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手持影瀑布流水!Nikon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實測

攝影從來都不應有太多的規限,說到超廣角鏡頭,又有誰說只能限於拍攝風景?Nikon 最新推出的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便首次配備了 VR 防震,以同類鏡頭中獨有的防震功能,鏡頭不單可「大路」的拍攝風景,更可應付光線不足的手持拍攝,用途上可謂更加廣泛。

Nikon 「小三元」初現?

對於大光圈的變焦鏡頭,全段恆定 f/2.8 光圈在規格上當然漂亮,不過伴隨的重量卻未必是人人可以接受,以 Canon 為例,一系列恆定 f/4.0 光圈的變焦鏡反而便更受一般用家歡迎。在完成了「大三元」(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 及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的更新後,Nikon 似乎亦有意向光圈小一級的「小三元」進軍,而首發的正是今次送測的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相比起重量達 1000g 的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僅有 680g 的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明顯要更為輕巧,舉例用於旅遊拍攝,整個行程便會輕鬆得多,至於廠方未來會否陸續推出恆定 f/4.0 的標準及遠攝變焦鏡,大家只好拭目以待了。

首支超廣角 VR 鏡頭

要為「小三元」打響頭炮,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在造工上當然不能馬虎,鏡頭不單在外觀上有一定的氣勢(體積甚至比得上自家的 AF-S Zoom-Nikkor 17-35mm f/2.8D IF-ED),鏡身亦用上鎂合金製造,配合防塵防滴等設計,令鏡頭無論於可靠及耐用性上都達至專業水準。值得一提的是,鏡身雖然於變焦時長度不變,不過前組鏡片卻會前後移動,要提升鏡身的密封性,筆者便建議大家同時加裝保護濾鏡。

配合頂級的 D3s,加上鏡頭本身採用了環形 SWM 超聲波馬達驅動,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的對焦絕對稱得上是快而準,其中透過全時手動功能,用家更可隨時轉動對焦環進行對焦微調,特別對於近距離的特寫拍攝便相當有用。作為首支內置防震的超廣角鏡頭,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最受關注的可說是其 VR II 防震,以廣角端 16mm 為例,系統 4 級的防震理論上便能保持 1 秒手持的穩定!為了驗證一下鏡頭這方面的實力,筆者便特別以 1/4s 的快門手持拍攝瀑布。在慢快門之下,流水已化為絲狀,而令人驚喜的是,即使是如此低的速度手持拍攝,畫面依然相當清晰,可說是打破了已往此類題材必定要配合腳架拍攝的「定律」。

鏡頭變焦時整體長度不變。 對焦距離窗設於鏡身前端。
鏡頭變焦環設計算是寬闊。 支援全時手動對焦。
濾鏡的口徑為 77mm。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為首支配備 VR 防震的超廣角鏡頭。
對焦模式切換及 VR 開關。 VR 功能並未設有如「小黑六」的 Normal 及 Active 模式供用家選擇。
備有防塵防水滴設計。 採用 9 片圓形光圈。

上乘畫質

除了專業的造工與操控,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同樣亦重視內涵,鏡頭於 12 組 17 片的設計中,便用上了多達 2 片 ED 及 3 片非球面鏡片,其中針對內部反射問題,更採用了 Nikon 引以自豪的 Nano Crystal coat 納米塗層技術,用料之「重手」跟定位更高的 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可說是不相伯仲。

超廣角鏡頭由於視角比一般鏡頭要寬,以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為例,廣角端的視角便達到 107°,當中中央跟邊緣的畫質難免會有一定的落差,而對於變焦鏡頭,要同時兼顧兩者可謂難上加難。跟大部份同級鏡頭一樣,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廣角端於全開光圈下邊緣解像便只算一般,幸好收細 1-2 級光圈已有明顯改善,假如主要用於拍攝風景,影響相信不大。隨著焦距移向遠攝,鏡頭中央跟邊緣表現上的差距明顯有所收窄,其中值得一讚的是,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全段色邊及眩光的控制都相當理想,畫面中光差強烈的射燈亦未有明顯的紫邊及鬼影問題,唯一是鏡頭的桶狀變形比較明顯(16mm),對於建築拍攝一類對變形要求較嚴謹的題材,用家便可能需要事後再以軟件進行修正。

