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超廣角「菜」鏡: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實測

不同鏡頭所拍攝的影像會有不同的「味道」,對於追求高質素的用家,不少便鍾情於 Carl Zeiss 獨有的「菜」味。趁著近日晴朗的天色,本站便特別找來超廣角的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進行測試,一看「菜」鏡於風景拍攝中,能否比起原廠有更好的發揮。

出身名門

副廠鏡一般都以性價比作為最大的賣點,不過對於走經典路線的 Carl Zeiss 來說則一定是例外。即使現時 Carl Zeiss 的 ZE、ZK、ZF 等單反鏡頭交由日本的 Cosina 代工生產,不過鏡頭卻同樣擁有 Carl Zeiss 的優良血統,以頂尖的光學質素與名氣,難怪在現今事事講求快速的年代,手動的 Carl Zeiss 鏡頭依然受不少用家所追捧。

說回今次送測的主角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不說不知,原來 Distagon 這個字是由 Distance(距離)和 Gonio(角度)演變而來,指的是鏡組最後一片的鏡片跟底片(或現時的感光元件)有一定距離,目的是要容下單反相機中反光鏡等組件,光學上通常稱之為逆焦式的廣角設計 (Retrofocus)。這種光學設計源自 1929 年 Angenieux 的 Ball & Bowen,初時用於電影放映機,而現在 Distagon 設計則主要用於 18mm 至 35mm 焦距的廣角單反鏡頭,特色是變形輕微,且中央解像力高。

「玩法」不同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整支以全金屬設計,造工方面可說是無可挑剔,鏡身紮實程度絕對比得上原廠的頂級系列,唯一是 510g 的重量比起近似規格的鏡頭要略重。一如以往,鏡頭鏡身以略為反光的黑漆處理,前端配以搶眼度十足的銀色金屬鏡環,外觀高貴之餘,亦顯示出其不一樣的定位。

雖然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以全手動進行對焦,不過對於習慣使用 AF 自動對焦鏡頭的用家其實亦不用過份擔心,一來超廣角鏡頭的景深較深,二來鏡頭亦內置了晶片提供對焦確認,操作方式跟大家平常由 AF 切換至 MF 模式拍攝其實分別不大。透過寬闊的對焦環,鏡頭可帶來相當流暢的操控感。當然,手動鏡頭於「玩法」上跟自動鏡頭亦略有不同,例如鏡頭於鏡身便特別刻有景深尺,以便用家得知不同光圈與對焦距離下畫面的清晰範圍,對於街頭 Snapshot 等一類講求快速反應的題材,可謂相當有用。

最近對焦距離為 0.3m。 鏡身刻有景深尺。
鏡頭於日本製造。 鏡頭的光圈以全電子控制。

 

高水準影像

作為 Carl Zeiss 鏡頭的其中一員,相信用家對於 Distagon T* 3.5/18 ZE 的質素都抱有極高的期望。跟近年大部份鏡頭強調採用多片特殊鏡片不同,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於 11 組 13 片的鏡組中,並未用上任何低色散,又或是非球面鏡片。而要保持高質,廠方便轉而從結構入手,利用浮動鏡片設計,鏡頭內的鏡組在對焦時會獨立移動其位置,目的是保持鏡頭於最近拍攝距離至無限遠對焦,都可維持影像銳利。於實拍之中,鏡頭便充分證明設計出色之處,不單色邊輕微,邊緣畫質亦未有大幅下降,更難得的是,無論是拍攝近距離抑或是遠距離主體,鏡頭在未有採用非球面鏡下變形竟然不算嚴重,以一支超廣角鏡頭來說,表現絕對是值得一讚。

拍攝風景時難免會遇上一定的光差,鏡頭的鍍膜於這時便顯示出其價值。利用 Carl Zeiss 一直引以自豪的 T* 多層鍍膜,在面對太陽直射的極端測試中,Distagon T* 3.5/18 ZE 雖然依然出現輕微的光斑,不過反差卻未有降低,於多張相片中,同時可見此鏡的色彩還原極佳,略為飽和的色彩取向於風景拍攝中便相當討好。超廣角鏡頭大多會出現邊角失光,而且光圈愈大失光便愈嚴重。Distagon T* 3.5/18 ZE 在這方面的情況也屬於較明顯,全開 f/3.5 光圈下邊角失光約有 1.5EV,收細光圈可改善問題。不過而利用這種暗角「效果」,用家於拍攝上反而有另一種玩法,例如將被攝物件放於中央的位置,主體便能更為突出,相比看起來較有戲劇化的效果,相比起用 photoshop 模仿出來的黑角效果更為「天然」。不過如果相片是用於商業或紀錄性質拍攝,這種暗角當然是可免則免了。

