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law 於 2013 年 3 月 8 日 上載

又見紅棉之伯勞篇

伯勞鳥為台灣侯鳥中最出名的,因為往年在恆春地區烤小鳥,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眼睛周圍有明顯的黑色,有如戴上黑眼罩一般。
台灣地區共有6種伯勞鳥,其中以棕背伯勞較常見,但牠並不是侯鳥,而是臺灣的留鳥,也就是說冬季牠並不遷移,我們整年都可以看見,但牠的體形較紅尾伯勞大,約25公分,還會模仿其他鳥的叫聲。
伯勞鳥的嘴短而壯,上嘴尖銳向下彎曲,類似猛禽類,以昆蟲、爬蟲類、小型哺乳類為主食,牠喜歡停在空曠地的凸枝上,居高臨下觀察捕食昆蟲。所以以往恒春半島居民在空曠處插上以活結為機關的鳥仔踏就可捉到紅尾伯勞。
伯勞有將太大的獵物插在尖銳的樹枝上,一塊一塊撕下來吃的習性,所以西洋人稱牠為「屠夫鳥」,也有人認為這是牠儲藏食物的習性,而將吃剩的獵物貫串在樹枝上,等會兒再吃,所以在野外見到昆蟲、青蛙被貫插在瓊麻或尖銳的枝椏上,那可能就是伯勞的傑作。
 photo ssDSC_9281_zps73f52ef0.jpg
 photo ssDSC_9254_zps0f7d1174.jpg
 photo ssDSC_0062_zpsececf1bc.jpg
 photo ssDSC_0110_zps0cb7c8d2.jpg
 photo ssDSC_0810_zps890ac9a6.jpg
 photo ssDSC_8983_zps80028899.jpg
 photo ssDSC_8962_zpsa475acdb.jpg

31
讚好
1.4k
瀏覽
35
回應
tylaw 最近期的作品
8 1,324
15 1,222
21 1,321
24 1,346
27 1,548
27 1,390
20 1,451
21 1,319
24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