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愈輕愈貴:Canon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實測

大炮級長鏡除了價錢之外,向來都跟重量掛鉤。不過對於今次送測的 Canon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來說,相信新鏡這種「呃秤」用家對卻一定受落,鏡頭不只強調同級最輕,亦進一步加本身的強操控與質素,以高達 HK$ 90,980 的定價,到底實力如何? 看過以下測試便自有分曉。

比上代輕足 1.5kg

大光圈 300mm 及 400mm 鏡頭一向都是運動、生態攝影師的最愛,而比起 500mm、600mm 一類長炮,鏡頭雖然在焦距方面較為輸蝕,但利用 f/2.8 的大光圈優勢,鏡頭卻可在保持自動對焦功能之下,另外配搭 1.4x 或 2x 增距鏡,拍攝焦距可謂更有彈性。世上當然沒有免費午餐,大光圈換來的代價便是重量,其中 Canon 上代的 EF 400mm f/2.8L IS USM 便重達 5300g,鏡頭不只比同期的 EF 500mm f/4L IS USM 更重(3870g),重量甚至直迫 EF 600mm f/4L IS USM(5360g),即使是生態攝影師、記者一類專業用家,有時需為轉變拍攝角度或地點而經常「走位」,長時間拍攝亦會對體力消耗造成壓力。

針對重量,Canon 最近便一口氣為旗下 4 支長炮作出更新,主要透過採用鎂合金製造鏡筒以及部份零件以鈦金屬物料製造進行「偷輕」,以便在保持堅固耐用的同時,又可降低整體重量。以今次測試的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為例,新版便足足比上代輕了近 1.5kg(重 3850g),成為同級最輕(Nikon AF-S Nikkor 400mm f/2.8G ED VR 重 4620g)。將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拿在手中,鏡頭比想像中要輕,甚至令短時間的手持拍攝亦變得有可能,唯一是隨鏡附送鏡箱不設滾輪,要方便攜帶的話,用家可能要為鏡頭另購一個合適的背囊了。

提升在細節

對於如賽車、足球比賽一類運動題材,拍攝絕對是分秒必爭,能否拍得一張精彩的相片關鍵可能在一瞬間,專業級大炮售價之所以如此驚人,除了質素,另一「值錢」的地方便是鏡頭本身的操控。為應付不同拍攝情況,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不單設有 AF Stop 及預設對焦功能,針對 Pan 鏡取景或追蹤拍攝,鏡頭的 IS 防震並新增了只於按下快門曝光時才作補償的 Mode 3 模式,避免防震運作對構圖造成妨礙。透過追蹤迎頭駛近車輛進行試拍,即使只配以 5D Mark II(中央點配合擴充感應追焦),亦不難感到鏡頭對焦的迅速,連拍 12 張的相片中,便只有 1 張出現輕微失焦。以一部並非主打速度的機身來說,中焦率已頗算理想,假如配合 1D Mark IV 等旗艦機身,表現相信可再有提升。

單反拍片已成趨勢,就連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一類長炮亦特別作出配合,鏡頭於對焦模式中,便加入了 一般 AF / MF 以外的 PF 模式。利用新增的 Power Focus 電動對焦功能,用家可透過扭動對焦環前的 "對焦回放環" ,控制 USM 馬達造出流暢的手動對焦(設有兩種速度),造出專業的對焦效果。除了功能,鏡頭於細節部份亦花了一定心思,其中腳架底座的手握部份便設有防滑設計,以防用家手持攜帶「跣手」,而配合橫直倒轉換拍攝,腳架底座並用上全新的旋轉結構,流暢之餘亦會於水平及垂直位置設有阻力提示,不必依靠目測校準,已可準確轉換橫直構圖。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跟一眾大口徑長炮一樣採用插入式濾鏡設計,轉換過程不算方便,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新版濾鏡竟然不能兼容上代 EF 400mm f/2.8L IS USM 設計,對於打算升級的用家,專用的 CPL 等濾鏡便或許會成為額外的開支。

400mm 加上 f/2.8,鏡頭前組口徑相當誇張。 第二代的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主攻減磅,重量比上代輕了約 1.5kg。
設有對焦距離窗。 設有 Stop AF 按鈕,亦支援預設對焦功能。
透過扭動對焦環前的 "對焦回放環" , 鏡頭可以 Power Focus 電動對焦的方式進行流暢的手動對焦。 鏡身設有防塵防滴設計。
防震模式切換、預設對焦設定等控制。 新增第三種 IS 模式 Mode 3,只在曝光時才開啟 IS 功能。
預設對焦設定。 對焦範圍控制及對焦模式控制。
採用插入式濾鏡設計。 腳架底座設有兩個腳架孔,對應兩種尺寸規格。
另外亦附有單腳專用的底座,以便可進一步減輕重量。 接上 2x 增距鏡後,鏡頭仍可提供 f/5.6 的光圈。
隨鏡的專用鏡箱特別設有空間放置 2x 及 1.4x 增距鏡。 鏡箱不設滾輪,攜帶上略為不便。

