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Nikon CoolPix 5700 測試報告

Nikon 又一五百萬像素 DC 黑將軍
CoolPix 5700 配頂級八倍 Zoom ED 鏡頭

Nikon 較早前推出 CoolPix 5000,雖然是姍姍來遲,不過本仍以為可以在高像素級別內與 Canon PowerShot G2 較量,搶回一直被 G2 佔領的 Prosumer 市場。誰不知用家們實在不太容易察覺 CoolPix 5000 較 G2 優勝之處,大家都有 3X 變焦鏡頭、Hot Shoe、扭 LCD,四百萬像素出 8R 相又不比五百萬像素差很遠,加上 G2 的電池使用時間有相當口碑,f/2.0-2.5 光圈又大過 CoolPix 5000 的 f/2.8-4.8,於是 CoolPix 5000 便出現大熱倒灶的情況。

不過 Nikon 畢竟是日本的優質光學企業,既然 CoolPix 5000 攻不下這個市場,當然要派另一猛將執行這艱巨任務。CoolPix 5700 無疑是這場戰事的重頭戲,不過戰場就稍為偏移了一點,去了打高倍光學變焦市場,對手也變成 Sony DSC-F707、Minolta DiMAGE 7i 等。

短時間內出兩部旗盤機,並不是 Nikon 故意混淆視線,事實上她也不想。無奈作為一間相機大廠,點都要有一部能夠在某一方面獨當一面的獨當一面的 DC。Nikon 將八倍光學變焦 ED 鏡頭這個鎮廠之寶交給 CoolPix 5700,也暗示了這部 DC 的重要性。

跟 CoolPix 5000 比較

其實 CoolPix 5000 絕對不差,而不少 Nikon 擁躉已經第一時間入貨,也相當滿意 CoolPix 5000 的表現,只不過 CoolPix 5000 沒有太多顯眼 Gimmick,樣子普通,較難吸引那批沒有玩開傳統相機的玩家。CoolPix 5700 可說是 CoolPix 5000 的錦上添花版,除對 CoolPix 5000 的專業操控感有所加強外,更換上更為英偉的 8X 光學變焦 ED 鏡頭,專業感覺更為強烈,賣點更為明顯。

首次用 EVF
在操控方面,由於低視差的八倍光學變焦光學觀景器也不易製作,於是 CoolPix 5700 便索性採用電子 LCD 小型觀景器(EVF,這是 Nikon DC 的第一次使用),沒有視差問題也較機背 LCD 省電,而且用 EVF 時的握機姿勢也較為穩定,對於使用沒有影像穩定系統的 CoolPix 5700 來說是一件好事。可惜機背的 LCD 由 CoolPix 5700 的 1.8 吋大小減至 1.6 吋,如果不是重播時可以將影像放大六倍察看,也不易檢查影像有沒有出現手震鬆朦。機頂用作顯示資料的小型 LCD 添加了照明裝置,夜拍時也可快速觀看相機的設定情形。另一方面,由於長鏡頭太容易令使用內置閃光燈拍出來的照片出現黑角,於是便將 CoolPix 5000 的固定式內置閃光燈改為彈起型式,增加閃光燈與鏡頭之間的距離,有助減低黑角及紅眼情況。而今次 CoolPix 5700 終於都可以以 RAW 形式儲存照片,雖然一般用家較少使用,不過總算是讓其他對手沒有攻擊話柄。

低色散 ED 鏡頭
CoolPix 5700 跟 CoolPix 5000 最明顯的分別,是將 3X 變焦鏡頭換上 8X,而且更是首次採用在 DC 上之高質 ED 鏡頭。以前的兩、三百萬像素 DC,解像度並不太足夠看出鏡頭的質素分別,所以就算用上 8X、10X 的高倍變焦鏡頭,也不必太刻意著眼於鏡頭的光差、色散表現。不過當像素提升到五百萬的時侯,鏡頭的質素便較容易分得出來,若果用一般貨色鏡頭的話,色散情況便會較影響照片質素。所以五百萬像素級的高倍變焦 DC 一般都採用質素較嚴謹的鏡頭,如 Sony DSC-F707 用 Carl Zeiss、Minolta DiMAGE 7 用 GT 鏡,而 CoolPix 5700 就採用了 Nikon 鏡頭系列質素最高之 ED 鏡頭,10 組共 14 片鏡片中內含兩枚非球面 ED (Extra-low Dispersion) 鏡片。從我們試拍的照片樣本發現,除了幾乎所有 DC 都有的紫邊現象外,高反差位置沒有出現因鏡頭色差造成的彩虹邊,ED 鏡頭的效用也得以證實。

