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回味的羅馬尼亞粟米蓉與椰菜肉卷

去完東歐的國家,除了波蘭餃子及薯餅外,我最懷念的是羅馬尼亞菜,甚至曾找過香港到底有沒有「羅馬尼亞菜」餐廳,原來香港一家也沒有(如有請告知),似乎這些菜式也一如其地,過於冷門?近日天寒地凍,又想起了在羅馬尼亞那幾個寒風蝕骨的夜晚,坐在餐廳暖爐旁享用這些美食,突然又懷念起來。

dcf-travel-img-6367
「酸湯」在東歐國家很容易喝得到,個人覺得羅馬尼亞的一款Sour Cream味較強,最為開胃
以農立國的羅馬尼亞,在一般餐廳除了歐洲國家傳統的西餐外,許多菜式都由古代時農民流傳下來的,簡單得來最重要開胃、飽肚,而其菜系也融合了鄰近國家如烏克蘭、匈牙利、德國、保加利亞等等之特色,口味可能較濃,勝在吃來相當暖肚,如在寒冷天氣下大快朵頤,更是一大享受。在羅馬尼亞這個全球物價最低之一的國家,大約20lei(約35港元)已能吃得地道美味的食物,隨便找家餐廳也能吃得飽飽;稍貴一點,在旅遊區大約40lei(約75港元),已能在中上檔次的餐廳飽嚐連前菜及飲料,甚至甜品的豐富大餐了。個人尤喜歡每餐都嘗嘗不同的湯品,一般也不會失望,著名如「酸湯」Ciorbă,加了Sour Cream的濃湯喝來開胃得不能自已。

dcf-travel-img-6364dcf-travel-img-6368
măligă伴以各類燉肉或肉汁,豐儉由人,香濃味覺再配杯啤酒,爽呀!
當中最我難忘,很想回港後再吃一次的菜式,絕對是Mămăligă(英文名:Polenta)了。獨論Mămăligă未必人人喜歡,全因Mămăligă一如我們每餐必備的「飯」,只不過是用粟米煮成的粟米蓉,乃當地人每餐必備的食物;單吃Mămăligă當然淡而無味,但配上當地傳統燉肉,以香濃惹味醬料與肉汁伴來吃,吃來醒胃暖肚,非常滿足;最濃與最淡的兩種食物混在一起,相輔相承,味道出奇地匹配,愈吃愈滋味。這道菜幾乎在每家餐廳也能找到,就如香港在茶餐廳沒可能找不到「楊州炒飯」一樣。

旅途上認識了一些外國人,覺得這道幾乎能代表羅馬尼亞的名菜很嘔心,就是一團黏糊糊(其實看來極像薯蓉,那感覺都是一樣啦)又淡而無味的東西,但對華人來說,吃來感覺有點像吃粥,理應也會吃得習慣的。大抵羅馬尼亞入冬時也是一個較為嚴寒的地方,這種新鮮煮好、暖胃可口的菜式自然大受歡迎。對比鄰近國家如保加利亞或波斯尼亞,著名的燉肉一樣非常「重口味」,卻往往只配幾片麵包或薄餅,不如一團Mămăligă般能中和肉汁的濃烈味道、兼盡吸燉肉精華。就如在香港,要「乾隊」一碟「魚香茄子」或「麻婆豆腐」,沒有一碗白飯也有點難受吧?

dcf-travel-img-6365
Sarmale外表可能有點「令人不安」,但與Mămăligă拼在一起又成了絕妙配搭,是羅馬尼亞最著名的兩種地道菜
除了傳統「伴肉汁」外,Sarmale亦是另一著名的配搭菜式。Sarmale即「椰菜肉卷」,由椰菜包著肉碎做成,賣相可能也有點「核突」,但也可口美味。熟透的椰菜清新可口,吸收了肉汁的精華(有時候更會帶香辣),伴著Mămăligă來吃,雖然可能比較乾身,但那「一濃一淡」的配搭依然帶中和之效。

dcf-travel-img-6366
「重口味」還「重口味」,連帶甜品Papanasi(炸冬甩配草莓醬及Sour Cream)都相當「重口味」,恕我不懂欣賞了…
雖說香港是個美食天堂,但似乎這類太偏門的菜系,都未必能夠找得到。去完這些地方後,返回香港我還是念念不忘那種味道的,但願有天能夠有人引入吧!我覺得是蠻有趣的。

 

旅遊專頁: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

 

更多羅馬尼亞旅遊攝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