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如果你要像素:Nikon D800 詳細測試報告

如果你要像素:Nikon D800 詳細測試報告

三年蛻變 多了一點也少了一點

數碼相機的升級階梯,似乎仍然不脫增加像素和擴展感光度等方向。Nikon 推出 D800 也不例外,作為 D700 的後繼機將像素由 1,210 萬增加 3 倍至 3,630 萬像素,從規格上無異是有明顯的突破。然而像素提升,用途或會產生變化,市場定位也可能隨之而改變。額外的像素是否值得付出更多去升級,便成為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左上角功能轉盤設計與 D7000 接近

電影拍攝鍵在機頂而非在機背

相機/電影功能在機背切換

左側的功能鍵和 D700 大同小異
光學觀景器設有遮光設計,長曝時可防止光線進入機身。
機頂設有閃燈插座,而內置機頂燈亦加以保留。

而來到 D800,雖說它是 D700 的後繼機,但試用後的感覺卻不盡然,增加至 3,630 萬像素後同時也挑戰了影像處理器的機能,所以來到這一代也要使用更新的 Expeed 3 影像處理器以應付高 3 倍的像素數量。而 D800 也加入了電影拍攝功能,最高可支援拍攝 FullHD 1080@30p 的影片。較有趣的是,D800 配備了一顆 91000像素RGB感應器的先進場景識別系統,除了分析場景及提升 i-TTL 閃光燈曝光及 3D 對焦的追蹤能力外,還有是令 D800 在光學觀景器中也能偵測人面,確保目標正確對焦。



手動及自動對焦切換,按鍵可選單次/連續對焦。

左側設有 USB 3.0 及 HDMI 輸出,收音咪及耳筒插口齊全。

使用 EN-EL15 鋰充電池

雙插卡設計,同支援 CF/ SDHC/ SDXC 等記憶卡




將 D800 及 D700 並排可比較其分別,D800 的線條較為圓渾。

不過,提升像素後也意味著 D800 不再是過往 D700 的多面手。在全片幅模式高速連拍只能達到最多 4fps,在 1.2X 裁放下才能做到 5fps,裁至 1.5X 後 (4800 X 3200)同時配合手柄才達致 6fps。相比起當年 D700 加手柄可達 8fps 的能力,對於需要野外生態或運動攝影的人士或許未能滿足要求。所以今次 D800 推出的定位,也較著重於材如自然風景、時裝或商品攝影等範疇。高像素容許用家可以將相片輸出時放得更大,例如燈箱海報只需 100 dpi,以 D800 單邊闊度就可輸出至 73 吋相當於 6 呎有餘;又或可以盡量大的解像度拍攝物件,方便後期加工時放大縮細或裁放,有相當高的實用價值。


如使用 DX 鏡頭,可選擇 DX 裁放

裁放比率除全片幅外,還有 1.2X、DX(1.5X)及 5:4 選擇

最高解像 7350x4912

DX 裁放後最高為 4800x3200,相當於 1,536 萬像素。

主卡可在 SD/CF 之間選擇

可管理雙卡同時使用後的功能

Nikon D800 規格

推出日期: 約 2012 年 2 月
感光元件像素: 3680 萬像素
有效像素: 3630 萬像素
感光元件大小: 35.9 x 24 mm
感光元件種類: CMOS
最大解像度: 7360 X 4912
動畫解像度: 1920 x 1080 (30, 25, 24 fps) ; 1280 x 720 (60, 50, 30, 25 fps) ; 640 x 424 (24 fps) ;
動畫種類: MPEG-4 / H.264
動畫音效: 單聲道
相當於 135 格式焦距: 視鏡頭而定 www.dcfever.com
變焦能力: 視鏡頭而定
光圈範圍: 視鏡頭而定
自動對焦情況:
  • Multi-CAM 3500FX 對焦模組
  • 51 點自動對焦點(15 點為十字型)
  • -2 - +19 EV AF 工作範圍
  • 單次對焦
  • 連續對焦
  • 曝光模式: 1. 支援光圈先決
    2. 支援快門先決
    3. 支援手動曝光
    場景模式: 未有資料 www.dcfever.com
    快門速度: 1/8000 至 30 秒,支援 B 快門
    ISO 感光值: ISO 100 - 6400,可擴充至 50 - 25600 (Hi2)
    LCD 熒光幕: 3.2 吋 TFT LCD 可調較光度 、可視角 170 度 熒光幕 ,視野率為 100 %
    儲存媒體: CompactFlash (Type I), 支援 FAT16、FAT32 及 UDMA / SD、SDHC 及 SDXC
    電池種類: EN-EL15 鋰離子充電池
    機身重量: 900 克
    體積: 146 x 123 x 81.5mm