防震測試(手持 @ 28mm)


ISO 200、f/18、1/4s [ Ori ]

鏡頭暗角測試


16mm、f/4.0

色差測試(16mm)


ISO 200、f/4.0、1/3s
[ Ori ]

鏡頭變形測試


16mm


28mm


35mm

拍攝樣本

ISO 200、f/6.3、1/50s [ Ori ] ISO 200、f/4.0、1/60s [ Ori ]
ISO 200、f/9.0、1/50s [ Ori ] ISO 200、f/5.6、1/80s [ Ori ]

總結

花上萬元購買一支鏡頭,不難理解用家對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有一定期望。經過一輪測試,正好證明鏡頭在造工以至質素都達至相當高的水平。當然,部份用家可能覺得 f/4.0 的光圈不算突出,不過獨有的 VR 防震卻為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爭回不少分數,隨著越來越多用家轉用 Full Frame,相信此鏡絕對會不乏支持。

Nikon AF-S Nikkor 16-35mm f/4G ED VR 規格

焦距
16-35mm
視角 62°-107° (對角)
最大光圈 f/4
光圈葉片 9 片
鏡頭群組 12 組 17 片,包括 2 片 ED 及 3 片非球面
最近對焦 0.28 m
放大倍率 0.25 x
濾鏡直徑 77mm
尺寸 φ82.5 x 125 mm
重量 680g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Leica 再次為旗下全片幅無反相機 SL3 推出特別版本 SL3 Reporter,新機延續過往 Reporter 特別版相機的標誌性深綠色塗裝,並以高強度芳綸纖維(Ara...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Canon 今天(11 月 6 日)在香港舉辦全新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混合型全片幅相機 EOS R6 Mark III 及配備 F1.2 超大光圈的標準定焦鏡頭 RF 45mm F1....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隨著 Honda 把經典 Prelude 復活並重返車壇,車迷期待著 S2000 能夠復活的一天。可是 Honda 雖然有心,但並不是件易事。近日,主導 Prelude 開發的...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在 Canon 一眾 EOS R 系列全片幅無反相機中,EOS R6 系列一直被視為「速度與實用兼備」的代表作,如今屬「三代目」的 EOS R6 Mark III 終於登場,並...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在不少影友心目中,Canon 的「F1.2」光圈一直是夢幻的象徵,不過也往往代表「貴」和「重」。在今日品牌帶來 EOS R6 Mark III 的同時,亦引入定價極...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由 Alice Camera 重塑而成的 Camera Intelligence 公司,正式推出搭載 AI 技術的 Micro Four Thirds 相機附件 Caira。這款透過 MagSafe 連接 iPhone... (繼續閱讀)
1 日前
Porsche 正式擴展純電動 SUV 陣容,在港發佈全新 Macan GTS 車型,為追求極致駕駛性能的車迷帶來高性能選擇。這款冠以經典 GTS 名銜的電動 SUV,憑...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RF 85mm F1.4L VCM 早前與 Canon Cinema EOS C50 同步發表,在專業電影機的光環下,這顆鏡難免被搶去風頭。然而,85mm F1.4 在 Canon 的 RF ... (繼續閱讀)
1 日前
WhatsApp 最新推出專為 Apple Watch 設計的獨立應用程式,為 Apple Watch 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現在無需取出 iPhone,即可隨時掌握即時訊息... (繼續閱讀)
1 日前
Eastman Kodak 繼先前推出 Kodacolor 系列後,近日再度直接從羅切斯特工廠發行 Kodak Gold 200 與 Ultramax 400 菲林,並採用全新復古風格包裝。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