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Konica Minolta DiMAGE G400 測試報告

手動設定光圈及快門速度,Konica GT Hexanon 鏡頭,Hybrid AF 高速對焦

世事無十全十美,數碼相機亦然。一部小巧的數碼相機,少不免在各方面會有點犧牲,例如耗電、照片質素、手動功能等等,很多時都是大機比小機好。不過 Minolta 最近推出的 DiMGAE G400 就在各方面做到很好的平衡,Konica GT Hexanon 鏡頭的表現跟不少 Prosumer 級數 DC 不相伯仲,而且又可以手動設定光圈及快門速度,但機身尺寸只屬於超小巧級數。如此一部可以幫大家拍得好照片的小機,在款式花多眼亂的數碼相機市場裡實在有點久違的感覺。

Konica GT Hexanon 鏡頭

Hexanon 這個名字可能真的快給人遺忘了,尤其是 Konica 跟 Minolta 合拼之後,以 Hexanon 鏡頭聞名的 Konica 相機也許快要變成歷史文物。想不到 Hexanon 會以另一個形式在 Minolta 的數碼相機出現,較早前推出的 G500 及現時的 G400 都是用 Hexanon 鏡頭的,而 G400 的 Hexanon 鏡頭更加上了 Minolta 的 GT 頂級鏡頭標誌,以說明這枚鏡頭是 Konica 及 Minolta 的共同開發產品。GT Hexanon 加上成熟的影像處理技術,令 G400 拍出來的照片清晰無比,雜訊亦出奇的低。去到 ISO 400 是 G400 感光度的極限,雜訊也正常地增加,不過只影響照片的暗部,光位仍然算是乾淨,沒有太多的熱點產生。由於 Noise Reduction 會在 1/2 秒或更慢快門開啟,雜訊也不見得在夜景照片中大幅出現。只不過 Noise Reduction 處理時間頗長,拍完一幀夜景照片,要需時約數秒去處理,曝光時間愈長,處理時間也愈長,這方面有點像當年推出的 Canon EOS D30。


G400 的 GT Hexanon 鏡頭是全機的精髓所在。

就算去到 ISO 400,G400 的表現仍然是從容不迫。

敞門設計保護足

最經典的拉開式的鏡頭蓋 DC,當然是 Canon PowerShot S 系列,不過在超小巧數碼相機類別中,這種設計屬於少見。G400 由於採用了拉開式的鏡頭蓋設計,鏡頭受碰撞而損壞的機會大大減低,加上全機以合金鑄造,予人紮實、堅固的感覺。1.5" 的 LCD 不算大,76,800 像素亦不算高規格,但畫面光度剛剛好,顏色也得來自然,加上重播時可以放大很多倍,檢視照片時不會有太大困難。機身 Build Quality 十分之好,敞門在推拉時沒有過鬆或過緊的現象,不過 G400 的機面及 LCD 表面較為容易留下手指紋,對於愛整潔的用家來說,可能要經常拿出來抹拭一番。

G400 以一枚專用鋰充電池驅動,我們試過在充滿電池後開啟閃光燈及 LCD 連續拍攝超過 700 張也沒有問題,當然在日常開開停停的使用情況下一定拍不到 700 張,不過拍攝大半天也絕對可以應付得到。隨機已附有一個快速充電器,用家不需透過機身充電。G400 的機身上就只有 USB 插槽,並沒有 AV 輸出功能,即是說大家只能在電腦或機背 LCD 上重看照片了。


G400 的鏡頭蓋保護十分全面。

G400 的機身只設有 USB 插槽。

隨機附有自動變壓獨立快速充電器。

G400 設有內置揚聲器,重播短片時可以發聲。

同時支援 SD 及 Memory Stick

多數超小型數碼相機只會對應一種記憶卡,只有少數 Prosumer 級數碼相機才會提供多於一種的記憶卡選擇,例如 Olympus C-5060WZ、Fujifilm S7000、Sony DSC-F828 等。G400 竟然可以同時支援 SD 及 Memory Stick 記憶卡,實在是絕無僅有的設計。不過 Memory Stick 只可算是後備選擇,因為最大容量的 Memory Stick Select 也只有 256MB,而 G400 又不支援 Memory Stick Pro,所以 SD 記憶卡還是正路之選。