    Nikon D800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30 張 Nikon D800 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記憶及電量需求跳升

    而像素提升後,也引申出對記憶需求驟增的情況。筆者在測試時使用一張空白 16GB 記憶卡,如果使用 RAW + JPEG (最佳質素) 的話,大約只可以拍攝 140 張相片左右。相信使用此機後,各位用家有必要多買幾張記憶卡旁身,相信會令 32GB 或以上的記憶卡需求增加。慶幸的是,寫入速度反應正常,完全沒有任何遲滯的感覺。

    然而較令人意外的是,D800 的持航能力比想像中低,送測的電池拍滿一張 16GB 記憶卡,當中包括 120 張相及 2 分鐘總長度的全高清影片,已幾乎將電池用了 90% 電力,期間甚至僅只使用了 3、4次 live view 對焦。由於送測的配置只有一顆電池,故無法肯定是否電池本身的問題,而從機內顯示狀態則顯示為佳,所以不排除增加了像素,令其處理數據的負荷較以往高。如果這種情況屬實,相信用家也要多買數顆後備電池,甚至準備投資手柄應付持久戰。

    對焦反應與 D700 睇齊

    D800 的對焦點數量和 D700 一樣為 51 點,也乘機在測試程中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兩者的對焦反應幾乎一樣。在測試中使用的鏡頭包括多支恆定光圈鏡包括 24-70mm f/2.8 ED、70-200mm f/2.8 ED VRII、100mm f/2.8 micro VR 及 50mm f/1.4G 等,結果發現前三者反應均無大差別,惟獨 50mm f/1.4G 略有不及 D700 時的爽快,這可能是個別例子,但不排除 D800 與其兼容性未夠完善,可能要在新 firmware 更新時作出改善。


    在選單內可選擇對焦點

    如使用連續連焦,可選用 3D 追縱

    也支援自動及最多 51 點連續對焦

    D800 和 D700 本身也有 3D 追蹤對焦,但有趣的是 D800 的按鈕佈局更改後,不能在 menu 設置,好像玩捉迷藏一樣,要轉換就要使用機身前 M / AF 的切換按鈕再用撥輪選擇,D700 用家要稍為適應一下這個改變。而一如其他 Nikon DSLR 一樣,其 live view 也能支援 AF 功能,速度當然不能和光學對焦相比,但在輔助對焦的情況下絕對可用,可加快精確對焦的效率,無需像 C 記單反的漫長等待。

    在像素與銳利度中找平衡

    在測試過程中,所有相片均以原廠預設為設定,以標準設定 (standard) 拍攝。結果發現相片的銳利度在 100% 放大的情況下,和過往 Nikon 見慣纖毫畢現的銳利度有一點距離。之後再研究其銳利度取向,在 0-9 之間其預設為 3,本以為預設時有偏低的傾向,但後來發現上代 D700 的標準設定值也是一樣。也許背後原因是感光元件的密度提升,令鏡頭的解像加要求更為嚴格。加上像素提升後的放大效應,如遇到失焦或抖動引起的模糊也會變得更為明顯。所以使用 D800 的用家在使用時要更為小心,如要達致最佳畫質,除了要留意每支鏡頭最佳的光圈表現外,一些過往可依賴手持防震的慢快門可能也要預留快門空間,或使用腳架避免震動令相片模糊。

    銳利度測試參考

    為更深入了解 D800 的銳利度特性,特別做了幾個銳利度微調測試,由 3 開始,分別增至 6 及 9 度作對比。測試條件使用了 105mm 微距鏡拍拍攝,使用手動對焦,光圈設為 f/14,使用閃光燈及關閉防震,以 100% 原大局部裁放。



    相片的銳利度和 D700 一樣,但可能要按需調整

    銳利度 = 3

    銳利度 = 6

    銳利度 = 9

    經比較後,使用預設計的效果感覺偏軟,直至增加銳利度後感覺就有明顯改善。 而測試的過程中,筆者亦發現 D800 的曝光取向有輕微過曝的情況,在一些陽光充足的環境下,會略有 1/3 級過曝,特別是感光度提升的情況下會更為明顯,建議用家在拍攝過程中可多用包圍曝光。至於白平衡的平現,準確度稱得上滿意,自動白平衡的色彩還原表現很能反映現場實際所見,在大部份情況下都可以信賴。

