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簡、便、型? Sigma BF 評測

Sigma L mount 全片幅

文:Brian
攝:Brian、謝飛

Sigma 公布全新概念設計的輕便型無反相機 BF,最大賣點是採用了一體成形方式製造的外殼,加上最少的按鍵安排配以更簡約更直覺化的全新操作介面,讓這部一看就知道是完全與別不同的 BF 更引人注目。不過如此簡約的機身實際操作和拍攝效果是如何呢?今次筆者就借來幫大家試試。

如大家想先更了解此機功能和規格,可先按此閱讀本站早前的介紹文章

▲ 極簡約的 Sigma BF,設計理念跟 Sigma 過去的機種完全不同

▲ 即使機背的按鍵也不多

BF 最大的爭議相信就是其外形設計,採用極簡約的風格。機身正面看被「分成兩半」,中間是鏡頭接環,左邊是菱形壓紋右邊則是平滑無紋,沒有品牌標誌,也沒有閃光燈,設計跟很多歐洲風格的機種相近。向機頂看只有一個大大的快門掣和兩點小小的收音咪孔,細心的話會發現機身前方是較小的,即整體呈梯形,這有點特別。

▲ 機頂的快門掣十分大

▲ 由正頂看會見到原來機身是梯形的

▲ D Pad 上方的 LED 顯示屏可以讓用家快速了解調整時的狀態

機身左邊擁有全機唯一的 I/O ,USB-C 接口,主要是用作充電和取檔用途。沒有了 HDMI 以及音訊 I/O,加上機身顯示屏幕是固定式的,可以想而知此機的確不太主打影片拍攝功能。不過話說回來,此機亦支援了 l-Log,調色更為方便,用作拍攝 B Roll 也是可以的。另外在右邊設有穿手繩的設計,雖然機身壓紋位置並不易跣手,但穿上手繩當然更安心。電池方便今次改用了插入式的,不用「開蓋」,換電也算方便的。說到電池,筆者試用過程中發現電量也算頗快用完的,所以建議用家們最多添一顆後備電。

▲ 35mm、f/5.6、1/1000s、ISO400(可按上圖連結至圖庫下載原相)
在風雪下仍可正常操作,但要記得戴手套

機背 LCD 不能翻動,筆者在試用過程中發現即使將其亮度調至最光,在室外較光時也是較難看清楚的。但這其實是大部份品牌的 LCD 基本都會出現的,所以也算情有可原。機背按鍵都安排得比較大,而且除了 D pad(同時是轉盤)外,其他按鍵都是凹入的設計,但因為面積較大,也是易按的。

▲ 全機只有這個 USB-C 接口讓相機連接電腦或充電

▲ 這是右方穿手繩的位置

▲ 全機只有這裡有 SIGMA 的標誌,而且是新款的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更多主題:Sigma L mount 全片幅
最新消息
17 分鐘前
隨著 Honda 把經典 Prelude 復活並重返車壇,車迷期待著 S2000 能夠復活的一天。可是 Honda 雖然有心,但並不是件易事。近日,主導 Prelude 開發的...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在 Canon 一眾 EOS R 系列全片幅無反相機中,EOS R6 系列一直被視為「速度與實用兼備」的代表作,如今屬「三代目」的 EOS R6 Mark III 終於登場,並...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在不少影友心目中,Canon 的「F1.2」光圈一直是夢幻的象徵,不過也往往代表「貴」和「重」。在今日品牌帶來 EOS R6 Mark III 的同時,亦引入定價極...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由 Alice Camera 重塑而成的 Camera Intelligence 公司,正式推出搭載 AI 技術的 Micro Four Thirds 相機附件 Caira。這款透過 MagSafe 連接 iPhone...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Porsche 正式擴展純電動 SUV 陣容,在港發佈全新 Macan GTS 車型,為追求極致駕駛性能的車迷帶來高性能選擇。這款冠以經典 GTS 名銜的電動 SUV,憑...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RF 85mm F1.4L VCM 早前與 Canon Cinema EOS C50 同步發表,在專業電影機的光環下,這顆鏡難免被搶去風頭。然而,85mm F1.4 在 Canon 的 RF ... (繼續閱讀)
1 日前
WhatsApp 最新推出專為 Apple Watch 設計的獨立應用程式,為 Apple Watch 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現在無需取出 iPhone,即可隨時掌握即時訊息... (繼續閱讀)
1 日前
Eastman Kodak 繼先前推出 Kodacolor 系列後,近日再度直接從羅切斯特工廠發行 Kodak Gold 200 與 Ultramax 400 菲林,並採用全新復古風格包裝。此...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香港昨日於社交媒體發布預告,宣布將於香港時間 2025 年 11 月 6 日上午正式公布 EOS 新產品。根據官方釋出的產品輪廓圖像與近期業界傳聞綜合... (繼續閱讀)
1 日前
香港街道名稱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年來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興起了「拿著麥當勞紙袋在麥當勞道拍照」、「到快富街祈求一夜暴富」等結合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