G400 可同時支援 SD 及 Memory Stick,不過就不支援 MS Pro。

G400 設有對焦輔助燈。

Hybrid AF 高速對焦

由於 G400 的機身小,因此按鈕的數目也自然不多,不少模式及功能(例如手動曝光模式、ISO、場景選擇等)都需要進入 Menu 設定。不過常用的微距、閃燈模式都可以透過機身上的十字左、右鍵設定。在 P、A 及 M 曝光模式時,大家還可以上、下鍵來設定白平衡、曝光補償、光圈等。不過 G400 的上、下方向鍵並沒有標示,如果大家記性不佳,可能要用多幾次才記得按下鍵設定白平衡、按上鍵設定光圈。雖然光圈只有兩級可以揀,不過光圈先決及手動曝光模式在小機之中是少有功能,對於不少攝影愛好者來說,這總比只有全自動曝光好得多了。

對於一部小機來說,G400 的功能已經屬於多元化,既有多種場景模式,感光度又可選擇 ISO 50 - 400,尤其是可以拍攝 320 x 240 @ 15 fps 有聲短片,更是大受家庭用家歡迎。以前的小機近攝能力只是一般,最近對焦距離有 10cm 已經算是不俗。G400 的 GT Hexanon 鏡頭不僅結像清晰,近攝能力也很不錯,最近對焦距離只需 5cm。以 G400 拍攝出來的微距照片,絕對可以用纖毫畢現來形容。

除了功能之外,G400 亦特別加快了操作的速度,起動時間只需 0.7 秒,相機的電子系統看來像是不需要 Warm Up 似的,鏡頭伸出機體之後便可以立即拍攝了。此外,由於 G400 的對焦系統由外部及內部 TTL 兩組構成,屬於 Hybrid AF 設計,所以對焦方面有非常之高速的表現,對焦需時只約為 0.2 秒。Hybrid AF 近來受到愈來愈多的數碼相機採用,主要用於先天性對焦較慢的高倍變焦機種,例如 Minolta Z1、Kodak DX6490 及即將推出的 Canon PowerShot Pro 1 等。G400 雖然只是 3x 變焦,不過 Hybrid AF 的對自動對焦的幫助同樣顯著。G400 的對焦能力在晚間就顯得較弱,雖然有對焦輔助燈,不過在拍攝夜景時不時會碰到對焦不到的情況,這時用 G400 的手動對焦功能便可以派上用場。


G400 觀景器旁的兩個小窗,就是 Hybrid AF 系統的外置對焦器。

G400 的十字方向掣可以用來調較微距、閃燈模式、白平衡、光圈等。

G400 的菜單可以選擇中文介面。

G400 LCD 雖然只有 1.5",不過顯示的資料相當豐富,拍攝模式、餘下張數、正在儲存的記憶卡、電量、曝光補償值、白平衡設定、閃燈模式、光圈等資料都可以一目了然。

測試 ISO 感光度

ISO 5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測試白平衡(戶外密雲)

G400 有自動白平衡及數個白平衡預設,不過並沒有手動調節白平衡功能,對於強調手動功能的 G400 來說是美中不足。不過幸好自動白平衡的表現不俗,在複雜光源環境下可能比起預設白平衡還要好用。

自動
預設

解像度測試

有讚

  1. 起動及對焦超快,快門時滯短,拍 Snap Shot 一流。
  2. 有光圈先決及手動曝光,同級少有。
  3. 可同時支援 SD 及 Memory Stick,明益 Sony 用家。
  4. 短片有聲而且無間斷。
  5. 畫質超水準。

