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Huawei 達爾文廳展示開發成果!5G、5.5G 技術揭秘

文:Tony


▲網上圖片

Huawei 投入了很多資源在 5G 技術的建設,例如超過一半的員工屬研發人員;去年便有約 10% 的營業收入用於研發方面,是全球投入資金研發第四多的公司。其開發成果都在 Huawei 園區的達爾文展廳展示。可惜場內不準拍攝,筆者今次就盡量為大家揭示 Huawei 的網絡技術秘密。

新研發 5G 基站覆蓋範圍多一倍
流動網絡基站鋪設是 Huawei 其中一個重要業務。新研發的 5G 天線基站支援 2G 至 5G 網絡,特點是更省位置。為此科學家研發 「Meta 」高份子物料,可以讓 5G 訊號更穿透,覆蓋範圍亦比一般 5G 站多一倍。

5G 基站亦會利用 AI 技術減少用電,節省更多電費。基站內的零件微型化,例如將 SDIF 天線部份變成一整塊金屬,既節能又可節省電訊商租位置的成本。

室內的 5G 網絡鋪設方面,就開發出微型 5G 基站,可以支援不同電訊商的 5G 頻譜。家用 5G 方面亦有推出 5G CPE Pro 路由器,適合不能鋪設光纖寬頻的家庭。

新光纖線解決易折斷問題
對於光纖寬頻服務,Huawei 亦開發出全新的光纖線。以住的光纖線,雖然被包於保護膠內,但以玻璃纖維製造的主線仍然很容易折斷。Huawei 全新的光纖線卻像一條橡筋,可以彎折多次都不會損壞。

展示 5G 網絡特點
為了讓用家能清楚了解 4G 與 5G 網絡的分別,Huawei 亦有跟營運商及不同公司合作,希望能展現 5G 網絡高速與低時延的特性。例如利用 5G 網絡,可使用全新的通話功能,例如在通話時即時以文字顯示已翻譯的對話;看球賽節目時支援自由視角功能,觀眾可自由切換不同角度觀看。

5G 技術亦能應用在極端的工作環境,例如智能港口,可以透過 5G 網絡遠端遙控操作天車,減低工人長時間在天車內工作的辛勞,亦有自動駕駛及遠程駕駛的技術,方便港口運作。例如南非與泰國等的礦場,都已採用 Huawei 5G 專網服務,低時延地遙控操作礦場的機械,令工人可於更安全的環境下工作。

5.5G 網絡料兩年後面世
最後在達爾文展廳,亦有對 5G 加強版,即 5.5G 網絡展出更清晰的遠景。5.5G 網絡大約在 2025 年就會推出。由於傳送速度更快,畫面解像度達 8K、16K、24K 的 AR 與 VR 畫面亦可支援,同時備有更完善的物聯網連接及智能駕駛能力。

據了解 5.5G 網絡會率先在 2025 年於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沙特、科威特及阿聯酋等地推出。

圖片來源:知乎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Nikon ZR 的推出雖在業界引起廣泛討論,但資深用戶普遍反映 Nikon 在電影鏡頭方面的選擇存在不足。近日 Nikon 似乎正視這一反饋,於昨日發佈預告,...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新一代 iPhone 於今日正式開賣,Apple 一如以往舉行了首賣活動。今年 Apple 店外除了設有已預購並等待即場取機的人龍外,更新增了一條可即場購買的...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iPhone 17 系列手機今日正式推出,首日炒價行情與以往相似,仍以 Pro 與 Pro Max 兩款機型較有獲利空間。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2025 年度海洋攝影師獎(Ocean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得主正式揭曉,由印尼峇里島的潛水攝影師 Yury Ivanov 奪得年度總冠軍。Yury Ivanov 於當...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曾經的手機市場霸主 Nokia,近日正式發佈了全新手機 Mission Safe Phone!這款手機專為....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未來汽車越來越像科幻片走出來般!Toyota 發表的全新電動車 e-Palette,便是顛覆了現時汽車設計框架,變得更像科幻片的車輛,它以多功能用途為核心...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小米近日宣佈,將於 9 月 24 日舉行發佈會。從宣傳圖片可見,屆時將會推出小米 15T 系列手機、小米手環、小米開放式耳機 Pro 及小米 Watch S4 41mm ... (繼續閱讀)
1 日前
新一代 iPhone 雖然要等到 9 月 19 日才正式上市,但已有海外媒體取得實機進行測試。CNN Underscored 記者 Henry Casey 在使用 iPhone Air 與 iPho... (繼續閱讀)
1 日前
據消息指出,Canon 新一代全片幅無反相機 EOS R6 Mark III 或將於 9 月底至 10 月初正式發表,時間點緊接在 Canon Europe 於 9 月 9 日預告的新款 ... (繼續閱讀)
1 日前
DJI 終於發表 Mini 系列無人機的新成員 Mini 5 Pro,屬市場首部重量為 250g 以下,兼配備 1" 感光元件相機的產品,進一步把專業影像規格帶到入門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