採用了誇張的 82mm 濾鏡口徑。 11 組 13 片的鏡組結構中採用了浮動鏡片設計。

 

鏡頭暗角測試 (無限遠對焦)

f/3.5 f/4.0
f/5.6 f/8.0
 
f/11.0  

 

眩光測試


f/5.0

 

色差測試


ISO 100、f/5.6、1/500s

鏡頭變形測試

總結

只論性價比,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當然比不上一眾副廠甚至是原廠。但作為一支手動鏡頭,Distagon T* 3.5/18 ZE 於鏡身的質感,以至是手動對焦那種細膩感覺比起一般日系鏡頭便明顯更有個性。對於追求拍攝品味的用家,或許可透過這支鏡頭,重拾底片年代的拍攝感覺。

拍攝樣本(EOS 5D Mark II、Raw 直轉 Jpeg)

ISO 100、f/5.6、1/500s [ Ori ] ISO 100、f/8.0、1/250s [ Ori ]
ISO 100、f/11、1/80s [ Ori ] ISO 100、f/8.0、1/250s [ Ori ]
ISO 100、f/5.6、1/500s [ Ori ] ISO 100、f/5.6、1/500s [ Ori ]
ISO 100、f/3.5、1/800s [ Ori ] ISO 100、f/3.5、1/1000s [ Ori ]
ISO 100、f/6.3、1/640s [ Ori ] ISO 800、f/5.0、1/320s [ Ori ]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規格

焦距 18mm
視角 99°
最大光圈 f/3.5
光圈葉片 9
鏡頭群組 11 組 13 片、採用了浮動鏡片設計
最近對焦 0.3m
濾鏡直徑 82mm
尺寸 87 × 84 mm
重量 510g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Skylum 推出的 AI 修圖軟件《Luminar Neo》自 2022 年面世以來,憑藉實用易上手的功能及親民價格,一直深受攝影愛好者歡迎。《Luminar Neo》於今年 ...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車迷們等了很久的新一代 Supra 有新消息,Toyota 官方宣佈,新 Supra 全由內部獨立開發,意味著不會再與 BMW 合作。這款備受期待的第六代傳奇跑車,...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Apple 投資的《F1 電影》被視為今年最具票房潛力的作品之一,為進一步提升觀影熱潮,香港地區特別重新上映 IMAX 版本,並破天荒推出專為 iPhone 設...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Insta360 最近推出了限量版 Satin White X5 360 全景相機,主打太空級性能測試和新配件 ND 濾鏡,成為業界焦點。這款 Satin White X5 延續了標準版...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近年來在摺疊屏幕手機領域最為積極的品牌,HONOR 可謂當之無愧。最新推出的 HONOR Magic V5 雖然維持 HK$10,999 的定價,卻在多方面進行了顯著強化...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距離 Apple 慣常發表新 iPhone 的時間大約還有一個月,估計 Apple 已經正在生產 iPhone 17 系列手機,準備在 9 月中下旬進行全球發售。除了 Apple ...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Subaru BRZ 有新消息,他們歐洲市場負責人 David Dello Stritto 在接受《Autocar》專訪時透露,第 3 代 BRZ ,很可能轉型為純電動車重返歐洲市場。...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踏入 8 月,Sigma 將會有多款新鏡空群而出,其中 200mm F2.0 DG DN|Sports 幾乎是當中的焦點,新鏡毫無懸念會提供 Sony E 與 Leica L 接環版本,並... (繼續閱讀)
1 日前
作為其 Art 系列針對 APS-C 無反相機的首款標準變焦鏡頭,Sigma 17-40mm F1.8 DC Art 除支援 Fujifilm X、Sony E、 L-Mount 系統外,更是 Sigma 首...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OR 近日宣佈進佔香港手機市場份額第二位置,今日再度於香港市場帶來強勁新機,包括備受期待的摺置屏幕手機 Magic V5、旗艦級平板 MagicPad 3,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