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長短火齊出擊:Panasonic FZ100 及 FX75 正式登場

Panasonic 新一波新機之中,LX5 固然成為大家的焦點,不過其他機款的實力其實亦不容忽視。日前 Panasonic 香港正式發表的,便分別有主打高倍的 FZ100 及以 24mm 超廣角作賣點的 FX75,配合 Micro 4/3 系統,廠方並同時推出了 M4/3 首支魚眼鏡頭 LUMIX G FISHEYE 8mm / F3.5。

24 倍變焦、Full HD 拍片、高速相片影片拍攝:Panasonic DMC-FZ100

高倍 Prosumer 相機向來都不乏選擇,要吸引用家,相機當然要有獨特的賣點。而 FZ100 作為高倍 FZ 系列的最新成員,便實行以專業的攝錄功能作為號召。相機不單支援高質的 1920 x 1080 50i 的 Full HD 影片拍攝,更有齊 P/A/S/M 模式,而除了機頂設有立體聲收音咪,用家亦可接上 DMW-MS1 外置收音咪,以進一步提升影片的音響效果。初步試用下,發覺鏡頭在拍片期間變焦不只流暢,亦相當寧靜,比較有趣的是,相機並內置了高速拍片模式,容許相機以 220fps 的超高速拍攝(解像會降為 QVGA),拍攝後再以正常的 30fps 播放,一切動作便有如動作電影中常見的慢鏡。

FZ100 的攝錄功能雖然強勁,不過廠方亦同樣強調相機於拍攝方面的增強。相機其中一支 24 倍變焦鏡頭便可提供同類相機中少有的 25mm 超廣角,而另外相機亦用上全新的 1410 萬像 MOS,利用微結構技術(Microfabrication Technology),有關人員便透露感光元件無論於集光性能,以至是低光表現都大有提升。GH1 中的高速數據輸出技術,於 FZ100 身上亦得以應用,於 1410 萬全解像下,相機便可以 11fps 的速度拍攝,速度絕對不下於現時 Nikon D3s 等旗艦級專業單反,降低解像至 350 萬,相機甚至可以 60fps 的高速拍攝,保證用家不會錯過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針對進階用家的同時,FZ100 對於入門用家亦同樣可輕鬆上手,利用 iA 智能自動模式,用家基本上只需按下快門,相機已「懂得」使用最佳的設定拍攝。而為了應付超低光拍攝,FZ100 並加入了全新的 Motion Deblur 動態減震功能,功能透過結合像素以提高感光度,從而提高快門速度,記者會現場所見,效果便頗算明顯。

Panasonic DMC-FZ100 經已正式推出,定價為 HK$ 4,990。

配備一個多角度的 3.0 吋 LCD。 鏡頭於遠攝時狀態。
配備一支 Leica 24倍光學變焦鏡頭,提供 25mm 廣角。 機頂的拍攝模式轉盤、錄影及快門等按鈕。
機背按鈕。 對焦模式切換。
機頂設有立體聲收音咪。 相機亦可接上外置收音咪。
設有 Hot Shoe 位置。 採用 SD/SDHC/SDXC 記憶卡及專用鋰電。
接上遠攝配接鏡頭後可造出 1020mm 的超遠焦距。 DMW-LT55 配接鏡頭及 DMW-LA5 鏡頭轉接器。
提供 1410 萬的解像。 支援 Raw 拍攝。
最高感光度為 ISO 1600。 支援以 60fps的高速拍攝(3.5MP)。
內置Intelligent Resolution 技術。 色彩模式中新增了針孔拍攝等效果。
支援 1080i 的 AVCHD 全高清拍片。 設有 P/A.S/M 拍片模式。
於 QVGA 解像下,相機可以 220fps 的高速拍片。 設有 Sound Zoom 功能。

測試相片


ISO 400、f/5.6、1/80
[ Ori ]

 

Panasonic Lumix DMC-FZ100 規格

24mm 超廣角大光圈鏡頭、一觸即拍功能:Panasonic DMC-FX75

輕便大光圈 DC 似乎是一種趨勢,早前便先有 Canon Powershot 系列的 S90,再有 IXUS 系列的 300 HS,而 Panasonic 亦不示弱,FX75 便同樣擁有 f/2.2 的明亮大光圈。相機所配備的一支 Leica DC Vario Summucron 鏡頭不單光圈比一般 f/2.8 鏡頭明亮 1.6 倍,更提供了 24mm 的超廣角,而在大量非球面鏡及 1 片只有 0.3mm 厚的超薄非球面鏡片的幫助下,鏡頭可說是集輕巧、廣角與高質於一身。

轉看機背,大家可能會發覺 FX75 按鈕不多,原來相機跟早前的 G2 一樣採用了 Touch Screen 設計。透過機背一個 3.0 吋的 23 萬像輕觸式 LCD,用家不單可快速的切換各種設定,相機甚至可如 G2 一樣進行 Touch AF 以及 Touch Shutter 的方式觸控拍攝,於重播時,用家只需於畫面輕掃已可快速跳至下一張相片,操作上相當靈活方便。

