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Nikon 仿旁軸機神秘曝光,網民:設計有嚴重缺憾

文:Alex

懷舊復古熱潮停不了!Nikon 剛剛才發表萬眾期待的 Zf,現在就放風尚有一款復古設計的相機等待上場?是廠方想給大家一個大驚喜,還是只是粉絲跟大家開個善意的玩笑?

事緣 Nikon Rumors 在 X(前稱 Twitter)張貼了一張疑似 Nikon 新機的樣本模型圖片。圖片中的 Nikon 相機型號叫 Zs,機身整體設計有點像 Zf 和 Zfc,可以看到機頂有幾個傳盤,但沒有電子觀景器,反而機側加上了光學觀景窗。推文的說明很簡單:Nikon Zs 旁軸取景相機樣本模型,沒有更多的解釋或補充。

Nikon 在 1959 年推出旗下首部單反相機 Nikon F(暱稱 大 F)之前的 10 多年,曾經推出一系列旁軸相機(Rangefinder),其中以 1954 年推出的 S2、1957 年推出的 SP,以及 1958 年推出的 S3 聲名最響!現在所謂的 Nikon Zs,無論型號與外觀都明顯以當年的 S 系列旁軸相機為藍本。至於這款仿旁軸機設計的新機大家是否受落,可看看在 X 上網民的反應。


▲在 1954 年推出的 S2


▲在 1957 年推出的 SP

有網民以接環尺寸為基準,按比例調整的機身尺寸,發現 Zs 比 Z30 要長一截。Z30 是 APS-C 片幅,若以機身高度推斷,Zs 也可能採用相同的片幅,不過希望它是全片幅機的網民佔較多數。一位網民則指出 「Z 接環旁軸機」有個嚴重缺點:Z 接環太大,鏡頭很可能會嚴重遮擋觀景窗的視線,令構圖變得因難甚至無法構圖。除非 Nikon 能夠把鏡頭造到像 Leica M 鏡差不多大小,否則這部「Z 接環旁軸機」很可能需要用 EVF 取景,失去旁軸相機的味道。


▲以接環為基準,按比例調整機身尺寸,發現 Zs 比 Z30 要長一截,而且估計是 APS-C 片幅相機。

Nikon Zs 的出現確為大家帶來一陣喜悅,然而目前尚未聽說 Nikon 有新復古設計相機的傳聞,也沒有其他消息可印證部 Nikon Zs 相機的真確性與可信度。Digicame-info 則明確指出此圖純屬創作圖片,是在 Zf 最初流出推出消息時,有人希望「新機」能像 Nikon 的 S 系列旁軸機而設計,繼而被分享到社交媒體上。

來源:Nikon Rumors

最新消息
25 分鐘前
鳥攝是一門需要因應不同場景靈活應對的攝影藝術。大光圈定焦長鏡(俗稱「大炮」)無疑在畫質和低光環境下表現出色,但拍攝某些鳥種時需要頻繁移動、... (繼續閱讀)
1 小時前
Kodak 近日正式推出兩款全新 35mm 彩色負片菲林——Kodacolor 100 與 Kodacolor 200,標誌著這家傳奇菲林製造商在菲林攝影領域的重要新動向。目前兩... (繼續閱讀)
2 小時前
Tamron 近日於官方網站發布一則技術通告,確認其 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型號 B061)for Canon RF 接環鏡頭與部分新機型存在相容性問...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用無反相機拍片已經非常普遍,不過如果需要長時間作超高清攝錄,機身過熱問題相當值得關注。而 Nikon 在上月推出的 ZR 拍片機雖然機仔細細,但就沒... (繼續閱讀)
1 日前
Sony 全新「百微」鏡頭終於登場!FE 100mm F2.8 Macro GM OSS 為品牌首次以 G Master 級別進軍中遠攝微距領域,更以 1.4x 原生放大率和可外接增距鏡... (繼續閱讀)
1 日前
HUAWEI 近年積極拓展智能穿戴市場,其新推出的 WATCH GT 6 系列以超長續航及精準健康監測功能成為焦點。HUAWEI 更特別於運動與健康實驗室中展示騎行... (繼續閱讀)
1 日前
有著超過 20 年歷史的日本敞篷 K-Car Daihatsu Copen 要離開大家了,Daihatsu 官宣這款經典的 K-Car 跑車確定將於 2026 年 8 月正式停產... (繼續閱讀)
2 日前
Blackmagic Design 在 IBC 2025 展會上發佈了多項 RAW 格式的重要更新,除了將 ProRes RAW 整合至 DaVinci Resolve 20.2 與 Blackmagic Camera 9.8 ...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近日推出的 iPhone Air,以其 5.64mm 的機身厚度成為市場焦點。近日有消息指出,HUAWEI 也正在秘密開發超薄手機,最快可能於年內正式登場。 (繼續閱讀)
2 日前
神級動畫電影《THE FIRST SLAM DUNK》將於 10 月 13 日起於日本全國戲院重映兩星期,新一輪限定周邊商品亦乘勢推出,公仔自然要搶,有件商品更是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