    HDR 之應用

    D800 也順應潮流新增了 HDR 功能,可以連拍兩張不同曝光度的相片合成一張 JPEG,以應付光差太大的環境。不過使用此功能的話,就不能與 RAW 一起使用。HDR 可調校相差 3 級 EV 去拍攝,可視為節省後期製作的快捷方法。


    在拍攝選單可找到 HDR 選項

    可選擇系列連續拍攝多張 HDR 相片,或只拍一張就回復正常

    曝光差異可選自動或由 1 – 3 EV 之間調校

    平滑化可選三種程度,控制陰影或高光之間的漸變程度

    未使用 HDR 前

    使用 HDR 後 (自動)

    雜訊表現力保不失

    而最多人關心的,相信就是高感度之下的雜訊表現。在測試過程中,如果是影樓內的測試,發現 D800 和 D700 的表現其實頗為接近,由 ISO 3200 – 最高 ISO 的 Hi-2 (25,600),兩者其實觀感上也頗為接近。然而若在實際使用中,D800 在 ISO 3200 的陰影中其實已有明顯的彩色雜訊。當然,以 D800 相當於 D700 的 3 倍像素而論,這種比較不算是對等,但也可以當成是「讓賽」論,可謂力保不失。

    不過有趣的是,在較高感光度的情況下,可以留意測試 ISO 6400 – 25600 中橙色蠟筆底的毛,D800 仍能盡量維持細節,但 D700 就幾乎看不見,在 12800 及 25600 時更被當成雜訊抹掉。由此可見 D800 在處理雜訊時的「智慧」較 D700 為高,不會「濫殺無辜」。

    電影拍攝潛能尚有發掘空間

    如果 D700 用家有意使用單反拍片功能的話,升級至 D800 可能會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D800 對電影拍攝的周邊支援明顯比過去的型號都較齊全,除了充足的制式選項如 (FullHD)30p、25p、24p、(HD) 50p 及 60p 之外,還可以插入耳筒監聽收音質素,減低收音量過高或過低帶來後期製作的麻煩。


    電影拍攝時的畫面,可手動調校各項設定,並有收音水平監察。

    內建電子水平儀,最好在拍攝前使用檢查

    解像度及幀率齊全,包括技援 24fps 的電影模式

    收音可設靈敏度,以防收音量不足或過高

    Nikon D800 規格

    推出日期: 約 2012 年 2 月
    感光元件像素: 3680 萬像素
    有效像素: 3630 萬像素
    感光元件大小: 35.9 x 24 mm
    感光元件種類: CMOS
    最大解像度: 7360 X 4912
    動畫解像度: 1920 x 1080 (30, 25, 24 fps) ; 1280 x 720 (60, 50, 30, 25 fps) ; 640 x 424 (24 fps) ;
    動畫種類: MPEG-4 / H.264
    動畫音效: 單聲道
    相當於 135 格式焦距: 視鏡頭而定 www.dcfever.com
    變焦能力: 視鏡頭而定
    光圈範圍: 視鏡頭而定
    自動對焦情況:
  • Multi-CAM 3500FX 對焦模組
  • 51 點自動對焦點(15 點為十字型)
  • -2 - +19 EV AF 工作範圍
  • 單次對焦
  • 連續對焦
  • 曝光模式: 1. 支援光圈先決
    2. 支援快門先決
    3. 支援手動曝光
    場景模式: 未有資料 www.dcfever.com
    快門速度: 1/8000 至 30 秒,支援 B 快門
    ISO 感光值: ISO 100 - 6400,可擴充至 50 - 25600 (Hi2)
    LCD 熒光幕: 3.2 吋 TFT LCD 可調較光度 、可視角 170 度 熒光幕 ,視野率為 100 %
    儲存媒體: CompactFlash (Type I), 支援 FAT16、FAT32 及 UDMA / SD、SDHC 及 SDXC
    電池種類: EN-EL15 鋰離子充電池
    機身重量: 900 克
    體積: 146 x 123 x 81.5mm

