450 張 (使用 LCD, 省電模式)
防水滴
重量(連電池及記憶卡) 375g 429g
尺寸 116.3 x 85.5 x 68.8mm
122.5 x 87.8 x 83.4mm
機身顏色 黑、白

最後一個小差異是,R50 原生支援 Webcam 模式,利用 USB 線連電腦就能作為視像軟件的鏡頭使用。反觀 R10 則需要先安裝《Canon EOS Webcam Utility》,才能作為電腦鏡頭。

Canon EOS R50 以更實惠的價錢登場,而畫質又與 R10 無分別。R50 讓真正的入門使用者毋須多費心在設定上,就能拍到優質的影像。它與 R10 的最主要差異在於操控性和更多的操作選項。當大家開始對攝影有基本認識而對影像有更多的要求時,R10 會比較能滿足影友的需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Subaru BRZ 有新消息,他們歐洲市場負責人 David Dello Stritto 在接受《Autocar》專訪時透露,第 3 代 BRZ ,很可能轉型為純電動車重返歐洲市場。...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踏入 8 月,Sigma 將會有多款新鏡空群而出,其中 200mm F2.0 DG DN|Sports 幾乎是當中的焦點,新鏡毫無懸念會提供 Sony E 與 Leica L 接環版本,並...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作為其 Art 系列針對 APS-C 無反相機的首款標準變焦鏡頭,Sigma 17-40mm F1.8 DC Art 除支援 Fujifilm X、Sony E、 L-Mount 系統外,更是 Sigma 首...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HONOR 近日宣佈進佔香港手機市場份額第二位置,今日再度於香港市場帶來強勁新機,包括備受期待的摺置屏幕手機 Magic V5、旗艦級平板 MagicPad 3,以...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Nikon 近期積極進軍高端電影攝影領域,最新公開的一項專利及多方消息顯示,公司正開發具備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新一代電影攝影機,預計能大幅提升動態範... (繼續閱讀)
1 日前
中國初創攝影品牌 10Art.CC 宣佈,他們正開發一款全新可摺疊即影即有相機 Pocket Fold 66,設計靈感源自經典的 Polaroid SX-70 即影即有相機。不過...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國內鏡頭品牌 Viltrox 近年相當積極,產品線分類幾近可以媲美傳統大型副廠鏡頭品牌,加上高性價比,近年已有愈來愈影友選用 Viltrox 鏡頭,成為國產... (繼續閱讀)
1 日前
非賽事打造的限量版賽車 499P Modificata 突然到港,給一眾法拉利車迷一個大驚喜!連同 499P Modificata 一起的還有其他 V6 家族成員!包括由 V6 引... (繼續閱讀)
1 日前
Samsung 全新超輕薄 AI 摺疊手機系列 Galaxy Z Fold7 及 Z Flip7 現已正式發售!兩款新機以超薄機身設計及超輕重量,成功突破摺機界限,超窄邊框設... (繼續閱讀)
1 日前
HUAWEI 年度拍攝旗艦 Pura 80 Ultra 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我們搶先在泰國曼谷取得實機,為讀者深入體驗這款定價 HK$10,988 的攝影王者。本代產品在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