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 推出新一代的 OM-D E-M1 無反相機,由感光元件、影像處理器等和畫質相關的部分,以至機身操作和全天候耐寒機身,由內至外都有多方面的改進,新機的幾項重點改良都是針對以住無反相對於單反的不足而設,可見廠方銳意要將 E-M1 打造作為可以整合 OM-D 和 E 系單反的新一代旗艦。對於原有的 M4/3 用家,新機固然有不少吸引之處,而對於 4/3 單反用家,苦等 E-7 不果,E-M1 亦是一條新的出路。
全新手柄設計提升手感
E-M1 作為新一代的 OM-D 旗艦,定位不單只是 E-M5 的後繼機這麼簡單,Olympus 表示 E-M1 其實已經可以兼顧無反和單反兩家之長,既是無反 E-M5 的後繼,亦是單反 E-5 的承繼者。從外型方面,已經可以見到一點端倪,E-M1 採用了類似單反的大型手柄設計,機身的輕便性稍有下降,但握持的手感就大為提升,測試中配合了新的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鏡頭,由於新鏡亦有相當的體積和重量,手柄令相機和鏡頭之間有較好的平衡,新手柄可以說是利多於弊。
除了手感提升,E-M1 的全天候機身亦比 E-M5 有進步,除了鎂合金機身的防麈防水滴設計(需配合鏡頭),更提供 -10 度耐寒能力,令用家在惡劣環境中可以更加放心拍攝,切合專業用家的需要。
操控強化似單反
作為新的旗艦型號,E-M1 的機身操控明顯有下過苦工,首先是鏡頭旁邊有 2 個新按鈕,一個是景深預覽掣,方便掌握景深的範圍,而另一個按鈕預設為無功能,用家可以按個人習慣設定為 ISO 感光度、白平衝等不同的功能。
另外,機頂的模式轉盤移到了 EVF 電子觀景器的右方,而騰空出來的位置則成為了開關撥桿和 2 個新按鈕,一個為過片模式以及 HDR 鍵,設定單張拍攝、連拍、倒數拍攝等更方便,而 HDR 功能是首次加到 O-MD 身上,喜歡 HDR 效果的用家會有較多機會用到。而另一個新按鈕是 AF 對焦模式以及測光模式按鈕。
機背的按鈕亦有執位,而且加入了一個控制撥桿切換轉盤的功能,以及 AEL / AFL 掣。大部分常用功能在 E-M1 身上都有實體按鈕,不必進入選單設定,不過初次使用時可能要花點時間適應。此外,新的按鈕編排平均分佈在機身左右,不利單手操作,這點亦可以見到 Olmypus 是以製作單反的思維去設計 E-M1。
主要選單
![]() |
![]() |
提供 4:3、3:2、16:9 和 1:1 尺寸比例。 | 支援 RAW + Jepg 拍攝。 |
![]() |
![]() |
可以拍攝 1920 x 1080 30p 全高清短片。 | 最高感光度達 ISO 25600。 |
![]() |
![]() |
有多種測光模式。 | 備有 Peaking 對焦功能。 |
![]() |
![]() |
使用 M4/3 鏡頭有 81 點 Contrast Detection 對焦點。 | 配合 MMF -3 接環換上 4/3 鏡頭,相機會自動轉用 Phase Detection,有37 點對焦點。 |
![]() |
![]() |
機頂過片模式 / HDR 按鈕設定頁面。 | 機頂對焦 / 測光模式按鈕設定頁面。 |
![]() |
![]() |
新加入色彩創作工具,自由調節相片色彩。 | 保留了高光和陰影控制。 |
![]() |
![]() |
機身大部分按鈕都可作自訂功能。 | 新的控制撥桿可以控制轉盤的功能。 |
![]() |
![]() |
和 E-P5 一樣可以用 QR code 連接手機,而且手機的遙控功能更加多。 | 快捷設定版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