    Nikon D800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30 張 Nikon D800 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不過電影製作人最關心的相信是影片的壓縮率問題,Nikon 本身無透露拍攝電影的 bitrate 是多少,而經電腦播放的數據所知,以最高質素拍攝 1080@25fps 全高清電影約為 22-23Mbits,可能是為節省記憶所以不敢調得更高。不過 D800 留了一手,就是容許相機由 HDMI 直接輸出至外置紀錄器材如 Atomos 的 Ninja,令影片可以全無壓縮的情況下以 HD 10-bit 的質量紀錄,為後期製作提供較大的調整空間,不過這功能僅適用於專業的商業製作。對比 Canon 只容許紀錄影片至記憶卡的限制,無疑是一個重要賣點,有機會扭轉 Nikon 在電影業界內的弱勢。


    Movie 1


    Movie 2


    測試白平衡(室內熒光燈)

    自動
    預設
    手動
    GretagMabeth 測試圖 RGB 原色

    ISO 感光度測試 (附 D700 對照)

    D800

    D700


    ISO 50 (Lo 1)

     

     


    無此設定


    ISO 100

    ISO 100

    ISO 200

    ISO 200

    ISO 400

    ISO 400

    ISO 800

    ISO 800

    ISO 16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6400

    ISO 12800 (Hi 1)

    ISO 12800 (Hi 1)

    ISO 25600 (Hi 2)

    ISO 25600 (Hi 2)

    解像度測試


    有讚︰

    1. 3,630 萬像素,有利專業後期製作如輸出更大尺寸印刷及供裁放
    2. 設有多個裁放率,讓用家可按需使用,有利管理記憶體需求
    3. 內置 HDR 功能
    4. CF / SD 雙插卡設計,支援擴充記憶、備份及 JPEG / RAW 分卡儲存管埋用途
    5. 設有 USB 3.0 插口,節省備份之時間
    6. 觀景器提升至 100% 視野率,仍然保留機頂閃光燈
    7. 內置閃光燈控制,毋須另購遙控配件
    8. 屏幕面積提升至 3.2 吋
    9. 機身重 900g,比 D700 輕 95g
    10. 加入 FullHD 電影拍攝功能並支援 HDMI 輸出無損紀錄 (配合外置紀錄器)
    11. 可用耳筒監聽電影收音情況

    有彈︰

    1. 記憶容量需求驟增,需購買更高容量記憶卡
    2. 放大效應令相片瑕疵如失焦或動態模糊等更明顯
    3. 耗電量提升,需預備更多後備電池
    4. 對焦反應無明顯進步
    5. 高感光雜訊無明顯進步,但能保持質素
    6. 高速連拍因像素增加而被拖慢,用途受到限制

    小總結:驚與喜一樣多

    對於 D800 的使用體驗,認真來說,由於是承襲 D700 的概念,其突破點主要集中在像素的提升以及完整的電影拍攝功能,而像素提升後的高感光雜訊表現總算沒有令人失望。不過增加像素後衍生的放大效應令影像瑕疵更顯而易見,記憶容量及耗電量有更高要求,都令駕馭這部相機的難度增加。

    從今次測試所得到之體驗,其實凸顯了像素密度已成為技術樽頸的問題。有說 D800 的 3,630 萬像素有機會挑戰中片幅數碼機背的地位,不過還需看器材能否配合,特別是鏡頭的解像力,能否用盡感光元件的每條線以達致清晰的效果,某程度上是受到低通濾鏡的限制,也成為了開發者要解決的問題。今次測試的不少照片均使用 f/5.6 及 f/8 光圈,盡量以鏡頭的最佳狀態去拍攝。綜觀樣本相片的質素,平心而論,提升像素和細緻度不一定能並進,用家可能要放下心理包袱,在拍攝時將銳利度調高,又或利用 Capture NX2 微調影像優化質量,才能發揮 D800 的優點。不過相信大家記得 D800 還有一部兄弟機 D800E 仍未正式登場。這部傳說中使用特製低通濾鏡的機身可以提供更佳的細緻度,希望出場時畫質會有更多驚喜。

    升級路怎樣走?