EVF 的解像度跟機背 LCD 一樣高,更有屈光度調較,所以影像十分清晰,配合手動對焦使用都可以判斷到對焦情況。 機背的 LCD 只有 1.6 吋,總教人有點失落。
機頂 LCD 首次加入照明裝置。 閃光燈再次使用彈起式設計。
 
在閃光燈閃射下,CoolPix 5700 鏡頭表面的鍍膜反射出幽幽的綠光。  

操控感幾近單鏡反光機

一部 DC 有再多功能,但是如果使用起上來諸多不便,再好的功能也只不過是 Gimmick。如果使用一部操作起來得心應手的相機,拍攝者便能夠若無其事般冷靜地更改曝光、調光圈快門、轉測光、運用曝光鎖,完全不將這些繁瑣事情放在心上,只專注畫面的構圖、光度分佈等,拍出好照片的機會也就相應增加。在 Prosumer DC 來說,CoolPix 5700 相信是現時最接近這個操控境界的 DC。CoolPix 5700 的機身設計根本就是參考了 SLR 的操作方法,從那個大小深度剛剛好的手柄便可知一二。相比 CoolPix 5000,CoolPix 5700 的鏡頭更突出,把持姿勢就更像 SLR,從底部托住鏡頭有助穩定機身。

一按一扭夠方便
CoolPix 5700 的很多設定都鍵都設在鏡頭側那一大片地方,而且大量運用「按鈕+轉盤」的設定方法,例如 ISO、像素、手動對焦等,相信用開 SLR 的朋友都可以很快熟習。不過 CoolPix 系列一直以來都將幾種測光模式放置在 Menu 中設定,CoolPix 5700 也是如此,將之改為機身設定按鈕會好得多。手動對焦雖然操作起來都算方便,但是如果可以將 DiMAGE 7i 般以 Drive-by-wire 的手動對焦環控制將會更富操作樂趣。以長鏡來說,對焦及變焦速度一點也不覺慢,絕對不會使人失去耐性。

曝光鎖可以設定
AE/AF 鎖也是相當值得一提的地方,它位於鏡頭旁,按下會自動自動對焦及測光然後鎖定。這時拍攝者可以移開相機重新構圖,再按下快門便根據之前的對焦及測光曝光。可惜筆者用開的 SLR 只有 AE 鎖,實在不習慣 CoolPix 5700 將曝光及對焦一起鎖。不過原來使用者可以在 Menu 中將這個鍵重新定義,可以只鎖測光,也可以只鎖對焦,以 DC 來說體貼程度真在令人有點吃驚。

內置彈起式閃光燈
CoolPix 5700 的彈起式閃光燈原廠設定是自動彈起的,即是說如果設定了開啟閃光燈的模式,閃光燈會在半按快門時彈起,初用會感到有點唐突。不過這個彈起程序原來是可以在 Menu 更改成 Manual Pop Up,即是一選擇開啟閃光燈模式便立即彈起,將閃光燈按下便自動選擇禁制閃光模式,這樣設定後便不似傻瓜機了。CoolPix 5700 也可透過 Hot Shoe 接駁閃光燈進行 TTL 閃光,相當方便,不過卻不支援閃光燈的 Power Zoom,所以使用時要留意將閃光燈設定在 CoolPix 5700 的廣角端 35mm 或以下,否則便有可能會出現黑角。

多個設定按鈕放在鏡頭旁,機背便可較簡潔。 設有 Hot Shoe 支援原廠 TTL 閃光燈。
機頂的開關掣、快門、曝光補償等按鈕安排有點像 SLR。 不少 DC 拍友都會拍攝全景風景照,貪用電腦駁相效果不錯。如果 CoolPix 5700 的三腳架插口能夠跟鏡頭同一軸心,用腳架拍攝全景相時便更完美。
 
使用者可以改變 AE/AF 鎖定義。  

非常體貼的功能

一部全功能型的 DC,自然要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最多的選擇,能夠拍攝最多的題材,在這方面 CoolPix 5700 可說是現時數一數二。能夠對白平衝進行包圍的 DC 不多,早前連 Pentax Optio 230 都有提供自動白平衡包圍,CoolPix 5700 都有白平衡包圍也就不算太特別。不過 CoolPix 5700 能夠在預設白平衡上再進行微調,這已經是本來數碼 SLR 提供的功能了。此外,Noise Reduction 也是可以手動設定開關的,當拍攝環境分秒必爭時,可以將這個功能手動關閉,這樣便可縮短相機處理照片的時間。連拍模式也有多種,連拍速度也就視乎像素而定,不過將有聲動畫功能設定為連拍模式之一,對新手來說又似乎不太習慣。其他如 Clear Image Mode、畫面飽和度設定等等當然又是可以設定,CoolPix 5700 都算非常就得人。

