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 System 終於在 9 月 10 日發表了傳聞已久的 M.Zuiko Digital 專業級超遠攝變焦鏡頭 50-200mm F2.8 IS PRO。早在 2023 年,當時已有傳聞指 OM System 的鏡頭路線圖中正在開發一支專業級遠攝變焦鏡頭,其目的顯然是彌補 ED 40-150mm F2.8 PRO 在焦段上的限制,同時為 ED 40-150mm F2.8 PRO 用戶提供升級選擇,畢竟 ED 40-150mm F2.8 PRO 雖然表現出色,但已是 2014 年發表的產品。而 2022 年推出的 ED 40-150mm F4.0 PRO 則主要針對 M4/3 新用戶,相信 40-150mm F2.8 PRO 用家未必會考慮「降級」選購。
▲比較 40-150mm F2.8 PRO(左)與 50-200mm F2.8 IS PRO(右),可見後者明顯更為巨型,外觀上亦更見專業。
ED 50-200mm F2.8 IS PRO 鏡頭提供等效 100-400mm 的焦距範圍,同時維持 F2.8 恆定大光圈,可說是 M4/3 作為小片幅系統獨有的技術優勢。今次新鏡同樣以 OM System 的旗艦級鏡頭作定位,與同廠另一款發表於 2020 年的「白鏡」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合組 OM System 超遠攝變焦鏡頭陣容。
▲ED 50-200mm F2.8 IS PRO 加上 ED 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OM System 現時的「白鏡」共有兩支,配合 OM-1 Mark II 旗艦機,共同組成品牌的專業生態攝影系統重要部分。
鏡身設計一覽
▲50-200mm 的等效焦距為 100-400mm,全焦段提供 F2.8 恆定大光圈。
▲配備對焦環(上)及變焦環(下),變焦環設有多個常用焦距的標記。
▲採用內變焦設計,使鏡身在 50mm 廣角端及 200mm 遠攝端時長度保持一致,有效減少變焦時的重心變化,讓攝影師進行高倍數變焦時不必擔心鏡頭平衡問題,而能專注於拍攝本身。
▲濾鏡口徑為 77mm,前鏡片的氟塗層有助減少沾上灰塵、水滴、油脂等污垢的機會
▲鏡身設定包括對焦限制開關(0.78m-3m / 全範圍 / 3m-無限遠)、對焦模式開關(AF / MF)、IS 影像穩定功能(開 / 關),都是專業級超遠攝鏡頭常見的設定。
▲怎樣使用預設對焦功能:確保 L-Fn 按鈕開關設為 PRESET;先按下 SET 按鈕儲存目前的對焦位置,之後再按下 L-Fn 按鈕,即能調用已儲存的距離進行對焦。
▲設有四個 L-Fn 按鈕,按下任何一個按鈕時,預設功能為暫停 AF 操作並鎖定焦點,此外亦可透過相機選單將按鈕設定為其他功能。
▲腳架座兼容 Arca-Swiss 夾具,可大幅度打開方便裝拆。
▲隨鏡附送 LH-82C 遮光罩,另外 LSC-1127 鏡頭袋亦為附送配件。
▲遮光罩上設有開口窗,方便調校CPL偏光鏡。
▲50-200mm F2.8 IS PRO 配搭旗艦機 OM-1 Mark II 使用,總重量約為 1,849g。
作為 M4/3 系統小片幅系統的優勢,ED 50-200mm F2.8 IS PRO 提供 4 倍光學變焦及 F2.8 恆定大光圈,重量僅 1,250g,在其他品牌的全片幅及 APS-C 片幅系統中,實難找到相似規格。
以 Canon EOS R 系統為例,雖然有 RF100-400mm F5.6-8 IS USM 這種相同焦段的鏡頭,但光圈只有 F5.6-F8。若要實現全焦段 F2.8,則需搭配 RF100-300mm F2.8 L IS USM 和 RF400mm F2.8 L IS USM,總重高達 5,480g。至於 FUJIFILM X 系統則因沒有完全等效 100-400mm 的鏡頭,只能用 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 配合 XF 200mm F2 R LM OIS WR + XF1.4X TC WR 來實現,但總重量也達 3,390g。而無論 EOS R 或 FUJIFILM X 系統,都需要兩支鏡頭才能覆蓋等效 100-400mm F2.8 的範圍,不如 50-200mm F2.8 IS PRO 一支鏡頭來得靈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