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wo mudskippers have quarrels on territory~
彈塗魚-泥灘舞者 (Mudskipper)
彈塗魚
若在紅樹林內或泥灘上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一種外表有點像魚,但又可在泥上爬行和彈跳的生物,此時,你會否懷疑牠們的「正式身份」?不錯,這就是彈塗魚,如假包換的虎魚科兩棲魚類。在香港常見的有廣東彈塗魚及大彈塗魚,牠們的身體修長,尾部扁平,全
身呈灰褐色,廣東彈塗魚體型較小,滿佈深色斑紋,而大彈塗魚則體型較大,點綴著螢光藍色小點,牠們近頭頂處凸出一雙可靈巧活動的大眼睛,外貌的確甚為有趣。
大彈塗魚肉質化的胸鰭在中間接合及前彎,有如枴杖,幫助牠們於泥灘上向前彈跳或爬行;廣東彈塗魚合併為吸盤的腹鰭,則讓牠們得以依附在石頭或紅樹樹幹等垂直面上;回到水中,彈塗魚卻又能像一般魚類那樣自如地游動。
大彈塗魚齊齊起舞
彈塗魚能離水活動一段時間的另一原因,是牠們既用鰓,亦可透過濕潤的皮膚和鰓室中的水分維持呼吸,堪稱為魚類中「入水能游,出水能跳」的代表。
出水能跳
牠們能夠適應半水半陸的潮間帶環境,棲息於河口水域、沼澤及泥灘,在泥下建造由兩條垂直地道構成的洞內居住,廣東彈塗魚的食物以螃蟹、昆蟲等節肢動物為主,多留守於近岸紅樹林內,而大彈塗魚則喜歡攝食泥灘上的藻類和碎屑。
廣東彈塗魚會於漲滿潮至剛退潮之間爬到堤岸、沙洲、泥灘邊緣,以及水面的樹枝、露出的石頭上休息,是觀察其活動的好時機。而觀察大彈塗魚則要在潮退後待其從洞內爬出來才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