雖然作為一部輕便 DC,但 FX75 於功能方面絕對可比得上進階的 FZ100,相機有齊 iA 智能自動模式、Motion Deblur 動態減震、HD 高清攝錄等功能不在話下,更加入了美膚模式,對於一眾愛美的女生,從此應該可於拍攝前省下不少化妝的時間。

Panasonic DMC-FX75 經已正式推出,定價為 HK$ 2,890。

配備一支大光圈的 Leica DC Vario Summucron 鏡頭。 機頂的快門及專用拍片按鈕。
由於採用 Touch Screen 設計,機背按鈕相對較為簡約。 使用 SD/SDHC/SDXC 記憶卡及專用鋰電。
提供 1410 萬的解像。 最高感光度為 ISO 1600。
採用 Touch Screen 操作。 支援 Touch AF 及 Touch Shutter 功能。
Motion Deblur 動態減震可有效提高快門速度,從而於光線不足的環境下拍出清晰的相片。 新增的美膚模式分別設有 3 種不同的膚色及強度。
內置Intelligent Resolution 技術。 支援拍攝高清 AVCHD 影片。

測試相片


ISO 400、f/4.5、1/250
[ Ori ]


Panasonic Lumix DMC-FX75 規格

Micro 4/3 首支魚眼鏡頭:LUMIX G FISHEYE 8mm / F3.5

為了進一步壯大 Micro 4/3 的陣容,Panasonic 亦同時發表了系統首支魚眼鏡頭,足足可拍攝出 180° 的超廣視角。比起 135 系統的魚眼鏡頭,Panasonic 這支僅重 165g 的 LUMIX G FISHEYE 8mm / F3.5 明顯是輕巧得多,鏡頭採用了內對焦設計,對焦時鏡身長度保持不變,而利用只有 10cm 的最近對焦距離,用家更可於近攝時造出極誇張的透視及變形效果。

Panasonic LUMIX G FISHEYE 8mm / F3.5 經已正式推出,定價為 HK$ 6,800。

鏡頭可裝上專用的後置式 22mm 膠片濾鏡。

Panasonic LUMIX G FISHEYE 8mm / F3.5 規格

相關新聞:

一不離二:Panasonic Lumix DMC-FZ100 及 FX700 全高清曝光
180° 魚樂無窮:Panasonic LUMIX G FISHEYE 8mm / F3.5 登場

查詢︰2833 0955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久未有新消息的 Porsche 911 車系,廠方發表三款採用四驅系統的 S 級型號:Carrera 4S、Carrera 4S Cabriolet 以及 Targa 4S,進一步擴展 911 的四...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Asus 推出專業級顯示屏 ProArt Display 6K PA32QCV,主打極致色彩精準度與高動態範圍顯示能力,針對攝影師、影片剪接及視覺創作等專業用家而設。這...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Canon 日前於中國上海舉行的國際攝影器材與數碼影像展(P&I)上,首次對外公開展示旗下最高解像度的 4.1 億像素全片幅 CMOS 感光元件(型號:LI8030...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HUAWEI Pura 80 Pro 及 Pura 80 Ultra 已率先在港進行預售,今次選擇了在相當有人民風情的曼谷舉行發佈會,當中除了這兩款手機都有同場面世之外,還...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HUAWEI Pura 80 系列終於在香港正式公佈,今次 HUAWEI 為香港用戶帶來 Pura 80 Pro 及 Pura 80 Ultra 兩款新機,定價由 HK$7,998 起,將於 8 月 6 ...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台灣年輕攝影師蔡定邦憑藉攝影集《水噹噹的金雲阿姨》榮獲 2025 年(Hasselblad Foundation Awards)哈蘇基金會國際攝影書出版獎金,與波蘭攝影師 ...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一眾外國政要當中,捷克總統 Petr Pavel(彼得.帕維爾)或許是最具攝影熱情的一位。日前,他突然現身於捷克布爾諾(Brno)舉行的 MotoGP 世界電... (繼續閱讀)
1 日前
Kia 在入門級純電車款態度相當進取,繼 EV2 Concept 後,更入門的 EV1 車型也蓄勢待發。近期 Kia 註冊了「EV1 Land」和「EV1 Wave」的商標,意味著... (繼續閱讀)
1 日前
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說法,說新接觸攝影的朋友,不用在意一些基本功:快門-光圈-ISO、過曝/曝光不足、構圖(如水平線),反正,快門按下去,拍就對了。 (繼續閱讀)
1 日前
Subaru 的純電 Crossover SUV 繼 Solterra 後終於有一輛全新款式,他們在紐約發表了全新 Uncharted 純電 SUV,預計會在 2026 年初上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