CoolPix 5700 能夠在預設白平衡上再進行微調。 動畫拍攝也算是連拍模式之一。
 
曝光包圍的選擇非常全面。  

總結

Nikon CoolPix 5700 可說是近期人氣急升的一部專業 DC,從 DCFever.com 的熱門相機排行榜中便可知道 CoolPix 5700 的受注目程度,甚至有幾位活躍會員已經急不及待將 CoolPix 5700 拍攝的照片上載分享。事實上用 CoolPix 5700 拍攝確實充滿樂趣,除了存相速度稍慢外,已經沒有太多地方可以挑剔。Build Quality 非常之好,機身適當地運用了塑膠、橡膠、金屬的特點,不是一味金屬,重量分佈相當平均,拿上手後實在不願放下。拍攝出來的照片質素也是有目共睹,再有挑剔的話,相信只有數碼 SLR 可以滿足質素要求了。七千多元的代價是物有所值,不過外接鏡頭是全新設計的,這次 Nikon 迷荷包可不保了。

Nikon CoolPix 5700 規格

  • 有效像素: 500 萬像素
  • 最大檔案大小: 2560 x 1960
  • 鏡頭焦距: 35 - 280 mm
  • 變焦倍數: 8X 光學,4X 數碼
  • 光圈範圍: F2.8 - 4.2
  • 快門速度: 8 - 1/4000 秒,支援 B 門曝光
  • ISO 範圍: 自動,100,200,400,800
  • 錄影︰ 60 秒 (320 x 240) 短片拍攝模式
  • 儲存媒體: 支援 Compact Flash Type I 及 Type II 記憶咭(隨機附送32Mb Compact Flash Type I)
  • 電池: Nikon EN-EL1 專用鋰充電池/ 6V 2CR5 / DL245 鋰電池(另購)/ Nikon MB-E5700 專用 Battery Pack (另購)
  • 尺寸: 108 x 76 x 102mm
  • 重量: 512g (連電池重量)
  • 價錢約: $7420 (行貨)/ $7120 (水貨)
  • 查詢電話: 2833 6729 (DC Career)

DCfever 相薄

我們一共收錄了 13 張 Nikon CoolPix 5700 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最新消息
6 小時前
Asus 推出專業級顯示屏 ProArt Display 6K PA32QCV,主打極致色彩精準度與高動態範圍顯示能力,針對攝影師、影片剪接及視覺創作等專業用家而設。這...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Canon 日前於中國上海舉行的國際攝影器材與數碼影像展(P&I)上,首次對外公開展示旗下最高解像度的 4.1 億像素全片幅 CMOS 感光元件(型號:LI8030...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HUAWEI Pura 80 Pro 及 Pura 80 Ultra 已率先在港進行預售,今次選擇了在相當有人民風情的曼谷舉行發佈會,當中除了這兩款手機都有同場面世之外,還...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HUAWEI Pura 80 系列終於在香港正式公佈,今次 HUAWEI 為香港用戶帶來 Pura 80 Pro 及 Pura 80 Ultra 兩款新機,定價由 HK$7,998 起,將於 8 月 6 ...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台灣年輕攝影師蔡定邦憑藉攝影集《水噹噹的金雲阿姨》榮獲 2025 年(Hasselblad Foundation Awards)哈蘇基金會國際攝影書出版獎金,與波蘭攝影師 ...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一眾外國政要當中,捷克總統 Petr Pavel(彼得.帕維爾)或許是最具攝影熱情的一位。日前,他突然現身於捷克布爾諾(Brno)舉行的 MotoGP 世界電... (繼續閱讀)
1 日前
Kia 在入門級純電車款態度相當進取,繼 EV2 Concept 後,更入門的 EV1 車型也蓄勢待發。近期 Kia 註冊了「EV1 Land」和「EV1 Wave」的商標,意味著... (繼續閱讀)
1 日前
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說法,說新接觸攝影的朋友,不用在意一些基本功:快門-光圈-ISO、過曝/曝光不足、構圖(如水平線),反正,快門按下去,拍就對了。 (繼續閱讀)
1 日前
Subaru 的純電 Crossover SUV 繼 Solterra 後終於有一輛全新款式,他們在紐約發表了全新 Uncharted 純電 SUV,預計會在 2026 年初上市... (繼續閱讀)
1 日前
大家平時在 DCFever 影片看到的女主持 Hanaa,近年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了薄有名氣的 Instagram Content Creator,有些影片的觀看次數甚至已經過百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