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初體驗

dcf-travel-img-5702

這是我這幾天住的地方附近街頭,也是我初嘗Airbnb這住宿模式。初時以為很煩,幾個朋友住過都「瀨嘢」,時常得跟怪房東爭執。或許聽得多這類故事,加上我這個人比較倒霉,連朋友們都遇上了,我「瀕嘢」機會自然大增,所以一直都沒有住。

因緣際會,我太過「即興」,大阪和京都的Hostel全都滿了,一個人出遊我又不想全住酒店或膠囊旅館般「自閉」,便決定一試Airbnb。

坦言,我住的這家Airbnb跟我想像中相差甚遠,據說房東看膩了人來人往,都沒有跟住客溝通,房東都躲在房間內,招呼都沒有打,可說比Hostel更冷漠,更連事前聲稱提供的早餐都沒有準備,住在其中我倒覺得跟Hostel無異。

住的硬件真不行,反之,從另一角度看,這裡又別有一番風味。

首先,這「民宿」位於市中心外幾個站的範圍,有別於一般Hostel離市中心「遠極有限」,這對一般旅客而言確不方便,例如最近的鐵路站只得普通「站站停」的列車,「特急」甚至「區急」或「準急」列車俱不停站,附近也沒有大商場或超市,生活機能確不方便。可是,這反而讓我有機會住進當地人的生活圈內。
這條小小的商店街只有一些便利店及只得日文的麵包店,沒有中文或英文餐牌,卻因此少了向遊客虎視眈眈的銅臭味。晚上回來,有一家小店的老夫婦都在即製燒餅,兩夫婦都很老,一個做、一個炸,動作奇慢,但長長的人龍似乎都習慣了他們的「手勢」,靜靜等待。大家沒有人人手執一本旅遊書指引,全部均是當地人在等待。無需為應付龐大人流而得先炸起一堆,倒吃得了那份用心製作的熱情。

此外,這家Airbnb也沒有如一貫Hostel般凌亂。住客不多,滿房時大抵也只有三十人吧?這幾天,我們最多只有五個人,不單沒有遇上「爭廁所」、「爭爐頭」、「爭熱水」等問題,反而大家相處關係也很融洽。雖然,我們去的地方都不同,但大家早餐及晚上回來都總會聚在一起聊天,而恰巧,他們都是台灣或內地人,說著華語的感覺多好。說來有趣,原來大家都是因為京都所有Hostel全滿而被迫來這裡,寧願不斷「即日來回」。這天,我逛街晚了回來,同房們竟說:「你沒事吧?我差點想叫房東打電話找你了。」這真讓我有點感動了。Hostel當然也會遇上這溫馨,但不多。

Hostel可能最大問題是同房不鎖門,你記得鎖門也沒用,總會有人忘了鎖門,所謂的保安也形同虛設;在這裡,似乎大家都沒有意慾去鎖門,甚至銀包隨便亂放也不怕,竟沒有那種Hostel「日防夜防」的擔憂!

這Airbnb給我的感覺,倒像一個「家中感覺的Hostel」,勝在人情味與環境搭救。

也許,有機會,我還會再住Airbnb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