    筆者知道,不少 D700 用家以升級 D800 為目標。不過在升級前最好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是否值得犧牲 D700 的功能如加裝手柄後的 8fps 高速連拍,來換取 D800 高像素、全高清攝錄而又較普通的連拍能力?假如你過去的日子以拍攝風景、人像或商品等靜態題材為主,又想有一部相機可兼任電影攝錄機,就較值得放下 D700 投資 D800。如果你認為連拍功能不可或缺,或許仍然可以謀定而後動,甚至買 D800 而不放售 D700。畢竟在 Nikon 的產品線中,擁有最佳性價比的全片幅高速連拍相機就僅餘 D700。撇開 D3s 不談,下個門檻已是 D4,整個用途及攝影思維已截然不同。而最後的問題是假如高像素對你來說是必須的話,那就安心去買 D800 吧。

    Nikon D800 規格

    推出日期: 約 2012 年 2 月
    感光元件像素: 3680 萬像素
    有效像素: 3630 萬像素
    感光元件大小: 35.9 x 24 mm
    感光元件種類: CMOS
    最大解像度: 7360 X 4912
    動畫解像度: 1920 x 1080 (30, 25, 24 fps) ; 1280 x 720 (60, 50, 30, 25 fps) ; 640 x 424 (24 fps) ;
    動畫種類: MPEG-4 / H.264
    動畫音效: 單聲道
    相當於 135 格式焦距: 視鏡頭而定 www.dcfever.com
    變焦能力: 視鏡頭而定
    光圈範圍: 視鏡頭而定
    自動對焦情況:
  • Multi-CAM 3500FX 對焦模組
  • 51 點自動對焦點(15 點為十字型)
  • -2 - +19 EV AF 工作範圍
  • 單次對焦
  • 連續對焦
  • 曝光模式: 1. 支援光圈先決
    2. 支援快門先決
    3. 支援手動曝光
    場景模式: 未有資料 www.dcfever.com
    快門速度: 1/8000 至 30 秒,支援 B 快門
    ISO 感光值: ISO 100 - 6400,可擴充至 50 - 25600 (Hi2)
    LCD 熒光幕: 3.2 吋 TFT LCD 可調較光度 、可視角 170 度 熒光幕 ,視野率為 100 %
    儲存媒體: CompactFlash (Type I), 支援 FAT16、FAT32 及 UDMA / SD、SDHC 及 SDXC
    電池種類: EN-EL15 鋰離子充電池
    機身重量: 900 克
    體積: 146 x 123 x 81.5mm

    Nikon D800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30 張 Nikon D800 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最新消息
    17 小時前
    Samsung 一直有傳會於 7 月發佈新一代摺疊屏幕手機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及 Samsung Galaxy Z Flip 6。近日 Samsung Galaxy Z Fold 6 的規格及...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iPad Pro 2024 (第 7 代 iPad Pro) 已經推出市面,這系列平板電腦,比上代售價高出一點,由 HK$7,999 起 (第 6 代 iPad Pro 256GB 為 HK$7,299 起)...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在早幾個月開放 RF 接環,容許第三方廠商推出兼容 EOS R 系統的鏡頭,而 Sigma 亦急不及待推出 6 支 APS-C 片幅鏡頭,全數屬於將現有產品換... (繼續閱讀)
    1 日前
    擁有超跑是很多人的夢想,只不過每部都索價不菲,更遑論經典的古董款式。LEGO Icons 不時幫大家圓夢,最新帶來林寶堅尼 Countach 5000 Quattrovalvo... (繼續閱讀)
    1 日前
    從六月初到七月上旬這段時間,適值日本雨季,亦是日本的紫陽花(本地慣稱繡球花)的盛開期。日本培植的紫陽花色彩和花形非常多變,甚至會出現一簇花...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早在年初 CP+ 上曝光的 Voigtlander Nokton 75mm F1.5 Sony E 版本與 Color-Skopar 50mm F2.2 VM 即將在 7 月登場。前者 Nokton 75mm F1.5 Sony E ... (繼續閱讀)
    1 日前
    繼河口湖町的便利店之後,另一個網紅打卡熱點「富士山夢之大橋」最近亦被外國觀光客「攻陷」,觀光客種種迷惑行為令當地居民感到相當困擾。日前當地... (繼續閱讀)
    2 日前
    還有兩日,Nikon 將會在下星期一(6 月 17 日)晚上 8 時(香港時間)發表 Z6 III。早幾日 Nikon 已經在官方預告片中為新機大賣關子,令人對片中攝... (繼續閱讀)
    2 日前
    Canon 在去年尾推出過 RF 24-105mm F2.8L IS USM Z,雖然外型媲美一支傳統 70-200mm F2.8 大砲鏡頭,但貴為首支引入實體光圈環的 RF 鏡和可以外加電... (繼續閱讀)
    2 日前
    比亞迪 M6 早陣子到港。這輛中細型 MPV 電動車在香港暫時還沒有同級對手,可是它能否滿足香港用家的需求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