追求更完美

Canon 於長鏡開發方面一向都有一手,以光學質素來說,其實上代的 EF 400mm f/2.8L IS USM 已有相當高的水準。要於畫質上再有突破,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於用料上便更「重手」,12 組16片鏡片結構中,用上 2 片螢石鏡片,以取代上代的 1 片螢石及 2 片UD 低色散鏡片設計,鏡頭並用上新開發的 SWC 鍍鏌技術,進一步減少鬼影。一般鏡頭大多需略為收細光圈才能達至最佳影像,不過從一系列試拍中,卻發現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是當中例外,鏡頭在全開 f/2.8 光圈下似乎已有「到頂」的質素,不只中央以至邊緣都可保持銳利,亦未見大光圈鏡頭常見的色邊問題。試拍期間正值下雨天,不過對鏡頭的色彩依然層次豐富,畫面未有偏灰的感覺,而收細光圈唯一可察覺的有分別的,便只有全開的輕微失光得到進一步改善。

利用畫質上的優勢,鏡頭可說更有空間接上 1.4x 或 2x 等增距鏡而依舊提供不俗的質素。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便是當拍攝遇上點狀光源時,畫面較近中央亦較易出現 "口徑蝕" 檸檬狀散景問題。以測試中的人像拍攝為例,背景中的光斑便非完整的圓形,略為有損美感。


鏡片用上最新的 SWC 鍍膜技術,務求盡量減少鬼影問題。

內置 2片螢石鏡片。 鏡頭的 MTF 圖表。

鏡頭追焦測試(EOS 5D Mark II、中央點配合擴充感應追焦、3.9fps 連拍)


ISO 640、f/2.8、1/640s [ Ori ]

焦外成像測試


f/2.8


f/2.8

 

鏡頭暗角測試

f/2.8 f/4.0
f/5.6 f/8.0

 

色差測試


ISO 250、1/2.8、1/200s、IS ON

 

拍攝樣本(Canon EOS 5D Mark II、JPEG 拍攝)

ISO 800、f/2.8、1/400s [ Ori ] ISO 200、f/2.8、1/160s [ Ori ]

ISO 320、f/2.8、1/160s [ Ori ]

ISO 320、f/3.5、1/80s [ Ori ]
ISO 1000、f/2.8、1/800s [ Ori ] ISO 320、f/2.8、1/250s [ Ori ]
ISO 400、f/2.8、1/125s [ Ori ] ISO 800、f/4.0、1/160s [ Ori ]
ISO 800、f/2.8、1/250s [ Ori ] ISO 800、f/2.5、1/250s [ Ori ]
ISO 800、f/4.0、1/160s [ Ori ] ISO 800、f/2.8、1/200s [ Ori ]

更多 Canon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樣本相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700

總結

作為新一代招牌鏡之一,Canon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於質素及操控上都有頂級表現可說是「理所當然」,上代的用家,到底又應否升級?如果單為質素而升級的話,恐怕丁點的質素提升只會讓你失望。不過假如試過帶著新鏡外出拍攝一天,相信閣下便應感到上代 5.3kg 與新鏡 3.8kg 的分別,而 1.5kg 的差別對於著重機動性的用家來說,可謂值回票價。

Canon EF 400mm f/2.8 L IS II USM 規格

焦距 400mm
視角 6°10'(對角)
最大光圈 f/2.8
光圈葉片 9
鏡頭群組 12 組 16 片,2 片螢石鏡片
最近對焦 2.7m
放大率 0.17x
濾鏡直徑 52 mm 後置
尺寸 163 x 343 mm
重量 3850g
其他 提供 ET-155(WII) Hood、400C Hard Case

最新消息
42 分鐘前
專門製作耳機線及耳膠的 Eletech,近日與 Canpur 聯名推出限量 150 對的耳機 Mona Lisa。本次測試將帶大家深入了解,這款售價高達 HK$27,880 的耳機...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甩皮甩骨的相機都值錢?無錯,不過這些機會只是屬於 Leica 的!在收藏界堪稱「傳奇級」的 Leica MP(按:屬 M3 的一個特殊生產系列,於 1956 - 1957...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Nikon Zf 全片幅無反機自 2023 年推出以來,憑復古外觀加上強勁拍攝規格獲得一眾影友青睞,不過當時就只有全黑色機身版本,對於玩風格玩得更徹底的...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Volkswagen 早前發表的概念車 ID.2all 的量產版本將正式定名為 ID. Polo,而其性能車型更將首度用上 GTI 徽章,這標誌著 VW 把經典汽油車款的名稱帶...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Samsung Galaxy Tab S11 系列年度旗艦平板正式登場,新產品結合了最新 AI 應用、輕薄機身及旗艦級硬件規格。究竟 Galaxy Tab S11 系列帶來了哪些新...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Galaxy Tab S Lite 系列一直是 Samsung 入門平板的重要代表,然而上一代的 Galaxy Tab S6 Lite 仍是 2020 年的設計,無論在效能或功能上都逐漸難以...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Samsung Galaxy Buds 3 FE 作為 Buds 3 系列的新成員,以親民價格帶來旗艦級的音效體驗。它不僅延續了系列一貫的功能設計,更首次引入 Galaxy AI,...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HUAWEI 在 9 月 4 日正式發表了新款小尺寸平板 MatePad Mini,定位為「小平板大手機」,主打便攜性與高性能。MatePad Mini 採用 8.8 吋OLED 屏幕,...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就在 Apple 即將於下週發表新一代 iPhone 17 之際,HUAWEI 率先推出了最新三摺疊屏幕旗艦機型 Mate XTs ULTIMATE DESIGN,正式進軍全球三摺疊手機新...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由 DCFever 主辦的《Synology Photos 呈獻:捕捉光影攝影比賽 2025》,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舉行,歡迎全球攝影愛好者參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