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遊】有故事的馬六甲 (下)

位於馬來半島南部的馬六甲,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的其中之一,於2008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尼克這次馬來西亞的行程有點突然,想去馬六甲但又沒時間做準備功課,於是訂了馬六甲的一日遊行程。

 
 

由於出發當天剛好要換飯店,出發前一天跟導遊哥哥確認可以推遲出發時間,導遊哥哥隔天也駕著舒適小轎車在飯店準時的等著,客製化行程,自由度也比較大。

 
 

====================================

====================================

 延伸閱讀:【流浪。遊】有故事的馬六甲 (上)

 

 

荷蘭廣場

荷蘭曾經統治馬六甲,並留下充滿歐洲色彩的建築物,走過陳金聲橋,來到馬六甲古城區的荷蘭廣場。

 
 

建於1650年左右,原為荷蘭總督官邸,現在已變成馬六甲博物館。至於荷蘭廣場的建築物怎麼都是紅色?有一說法是以前馬六甲流行吃檳榔,吃完就吐在牆上,原本不是紅色的荷蘭廣場常要重新掃上油漆來覆蓋檳榔污漬,所以乾脆就掃上紅色免煩…

 

 
 

馬六甲基督教堂建於1753年,為紀念荷蘭人統治一百年而建,半圓頂上的鐘塔為英治時期加蓋的,前為維多利亞女皇噴泉。

 
 

聖保羅教堂

來到聖保羅教堂,想不到立於教堂前的,是聖方濟雕像,而非聖保羅…

 
 

年代久遠,位於聖保羅山有近五百年歷史的聖保羅教堂,日久失修,而且經歷戰火洗禮後,到現在只保留有幾面牆壁,感覺是否像澳門的大三巴?

 
 

事實上在荷蘭廣場的基督教堂建成後,聖保羅教堂已荒廢,變成了那時候荷蘭人的墓園。但感覺莊嚴,並不陰森。

 
 

聖地牙哥古城門

沿著聖寶羅山走,會看到由葡萄牙人興建的Famosa堡壘遺址,古堡早已被英國人炸毀,

只剩下零落的頹垣敗瓦。

 
 

還有馬六甲古城區的地標 - 聖地牙哥古城門

 
 

從葡萄牙到荷蘭,英國,馬六甲古城區是歐洲殖民史的小縮影。花無百日紅,歷史不斷重演,再強的強國也會有殆盡的一天,人民才是一國之本,終將當家作主。

 
 

雞場街區

走過馬六甲曾經的烽火大地,跟當地的老師相約在雞場街,冷不防老師第一句就是:「你們的總理(意指李大大)不久前才走過這條路!」……

 
 

「老師,那總理,是他們的…」尼克額角冒汗,老師似乎也理解了。

 
 

對比某特府只會極力排擠本土意識,並不講求品味的「與強國接軌」;馬六甲雞場街區可謂充滿文化氣息的文創區,民房牆外有很多與當地文化有關的塗鴉,不,是藝術品。

 
 

 

走在馬六甲街上,別忘了抬頭看看這裡最有趣的風景 - 老房子,這些老房子門口都窄窄的,內裡卻既深且長。原因是以往的制度規定門口越闊,該戶要繳的稅就越多,所以居民就動腦筋想出了這種建築方式!

 

 
 

遊過前文提到的溫古堂,走在雞場街區倍感親切,因為看到的,都有先聽過。

 

例如年邁的木桶匠伯伯

 
 

打白鐵店

 
 

福章雕刻丁老師的福章藝術館,除可以見識丁老師匠心獨運的手藝外

 
 

還可以欣賞到丁老師的古玩珍藏,這台電話到今天依然能用呢!

 
 

觀音亭街

接著走到觀音亭街,又稱「廟街」。這條街不是只有觀音廟,而是印度廟、青真寺跟道教廟就在比鄰。

 
 

印度廟

 
 

甘榜吉靈清真寺

建於1748年,甘榜吉靈清真寺由信奉穆斯林的印度人興建,是馬六甲現存最歷史悠久的青真寺之一。與一般圓頂清真寺建築風格徊異,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清真寺內裝非常漂亮

 
 

屋簷中隱藏著華人對清真寺的祝福,這個「囍」字為人津津樂道。

 
 

寺內有穆斯林墓園,出老師解釋說穆斯林教徒喪禮非常莊嚴,女性教徒嚴禁參與。而且往生後只可土葬,他們相信保持完整身體便可轉世復活。遺體置於墓穴中,右側橫臥臉朝聖城麥加,而他們的墓碑同樣需傾斜朝向聖城麥加。

 
 

觀音亭

離開穆斯林清真寺,來到華人廟宇觀音亭,又稱青雲亭。

 

 

青雲亭所有建材及工匠均來自中國,雕樑畫棟。為保護廟內雕像免被香火煙燻,青雲亭內已不準焚香。

 
 

青雲亭除了參拜,祭祀作用外,還擔當著華人社區的仲裁,法院角色。

 
 

走完觀音亭街,三個截然不同的宗教場所就在比鄰,各自的教徒卻能和平共處。你會發現真正多元社會並不是單方面的文化入侵然後要人「包容」,而是互相欣賞。

 
 

馬六甲運河

從馬六甲王朝開始,馬六甲運河六百多年來一直是馬六甲的貿易貨運樞紐。從2000年起,市政府禁止運河的運輸,並把其改造成休閒、浪慢的旅遊景點。

 
 

信步走到連接運河兩岸的鬼門關橋,據說橋的一端是碼頭估俚聚居的板底街,另一端則是賭窟、鴉片館及妓院等龍蛇混雜之地,碼頭估俚過橋消遣就是一條不歸路,所以此橋就被戲稱為「鬼門關」。

 
 

是的,我依然相信,連接兩岸的橋,是奈何橋,鬼門關。

 
 

馬六甲,就是這麼一個盛載著故事的好地方。

老師跟導遊哥哥也更是把馬六甲,甚至馬來西亞的文化一滴不留的傾囊相授。同樣地,作為真。香港人,其實我們都是旅遊大使,有責任去跟世界上的人解說一下港中之間的天淵之別,我們有責任讓外國人知道香港是怎麼回 事,而不是讓不實的繼續流傳。

 
 

到跟老師分別的時候,回到雞場街的原點,老師不忘說:「喔!他們的總理走過這條路!」

 
 

文化是交流得來的,而不是猜測,或是以訛傳訛。

 

鳴謝:@KKday

 
 
 

覺得還不錯的話,可以按個like↓,謝謝。

====================================

 
 

====================================

更多馬六甲旅遊攝影資訊