有彈

  1. Noise Reduction 處理時間長。
  2. 菜單有中文介面不過不夠易用。
  3. 機面及 LCD 表面容易留下手指紋。
  4. 沒有 Video 輸出。
  5. 夜間對焦能力一般。

總結

一部機身又細、功能又多、照片質素不俗的 DC,可能是不少攝影愛好者的 Dream 機。以往 Canon Digital IXUS 系列最受大家歡迎,今年 Minolta 這部 DiMAGE G400 就以黑馬姿態跑出,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以 G400 的功能來說,$2980 的定價似乎有所折讓,可能 Minolta 只希望以這部 DC 作為市場的試金石,本身並不抱太大期望。如果 Minolta 能夠在外型及 Gimmick 功能方面再下功夫,相信不難與 Digital IXUS 400、Optio S4、Exilim Z4 等袖珍班霸在市場上一較高下﹗

 

Konica Minolta DiMAGE G400

  • 推出日期: 約 2003 年 12 月
  • 感光元件像素: 423 萬像素
  • 有效像素: 400 萬像素
  • 感光元件大小: 1/2.5 吋
  • 感光元件種類: CCD
  • 最大解像度: 2272 x 1704
  • 自動對焦情況:
    • 支援 Rapid AF(外置被動對焦及 CCD Video 對焦)
  • 曝光模式:
    • 支援光圈先決
    • 支援手動曝光
  • 快門速度: 1 / 2000 至 15 秒
  • ISO 感光值: 自動 / 50 / 100 / 200 / 400
  • LCD 熒光幕: 1.5 吋 (76,800 像素) TFT LCD,可調較光度及色彩
  • 儲存媒體: SD/MMC、Memory Stick
  • 電池種類: NP-600 鋰充電池
  • 機身重量: 145 克
  • 體積: 93.5 x 55.5 x 23 mm
 

DCfever 相薄

我們一共收錄了 12 張 Minolta DiMAGE G400 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Leica 再次為旗下全片幅無反相機 SL3 推出特別版本 SL3 Reporter,新機延續過往 Reporter 特別版相機的標誌性深綠色塗裝,並以高強度芳綸纖維(Ara...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Canon 今天(11 月 6 日)在香港舉辦全新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混合型全片幅相機 EOS R6 Mark III 及配備 F1.2 超大光圈的標準定焦鏡頭 RF 45mm F1....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隨著 Honda 把經典 Prelude 復活並重返車壇,車迷期待著 S2000 能夠復活的一天。可是 Honda 雖然有心,但並不是件易事。近日,主導 Prelude 開發的...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在 Canon 一眾 EOS R 系列全片幅無反相機中,EOS R6 系列一直被視為「速度與實用兼備」的代表作,如今屬「三代目」的 EOS R6 Mark III 終於登場,並...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在不少影友心目中,Canon 的「F1.2」光圈一直是夢幻的象徵,不過也往往代表「貴」和「重」。在今日品牌帶來 EOS R6 Mark III 的同時,亦引入定價極...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由 Alice Camera 重塑而成的 Camera Intelligence 公司,正式推出搭載 AI 技術的 Micro Four Thirds 相機附件 Caira。這款透過 MagSafe 連接 iPhone... (繼續閱讀)
1 日前
Porsche 正式擴展純電動 SUV 陣容,在港發佈全新 Macan GTS 車型,為追求極致駕駛性能的車迷帶來高性能選擇。這款冠以經典 GTS 名銜的電動 SUV,憑...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RF 85mm F1.4L VCM 早前與 Canon Cinema EOS C50 同步發表,在專業電影機的光環下,這顆鏡難免被搶去風頭。然而,85mm F1.4 在 Canon 的 RF ... (繼續閱讀)
1 日前
WhatsApp 最新推出專為 Apple Watch 設計的獨立應用程式,為 Apple Watch 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現在無需取出 iPhone,即可隨時掌握即時訊息... (繼續閱讀)
1 日前
Eastman Kodak 繼先前推出 Kodacolor 系列後,近日再度直接從羅切斯特工廠發行 Kodak Gold 200 與 Ultramax 400 菲林,並採用全新復古風格包裝。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